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对于社区公共资源的配置需求与品质要求不断提升,老旧社区公共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目前,老旧社区面临公共资源配置与社区居民生活需求不相匹配的困境,如何合理利用社区资源、构建社区资源配置的供需平衡机制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以韶关市C社区为研究对象,运用调查研究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和探讨韶关市C社区公共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解决方案,以期为其他社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公共资源配置;老旧社区;资源优化
引言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始终秉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的宗旨,强调“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加强和改善民生”。社会治理改革需要以基层社区为切入点,逐步、逐级深入,而社区公共资源是社区的重要组成要素,是社区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支撑,有利于推动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现代化。随着居民需求异质性的增强与对美好生活更高层次需求的追求,原有的社区资源配置模式存在供给不充分、分布不均以及不公的情况将直接损害居民的利益,降低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甚至可能给社会带来不稳定隐患。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分配社区资源、构建有效社区资源配置的供需平衡机制来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社区和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成为当下时代难题。
一、韶关市C社区公共资源配置现状
(一)韶关市C社区公共资源配置环境状况
韶关市C社区管辖区域涵盖韶关市辖区主城区的核心地带,管辖范围内道路众多,居民住宅、行政办公错综复杂,人口密集,商铺集中,住宅小区基本为无物业、无业委会参与管理的老旧小区,小区治安管理、居住环境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经过实地调查走访发现,C社区所在范围内的居民楼房大多破旧不堪,道路狭小且拥挤,卫生环境有待改善,居民可用的公共资源配置设施有限[1]。
为有效改善C社区的环境,C社区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结合所在辖区内老旧小区较多、无物业无业委会的实际情况,在辖区居民楼内打造便民公益广告栏5个,简易公告栏10个,有效遏制了辖区张贴牛皮癣小广告的现象。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社区便民利民服务水平,C社区在服务中心安放了“便民服务柜”,免费为辖区居民提供日常医药用品、雨伞等“贴心服务”,让居民不出社区就能自行解决生活中的小问题,营造了良好的社区环境氛围,受到了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二)韶关市C社区公共人力资源状况
目前,C社区工作人员5人,网格员1人,C社区委员会主要核心人员共26人。经项目成员书面问卷调查数据显示,C社区的大部分居民对社区工作人员持一般或满意态度,但都反映所在社区内的社区志愿者,社区工作者较少。经项目成员书面问卷调查发现C社区的大部分居民对社区工作人员持一般或满意态度。但都反映所在社区内的社区志愿者,社区工作者较少。
(三)韶关市C社区公共资源配置需求状况
本文采用分层抽样的方式对韶关市C社区公共资源配置供需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走访C社区的居民楼等各个角落,抽取不同年龄的300位居民进行书面问卷调查和线上问卷调查,共收集257份问卷,其中有效的书面问卷20份,线上问卷237份。
不同年龄群体对公共资源配置的需求状况不同,见图1。在“第9题:您希望社区重点拓展筹措哪些方面的资源”这一问题中,在60周岁以上的居民中,选择率最高的是开设社区医疗服务站,达到了66.67%;在40—59周岁的居民中,开设社区医疗服务站和开设社区便利店的选择率都达到了48.84%;在21—39周岁的居民中,开设社区便利店选择率最高,达到了57.47%;在20周岁以下的居民中,开设社区医疗服务站选择率最高,达到了66.22%。总体而言,老年人和年轻人均对开设社区医疗服务站表现出迫切需求,其中中层年龄群体对开设社区便利店抱有强烈期望。此外,居民们认为最应该增加的社区公共资源配置设施是开设社区图书馆、开设心理咨询室等项目。
二、韶关市浈江区C社区公共资源配置存在问题
(一)社区公共资本资源配置不到位
公共资本资源的保障和完善是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增强居民生活品质和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C社区的居民楼房普遍比较破旧,道路狭小,容易出现交通堵塞问题,妨碍居民安全出行。C社区提供公共资本资源无法与居民需求相匹配,在访谈调查中,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表示,C社区居民委员会能够独立调配的公共资源较少,公共资源主要与周边其他社区共用,社区的公共资本资源配置不足,种类少,如社区内没有建设公园和广场,平时居民通常是去周边的中山公园满足自己的健身需求;社区缺乏公共图书馆、消防站以及卫生中心等公共服务场所,只有极少数的小诊所,不便于居民生活。由于缺少日常维护和管理,C社区内部分居民楼的电线、网线存在老化和损坏现象,错综交织,存在明显安全隐患。严重威胁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更不利于C社区的韧性提升。
(二)社区公共环境资源配置不合理
一个社区的公共绿化资源与居民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根据《韶关市园林绿化管理》规定,居住区、居住小区和住宅组团的绿化用地不低于30%,在旧城改造区的绿化用地不低于25%[2]。由于建成年代早,C社区绿化面积基本没有,绿化空间严重不足,社区绿化问题成了老大难的问题;另一方面,C社区的夜间照明情况也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年代久远,C社区整体空间规划不够合理,空间布局拥挤,在满足基本交通的基础上,所剩活动空间不多,部分小巷和窄小的街道设置的路灯极少甚至基本上没有,无法满足基本的道路照明,这给社区居民夜间户外活动造成不便。
(三)社区公共人才资源结构不健全
社区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是关注和调解社区问题,组织社区活动,提供社区服务,宣传社区工作,维护社区的和谐和稳定,推进平安社区建设[3]。构建和谐社区,建设一支高质量的社会工作者队伍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大部分社区工作人员业务知识技能储备不足,缺乏对社区工作的了解和认识,难以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社区管理。C社区部分居民较少与社区工作人员打交道,很少主动向社区反映实际需求;另一方面,社区工作者忙于社区行政性工作,社区领导的工作重点更多的是打造社区亮点与特色,基本上无暇顾及居民需求,社区工作人员与社区居民缺乏沟通,也就难以了解到社区居民对社区工作重点的需求情况,再加上部分居民对社区工作者存在防备心理,缺乏信任,这也就导致了社区工作者想从社区居民口中了解到居民服务需求更加难上加难。
三、韶关市浈江区C社区公共资源配置对策研究
(一)完善社区公共资本资源配置
针对C社区的公共资本资源配置问题,C社区应征求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关注居民的真正需求,合理规划社区布局,对社区进行微改造。对于C社区破旧的居民楼房,政府应出台政策,鼓励社区更新与改造,并提供财政资金、补贴等,吸引民间资本投入社区建设。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维修、翻新、局部拆除重建或进行楼层加建,确保结构安全、外观整洁,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同时,大力鼓励业主或开发商进行投资,按照“政府补贴、居民主导、产权单位分担的原则”,实行改造资金分担,提高社区整体品质。另外,政府应加大公共资本资源的投入,建设社区卫生中心、消防站等公共服务场所,提升社区整体服务水平。C社区应定期进行电线、网线等基础设施的检查和维护,消除安全隐患;政府应对社区居民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居民安全意识;社区管理人员提升社区管理体系,加强巡逻、监控等措施,确保居民的人身安全。
(二)合理配置社区公共环境资源
鼓励居民自治,共建绿色家园。绿化可以让社区更加美观宜人,提高居民生活品质。而C社区是一个缺少绿化的旧社区,加强对绿化的建设迫在眉睫[4]。居委会可成立一个绿化小组,根据居民的需求改造原有不合理的空间布局,打造更多的绿色布局,种植花草树木。绿化小组以身作则,将吸引更多居民参与绿化建设中。居委会应积极宣传打造绿化社区的重要性,以提升居民对绿化的认知;倡导居民“一户一花草”生活理念,鼓励居民种植绿色;鼓励居民自发参与社区事务的决策和管理,自发参与到绿化建设工作,共同治理绿化问题。
增加照明设施投资,选用更好的新型照明设备。居委会应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调研社区没有灯源的地方,结合社区实际需求进行灯具安装。根据调查,LED日光灯的耗电量不足普通日光灯的1/3,具有高节能性。且相比普通日光灯,LED日光灯采用的交流电,不会产生频闪,发光效率高。在夏秋时节LED日光灯对蚊虫的吸引程度也远远低于普通日光灯[5]。因此,应用LED灯光配置,不仅有助于在夜间实现社区照明,而且切合绿色照明的要求和低碳城市生态理念,由此为整个社区营造出优越的照明氛围。同时,鼓励居民对社区照明进行监督和护理,如果出现问题,及时向居委会反映,从而创造出更好的社区照明环境。
(三)健全社区公共人才资源结构
社区工作需要依靠社区工作者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社区工作者应主动与社区居民建立联系,了解社区居民的利益和需求,从而根据服务需要调整服务的策略、内容和方向,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以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因此,为了提高社区服务质量和效率,亟需健全和完善社区工作者队伍。C社区可以通过有针对性地招聘和培训,确保工作者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建立学习和发展机制,使工作者紧跟社会问题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建立有效的监督和评估机制,确保工作者按照专业标准履行职责,同时提供持续的反馈和改进机会;鼓励社区居民参与决策和规划过程,确保服务符合他们的实际需求。一支高质量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业务知识技能储备丰富,对社区工作的充分了解,有助于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社区管理[6]。
结语
社区公共资源可以为社区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可以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保障社区持续良性循环,提高社区的抗风险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合理的社区公共资源配置对于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幸福感具有重要的意义。C社区应在多方力量的支持下,借鉴老旧社区成功改造的经验,完善和整合社区公共资源配置,打造可持续发展社区。
本文系2023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韶关市社区公共资源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对策研究——以韶关市浈江区风采街老东门社区为例》(项目编号:S20231057604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廖秋萍.城市社区公共品供需矛盾研究[D].南昌大学,2022.
[2]韶关市园林绿化管理规定[N].韶关日报,2008-05-23(B02).
[3]李丹.社会工作者在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中的作用——以西安市碑林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为例[D].陕西师范大学,2014.
[4]崔然冉.J市D街道城市社区公共资源整合研究[D].济南大学,2021.
[5]贾真,武雪凡,刘圆圆.鞍山市城市社区公共资源配置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2,(16):32-34+65.
[6]谭倩雯.东莞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的优化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20.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政法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