榜样精神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意蕴

2024-12-13 00:00:00张梁 占铃娜 王燕
公关世界 2024年22期

摘要: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我国教育教学领域在不断创新和突破,相应的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也在持续性完善。为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满足社会化发展要求,就需要始终将思政教育放在首要位置上,同时注重发挥出榜样精神,不断感染学生、鼓舞学生。作为高校思政教师,需要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对榜样精神所蕴含的价值意蕴进行全面深化挖掘,同时站在新角度巧妙地影响和感染学生,促进学生思政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榜样精神;高校思政教育;价值意蕴

引言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广大学生学习和成长而言至关重要。思政教育包含的思政知识内容和内涵相对较多,可以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鼓舞学生,同时强化学生的深化思考和理解,还能在持续学习过程中,不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为未来社会化和职业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现下,高中思政教育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未能站在学生角度,积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向,也未能实施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最终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新时期发展下,作为思政教师,应深入到榜样精神之中,对其中的价值意蕴进行挖掘和展现,真正强化学生思政素养,同时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断进步和突破。

一、榜样精神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意蕴分析

现下,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不能再停留在过去的教学方法和模式上,这会制约学生的思维,还会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另辟蹊径、突破教学限制,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对于榜样精神而言,所涵盖的价值意蕴极为丰厚,可以通过榜样力量的带动,促进学生思想和行为方面的激励和带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特别把控好细节,才能达到预期的价值意蕴展现效果。首先,在高校发展过程中,所涵盖的学生群体相对较多,针对个人或集体做出的各种优秀行为,均要实施奖励,通过这样的奖励,可以无形中展现榜样精神,促使其他的学生和集体朝着该方向努力,而且被激励的一方,还会在后续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不断延续这一精神,促使自身得到更大发展;其次,对于大学生群体而言,处于最好的年华,对于自身未来的生活也有着无尽的畅想,更对未来职业发展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但是因为自身缺乏实践经验,很多时候也会出现迷茫的情况。通过思政教育工作实施,侧重展现出榜样精神,就可以深入到大学生的思想层面,不断积极正向引导,而且针对大学生思想层面遇到的疑惑问题,给予有效分析和帮助,积极引入一些专门榜样事迹以及经历等,可以让广大大学生找到自己的方向;最后,通过榜样精神的实施,还能展现出较强的协调价值,站在宏观高度上,对学生的现实能力和伟大理想进行有效协调,促进学生实事求是地去突破和创新发展。不论是从任何角度来分析,在当下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侧重实施榜样精神,同时展现独特的价值意蕴,则对于学生有着身心双重感染和鼓舞的作用,可以促进学生不断构建完善的思维体系,树立正确的职业和社会发展观念,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突破,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1]。

二、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单一

在现阶段高校发展过程中,思政教育是最为关键也是最为核心的一项教育工作内容,主要负责人就是专门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所以相关负责人员需要站在多维角度,对思政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持续性探究,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将灵活化且科学化的教学方法实施进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成效。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很多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未能整合灵活性教学方法,依旧是实施单一性的教学方法,即针对思政知识进行单一讲解,该教学模式,始终停留在书面知识层面,学生无法实现思维的发散,也无法对思政知识的深刻内涵进行全面理解和体会,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长此以往,学生还会对思政知识学习产生较为严重的抵触情绪,无法全身心投入其中,对应的思政素养更无法提升上来,制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持续进步和创新发展。

(二)教育路径缺乏整体性,未能与时俱进

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在持续进步,现下各行各业都在不断紧随时代创新和发展,以避免自身被时代淘汰。对于高校教育而言,也应紧随时代潮流、突破旧模式、找到新方向。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在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负责教学人员未能实现思想层面的拓展和提升,在教学理念和思维上,并未做到与时俱进,依旧是为了学生的考试而开展针对性教学,要求学生为积攒学分而学习,并未站在学生的现实角度,对学生的价值和学习需求进行科学考量,去调整学习方法,并引入新的教学技术和理念,导致最终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为在思政教学过程中,负责教学人员未能站在宏观高度上,对教育路径进行科学规划,也没能保证整体性,所以最终的教学效果不佳,学生也无法在深化学习的过程中,构建整体性思维,制约学生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2]。

三、榜样精神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意蕴展现策略

(一)教师以身作则,做好示范

对于大学生这一群体而言,经过中小学时期的学习和成长,已经实现了人格的全面健全和独立,对应的思想也具备个性化的特点,所以对于外界的一些行为和事物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基本辨别能力。在高校开展思政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面对这样的群体,一味运用说教的教学模式,势必无法达到理想教学成果,还会制约学生的深化学习和未来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整合榜样精神,同时展现出独特的价值意蕴,可以给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感染力,促使学生不断朝着榜样的方向不断努力和行动,实现自身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对于教师而言,在具体开展思政教学过程中,自身应做好充分表率工作,而且将自身作为学生的一个榜样看齐方向,发挥出自身的榜样作用,而且在日常教学和具体行为中,一点点展露出来,促进学生的不断学习,而且可以让学生受到感染和鼓舞,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和行为能力。教师应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责任,而且积极参与到各式各类的科研活动之中,尽可能地对自身文化修养进行全面提升,还要做到紧随时代潮流,同时调整自身成为榜样的方向。教师应在日常的生活中和备课以及教学过程中,对国家的一些突破以及成就进行全面关注,还要深入到各个行业之中,对榜样人员进行全面了解和掌握,同时总结特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最新的思政内容和思想全面传递给学生,而且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一言一行均可以达到榜样的标准,潜移默化中这样的榜样精神就可以感染学生,促进学生实现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还能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教师应最大限度认识到榜样精神的作用以及对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大影响,所以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及与学生接触过程中,都要展现出自身人格的魅力,发挥出人格的力量,促进学生体会和感悟,同时强化学生的精神效仿,而且学生还能在敬佩等情感的引领下,不断朝着榜样学习,并在潜移默化中自己也可以真正成为像教师那样的榜样。任何教育教学工作的实施,仅仅依靠说教的方式,都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只有通过自身的一言一行,才能展现出较大的说服力,并促进学生不断改变和完善,还可以树立属于自己的目标,真正朝着目标方向不断前进和努力[3]。

(二)严格选择榜样,发挥作用

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利用榜样精神,展现出独特的价值意蕴,对于学生学习、成长以及道德素养等层面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榜样精神的展现和提炼也不可过于盲目,而是要将科学的榜样选取进来,才能展现出最大的价值,发挥出最大的育人效用。在具体选择榜样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遵循以下几方面原则:(1)选择进来的榜样,自身应具备较为强大的思想精神力量,而且可以真正从思想和精神的层面给更多的大学生带来吸引力,同时能够为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发展方向提供指引。对于榜样的选择而言,必须是在现实生活发展中具体存在的人,不能是任何影视作品或者是小说中的虚拟人物,因为虚拟人物无法立足现实,所以无法展现出较强的指导作用;(2)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全面实施的过程中,选取进来的榜样人物,还可以从校园内部角度出发,进行针对性选择,确保这一人物可以与学生的生活更为贴切,同时展现出更强的真实性,也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认可度。例如,在校园范围内,将具备突出贡献的学生选择进来作为榜样,也可以在本校既往学生在社会发展中取得突破性成就的学生进行科学选择。从社会角度分析,现下社会很多的贤能之士,均是出自各高校校园,所以深入到高校内部进行榜样选择,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自然而然的亲切感,还能激发学生对榜样深入了解的兴趣,这样思政教育工作无需投入过多精力,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对于武汉大学而言,可以选择雷军这一典型榜样力量,强化学生的榜样学习意识,同时在思维上和行为上,朝着榜样看齐,潜移默化中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的全面落实;(3)在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很多的政治道德模范,作为教师就需要站在这样的高度上,对这些榜样进行选择,作为日常思政教学的主要榜样精神渗透方向,而且这些榜样很多无需过多赘述,学生就已经知晓,教师在教学阶段,只需要从其独特且高尚的思想道德观念以及政治理念角度出发,进行针对性教学,就可以实现对学生的正向引导。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这些榜样人物的事例和精神进行视频播放,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看到一个人的坚韧不拔、看到一个人的坚持与坚守,真正促进学生思想意识层面的全面提升,获取更大突破。

(三)落实实践教学,提升质量

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进展过程中,不论何时何地,教师都要清楚认识到一点,就是榜样的力量具备无穷大的特点,也是当下思政教育的重要的一个方向,对于学生当下学习以及未来发展均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大学生的思想水平全面提升。在具体开展思政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局限在单一的理论教学层面,而是要开展实践教学,选择合适的时间节点,融入激励思想教育方法,确保整个思政教育工作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全面渗透和有机整合。具体而言,高校可以对社会中的榜样进行亲自邀请,通过召开报告会议和讲座会议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让学生近距离地看到榜样,感受榜样力量和精神。当然,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群体进入到社会实践之中,对榜样所在的单位进行参观,通过亲身体验和感悟的方式,了解到榜样的所在环境,进一步促进学生产生与榜样距离不断拉近的思想。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我国诞生了众多的英雄人物,不论是在社会基础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还是在科技建设和其他领域发展中,这些英雄人物都具备不凡的特点,而且意志力和精神品质均相对高尚,也是当下最为核心的学习榜样。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全面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应侧重从不同角度出发,找寻榜样精神,并引入到课堂之上,也可以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给学生体会和感受的机会,促进学生深化学习榜样精神,同时加深理解和体会,实现思维意识的全面提升。作为教师,还要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思维特点,确保选取更具备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的榜样,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信服力,同时让学生不断朝着榜样的方向不断努力和进发[4]。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在不断创新和完善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关系着学生的品质提升和未来职业发展。作为思政教育队伍中的一员,应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也要认识到自身教育教学的方向,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运用先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实效。其中,发挥榜样精神、展现榜样精神的价值意蕴,则可以给鞥大程度地感染和鼓舞学生,让学生在榜样力量的带动下,立足自身,不断树立目标,而且在自身树立目标的背景下,不断激励自己持续性前行,这样的思政教育,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激励作用,可以最大化地强化学生的思政素养,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三观的正确塑造。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作为高校思政教师,应进一步挖掘榜样精神,展现榜样力量,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本文系1.江西省社科基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专项《榜样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编号:SZ222009);2.江西应用科技学院2023年度教学改革研究立项课题《党史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XYKJG-23-4)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徐茜妍.抗美援朝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22.

[2]于雪焕.新时代榜样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1.

[3]程前.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成才,2024,(08):51-53.

[4]贾云博.榜样激励模式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路径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4):13-14.

(作者单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

(责任编辑:袁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