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商课程思政资源的整合与实践探索

2024-12-13 00:00:00伏广璐
公关世界 2024年23期

摘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跨境电商行业蓬勃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通过探讨在该背景下,如何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跨境电商课程中,以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备高尚道德情操的复合型人才。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电商市场的现状与发展机遇以及阐述思政教育在跨境电商课程中的重要意义及其与课程的内在联系。提出跨境电商课程思政资源的整合策略,包括识别与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思政资源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以及创新教学方法等。通过设计具有思政特色的课程内容、开展以思政教育为核心的实践活动以及构建科学的思政教育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践探索,以期提升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一带一路”;跨境电商;思政教育;资源整合;实践探索

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跨境电商作为促进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重要桥梁,其战略地位愈发凸显。在此背景下,跨境电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愈发旺盛,特别是对具备专业技能与高尚道德情操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当前跨境电商课程在思政教育方面的融入仍有待加强。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境电商市场概况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沿线国家的跨境电商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沿线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广阔的市场潜力,为跨境电商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物流体系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买海外商品,享受更为便捷、多样的购物体验。以东南亚地区为例,近年来该地区的跨境电商交易额持续增长,消费者对高品质、高性价比商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中东欧、中亚等地的跨境电商市场也在逐步崛起,成为新的增长点。这些市场的消费者对于新鲜、奇特的海外商品有浓厚的兴趣,为跨境电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1]。

(二)跨境电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与机遇

跨境电商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助于促进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各国企业更加便捷地开展国际贸易,拓展海外市场,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跨境电商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中小企业面临诸多困难,如信息不对称、资金匮乏等。而跨境电商平台则降低了市场准入门槛,为企业提供了展示自我、拓展业务的舞台。跨境电商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的购物选择和便利。消费者足不出户即可购买到世界各地的优质商品,享受个性化的购物体验。跨境电商也推动了物流、支付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2]。

二、跨境电商课程中的思政教育重要性

(一)思政教育在跨境电商课程中的意义

思政教育在跨境电商课程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其不仅关乎学生的思想道德培养,更在于塑造具备全球视野和责任感的未来lLUPwSnmhJt6PJI4dGbcqg==跨境电商从业者。跨境电商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其从业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尚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观念。在跨境电商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的跨境电商人才至关重要。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跨境电商实践中坚守诚信、公平交易的原则,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通过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学生在跨境电商领域更好地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提升竞争力[3]。

(二)跨境电商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

跨境电商与思政教育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跨境电商作为一种全球化的经济活动,不仅涉及商业利益的追求,更承载着文化交流、国际理解和社会责任等多重使命。在跨境电商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有助于学生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不忘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以国际贸易中的诚信原则为例,诚信是跨境电商交易的基石。通过思政教育,学生深刻理解诚信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在未来的跨境电商实践中恪守诚信原则,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此外,思政教育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对于处理跨境电商中的文化差异和冲突至关重要。

(三)思政教育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中的价值

思政教育在培养跨境电商人才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思政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职业操守,使学生能够在跨境电商活动中坚守道德底线,不违法违规。思政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这是跨境电商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通过思政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学生在跨境电商实践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三、跨境电商课程思政资源的整合策略

(一)识别与挖掘跨境电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在跨境电商课程中,有效地识别和挖掘思政元素,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该过程需教育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入的分析能力,去探寻那些隐藏在专业知识背后的思政价值。

明确思政元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跨境电商课程的专业知识紧密相连。例如,在探讨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策略时,不仅要关注如何制定有效的市场推广计划,更要强调诚信经营的核心价值。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诚信已经成为企业立足市场的基石。通过深入分析诚信经营对于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理念。

跨境电商课程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商业文化和法律法规。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多元文化,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例如,通过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业惯例和消费者行为,帮助学生认识到在国际商务活动中保持文化敏感性和开放心态的重要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更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与“和谐”理念。

(二)思政资源与跨境电商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

实现思政资源与跨境电商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是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该融合过程需教师发挥关键作用,在教学设计上做出精心而巧妙地安排。教师采用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综合性教学案例。这种案例应紧密结合跨境电商领域的实际情况,嵌入思政教育资源。例如,通过分析某跨境电商企业在面对国际贸易摩擦时的应对策略,教师深入讲解国际贸易法规和操作实务,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考,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坚守商业道德和国家利益的平台。教师利用具体的跨境电商平台数据、新闻报道、政策文件等真实素材,构建生动且富有挑战性的教学场景。例如,通过分析某跨境电商平台在国际贸易摩擦期间的销售数据变化,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对企业经营的影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调整市场策略、优化供应链管理以应对外部环境的挑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战能力[4]。

(三)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在跨境电商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提升其实效性,关键在于教学方法的创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如灌输式教学,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使思政教育内容深入人心。教师需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

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利用,便是创新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视频、案例库等多媒体手段,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实践性教学则是另一种有效的创新方法。跨境电商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操作,如开设网店、进行市场调研等,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商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重要性,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和体会思政教育的内涵。邀请行业专家举办讲座或组织学生参观跨境电商企业,也是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四、跨境电商课程思政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设计具有思政特色的跨境电商课程内容

在设计跨境电商课程内容时,深度融合思政特色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创新。这并非简单地在课程中加入思政元素,而是要求教育者将思政教育精髓与专业知识教学无缝衔接,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拥有高尚道德素养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内容的设计应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特别是强调诚信、公正、法治等核心原则在跨境电商业务中的实际应用。例如,在深入探讨跨境电商平台的运营规则时,结合具体案例,详细阐述诚信经营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通过真实案例的剖析,学生深刻理解到,缺乏诚信不仅会影响企业的声誉,更可能导致长远的商业损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理解商业伦理和职业操守重要性的窗口。

课程内容应着重引导学生了解和遵守国际贸易中的法律法规。通过分析国际贸易法规的实际案例,教育者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法治的深刻认识,培养其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严格遵守法律规范的自觉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国际商务环境,是其成为合格跨境电商从业者的必备素质。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境电商从业者需要具备高度的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教育者应在课程中穿插对不同国家和地区文化差异的介绍,帮助学生学会在多元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沟通,有助于学生在未来的国际商务活动中游刃有余,更好地推动跨境电商的发展。

(二)开展以思政教育为核心的跨境电商实践活动

在跨境电商教育中,实践活动被视作是巩固理论知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以及内化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以思政教育为核心的实践活动,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深化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实际操作中感悟到思政教育的深层内涵。

实践活动的设计应紧密围绕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如诚信、责任、创新等,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切体会到这些价值观的实际意义。教师可以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通过探讨如何在跨境电商业务中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学生认识到企业不仅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更要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5]。

此外,模拟商务谈判和国际贸易纠纷处理等实践活动也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思政素养的有效途径。在这些模拟的真实场景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模拟谈判和纠纷处理,学生学会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商务环境中保持冷静、理性分析,并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构建科学的思政教育评价体系

为了确保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并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构建一个科学的思政教育评价体系至关重要。该评价体系需要综合考量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3个核心维度,以全面反映学生在思政教育中的成长与进步。

在知识掌握方面,传统的考试和作业仍然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手段。通过精心设计的考题和作业任务,准确地评估学生对跨境电商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思政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度。

在能力培养方面,需要更多地依赖于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来进行评价。实践活动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更准确地评估他们的能力水平。例如,在跨境电商平台运营实践中,学生的市场分析能力、客户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等均可得到充分地展现和评价。

价值观塑造是思政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也是评价体系中最为抽象且难以量化的部分。通过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课堂表现以及实践活动中的态度和行为,对学生的价值观塑造情况进行初步的判断。例如,一个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关注社会责任并在团队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学生,通常认为其已经较好地内化了思政教育的核心价值观。

结语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电商课程的思政资源整合与实践探索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深度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实现思政资源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以及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地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坚守道德底线的跨境电商人才。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更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系1.2022年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五年制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群“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实践研究——以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课题编号:ZYB239);2.连云港市“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2023专项课题《连云港“一带一路”强支点建设下,跨境电商课程思政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实践探究》(课题编号:ZX/2023/12/17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任静.“跨境电商实务”课程课堂思政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4,(02):184-187.

[2]柴建华.“跨境电商”课程思政教学的实现路径探索[J].池州学院学报,2023,37(05):127-129.

[3]郭梅,王娟.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实践探索——以“跨境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为例[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21,23(04):114-117.

[4]欧阳悦.课程思政理念融入高职跨境电商英语课程教学的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7):160-162.

[5]汪晓君.高职跨境电商专业“德技并修”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对外经贸,2023,(02):132-135.

(作者单位:1.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