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百色红色资源凝聚了老一辈革命家在百色起义中的物质、精神与理论成果,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针对高职学生群体,有效利用这些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构筑特色鲜明的校园育人文化,充实教育内涵,培养具有坚实红色基因的青年学子。学校可通过思政课、新媒体工具以及研学实践活动等多元方式,制定并执行一系列保障措施,以提升红色资源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实效性。
关键词:百色红色资源;高职学校;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职学校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阵地,其作用无可替代。位于革命老区的高职学校更要认识到红色资源的重要作用,应进一步发挥自身地理优势,充分利用百色红色资源培养学生,探索运用百色红色资源助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进而增强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百色红色资源概述
百色红色资源是老一辈革命家率领红七军在广西百色地区领导和发动各族人民举行百色起义期间创造和形成的一系列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事物与精神成果的总称。百色地区的红色资源蕴含丰富内涵,包含了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严格的组织纪律、炽烈的爱国精神、紧密的团队协作以及和谐的民族关系,同时还体现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勇于开拓创新的工作作风。具体而言,百色红色资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在物质层面上,其有众多珍贵的革命遗址、遗迹和文物,诸如百色起义的根据地、战斗过的战场遗址、召开过的重要会议旧址以及起义领导人曾经工作和生活过的故居。百色起义期间留下的印记、抗日战争中的地道战遗址等都是生动的历史见证,保存下来的文献资料、实物遗存,包括雕塑、徽章、旗帜和武器装备等,都是那段峥嵘岁月的直接物证;(2)制度与理论层面,百色红色资源凝聚了老一辈革命家智慧和勇气的革命政策、纲领与文件,比如《百色起义英雄故事》《百色起义光照千秋》文献和《红星照耀右江》影像,深刻反映在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上的创新思想与实践成果;(3)精神层面,则是以红船精神、长征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在百色地区同样得到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革命先辈们感人的生平故事,无不传递出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励着后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二、百色红色资源对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价值
百色红色资源承载了革命先辈们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仰,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意涵和历久弥新的育人价值。具体而言,其在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塑造学生的红色品格以及宣扬红色资源方面,都展现出了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构学校独特育人文化,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高职学校既是技能传承之所,更是培育学生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的深厚土壤,是立德树人的坚固阵地。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需要凸显红色文化的育人价值,辩证地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文化相结合,共同筑牢学生的理想信念之基。百色起义所留下的红色资源,是百色宝贵的红色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这些资源不仅承载着丰富的教育内容,更在新时代展现出独特的价值魅力。通过深入挖掘和运用百色红色资源不仅有助于弘扬革命精神,建构学校独特育人文化,还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例如,老一辈革命家在百色起义中的重要事迹以及红色基地的图片资料和实物,是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及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依托[1]。这些红色资源能够生动具体地融入思想政治课程中,能进一步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二)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培育具备红色基因的学子
红色基因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够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并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出坚韧不拔的品质。百色的丰富红色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鲜活而生动的教学素材,将其融入教育内容,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红色文化的内涵与精神实质。将百色红色资源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既有利于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朝着社会要求的正确方向去发展,又能促使他们主动以先进精神文化塑造自我人格,增强内在动力,培养出坚定的红色意志品质。当前社会环境充满竞争和不确定性,学生面临着众多机遇和挑战,这就更需要他们拥有如红色基因般坚韧不屈的意志。通过高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化引领作用,结合红色资源的强大感染力,引导学生自发树立起奋发向上的意识,并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最终成长为具有鲜明红色基因的新时代青年。
(三)充实红色资源传播路径,加大百色红色资源宣传力度
高职院校同样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宣传的重任,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为百色红色资源的广泛传播搭建了崭新的通道。当学校将百色地区的红色资源深度融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时,能够引导学生更为精准地把握这些红色资源,进一步点燃高职学生探究和传承百色红色文化的热情和毅力,有力地驳斥诸如红色文化过时、无用或仅停留在形式层面的认知误区,实实在在地强化他们主动传播、弘扬百色红色文化的主观意愿和实际行动能力。将百色红色文化深深植根于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有利于即将步入社会的青年人加深对百色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理解程度,使红色文化借由富有活力的青年学子群体,在社会各个层面得以更广泛、更深入地推广和传播。青年学生凭借自身的活跃性和辐射力,不断接力传递红色文化,这无疑会显著提升百色红色文化的公众传播力,拓展其社会影响力和覆盖范围,确保这一文化瑰宝在全社会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地传承下去。
三、百色红色资源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实现路径
对于百色地区的高职院校而言,丰富的红色资源为其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教育模式提供了宝贵契机。为此,学校应巧妙运用当地红色资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力求将其教育价值最大化,以实现高效而有深度的德育培养效果。
(一)深耕阵地,构筑思政课携手科研的红色教育体系
课堂是高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育人才的主要阵地。将百色红色资源融入学校“思政课”中,在《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思政课程深入挖掘百色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发挥其独特的红色教育作用,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例如,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当讲到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百色起义期间革命者英勇斗争的图片和视频,并详细介绍百色起义中的典型人物事迹等。通过讲述具体的事例和细节,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爱国主义的伟大和崇高。
以科学研究的方式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让他们获得深刻的体验。学校可以设计并实施一系列科研项目,如“百色起义与右江革命根据地研究”“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与应用”“百色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校立德树人的研究”等。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历史内涵、文化精髓以及时代价值,进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二)精选手段,融合新媒体技术赋能红色文化育人
为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仅要坚守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更要灵活运用百色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进行拓展。一方面,在校内实体资源方面,全面激活校园设施潜力,诸如,利用校园广播系统播放蕴含百色红色基因的革命歌曲,让学生在动人的旋律中体悟革命先辈的精神风貌;借助大型显示屏定期放映反映百色革命历程的影视作品,重现那段光辉历史。同时,学校图书馆应积极整合和扩充红色文化图书与期刊资源,满足学生对百色红色文化深度学习的需求。
另一方面,面对科技发展的浪潮,特别是在网络高度渗透现代高职学生生活的今天,借鉴中国移动百色分公司的做法:“利用5G网络与VR技术,成功将红色传统教育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将实景体验带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2]。因此,学校应积极布局网络空间,将其塑造成红色文化传播的新平台、新纽带和新媒体形式。具体措施包括:建设具有百色特色的红色文化校园网站,持续更新丰富的内容,让学生能轻松接触和深入探究红色文化;同时运营活跃的红色文化微信公众号,发布引人入胜的原创内容,保持学生关注度;再者,开发“红色文化云课堂”,借助云端存储与流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在线观看名师讲解的红色文化系列课程,参与到互动问答和讨论之中;最后,应用AI技术搭建智能助教系统,设立红色文化专题板块,具备答疑、智能推荐学习资料等功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紧握实践,积极推动学生参与和体验红色活动
运用百色红色资源提升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在高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必须强化“做中学”“行中学”的理念,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教育的核心在于行动体验。
(1)构建丰富的社团文化环境,鼓励和支持学生组建和参加各类红色文化社团,诸如红色宣讲团、红色诵读社、红色研究会、红色剧团等。这些社团不仅能GPiZaweSolXDXKRq/gt0tFIfEg87egse7d+k80eg0dc=够策划并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红色事迹宣讲、红色经典阅读分享、红色戏剧表演、红色专题研讨等,还能在团队合作中增进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情感认同和理性思考;(2)精心组织实地研学活动,利用当地的红色教育资源,带领学生参观革命旧址、纪念馆、博物馆,参与红色遗址保护及服务活动,甚至可以设计情境再现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历史的发生地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伟大事迹和崇高精神,从而更直观、更生动地理解和领悟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例如,充分利用百色本地红色资源,在起义领导人诞辰纪念日、牺牲纪念日、清明节及国庆节等重要节点,组织学生参观烈士纪念馆、纪念碑、粤东会馆等红色教育场所,开展实践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旨在通过情境体验,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四)铸造机制,制定并实施保障措施支撑红色教育
为全力推进红色育人工作,学校需要构建健全的运行机制,并制定落实一系列坚实保障措施,为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首先,着手编制红色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专项方案。此方案需全面考虑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详细规划如何将红色文化深度融入各学科课程体系,规划如何通过媒介媒体传播红色文化资源等手段。方案应明确教育目标、细化教学内容、设定实施步骤,确保红色教育有章可循、有序进行。
其次,着力加强红色资源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重视红色文化教育师资力量的培养和引进,通过定期的专业培训、学术交流、实地研修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师在红色文化领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研究水平。同时,鼓励教师自主研发红色文化课程,创新教学方法,以高质量的教师队伍为核心,推动红色教育走向深入。
再者,积极寻求与百色地区红色实践基地的战略合作。依托百色地区丰富的红色资源,学校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定期前往红色遗址、纪念馆等地进行现场教学与实践体验,让学生在真实的红色历史场景中接受教育,感受革命精神。同时,还可探索共建共享教育资源、联合研发课程、互派师资交流等形式,实现校内外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化配置。
结语
本文通过深入挖掘和有效利用百色红色资源,成功构筑了特色鲜明的校园育人文化,充实了高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为培养具有坚实红色基因的青年学子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仍需精益求精。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资源挖掘,创新思政教育实践,力图培养更多时代所需的红色基因传承者。
本文系1.2023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百色红色资源对提升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研究》(项目编号:2023KY1513);2.2023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百色老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XZZJG2023B001);3.百色职业学院2022年校级课题《高职学校“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研究》(项目编号:BZ2022B02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行生.红色资源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价值和运用——以百色红色资源为例[J].百色学院学报,2012,25(04):130-132.
[2]覃蔚峰.百色用活红色资源做实党史学习教育[J].当代广西,2021,(09):54-55.
(作者单位:百色职业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