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2024-12-12 00:00:00徐珍凤
成才之路 2024年36期

摘要: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做好前期准备和教学评价工作,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积极拓展课程资源以开拓教学视界,确定先导地位并规划教学方案,利用混合教学模式的优势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课后解疑释惑突破重难点,开展个性化辅导以促进学生思考,此落实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自学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36-0069-04

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一种十分常见的教学模式,并在中职学校广泛应用[1]。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利用现代化教学平台,基于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这能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教师、学生、教材以及教学媒体四要素的有机统一,以激发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实现中职学校计算机教育的智能化和个性化发展。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1.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在互联网广泛普及和充分应用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成为可能。在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信息化是发展趋势,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就是直观体现,其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为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环境支持[2]。与传统意义的课堂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的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充分融合,可打破原有的教学格局,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多样化渠道。在课前和课后,学生都可利用网络平台收集学习资料,获取计算机基础知识,或在教学视频的帮助下初步掌握计算机操作方法,以此为课堂探究和课堂互动做好准备。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其中很多内容都需要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方式进行学习。例如,在学习图像处理知识时,学生要完成图像的选取、移动、绘制、编辑等操作,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要求完成图像的修饰和修复。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可集合线上和线下资源,运用多样化的学习工具完成操作,如在线下阅读教材,学习相关知识点,然后基于互联网教学平台的交互性和共享性与教师、同伴交流互动,并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实践操作等。在课堂上,学生可演示自己的操作过程,与同伴探讨,然后在此基础上完善操作步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双手和大脑相互协调,能在思考的同时完成操作。

3.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包含很多理论性的内容,这些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采取的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如以口头传授的方式讲解知识,导致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且个性化学习需求无法满足[3]。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利用线上教学平台进行演示,并讲解理论知识,这既有助于降低知识学习难度,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还可通过制作微课视频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并给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鼓励其分享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这样,在线上学习平台的支持下,学生可充分感受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出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4.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效

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会根据教学方案和学生特点合理安排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并选择教学方法,这既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的提升,还有利于构建高效的中职计算机课堂。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并使用线上学习平台将这些任务推送给学生,要求学生运用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完成预习、探究。教师还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推送相应学习资源,如文字版的学习资料、微课视频等。这样,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在多样化教学资源的支持下实现个性化学习、高效化学习。在课堂上,学生还可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共同探究问题,以此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要求

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并拓宽学生的自主学习空间,这也是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为更好地应用该教学模式,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在课下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导,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开展交流与讨论[4]。第一,使用线上设备为学生呈现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有关的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并围绕特定问题进行思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在教学资源方面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运用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来筛选教学资源,使学生在丰富资源的支持下实现个性化学习,拓宽知识视野。除文字类的教学资源外,教师还可提供图片类和视频类的资源,即以多样化形式呈现知识。第三,为学生布置线上作业,进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指引,使其高质量完成预习和复习。

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在混合式教学中,运用线上和线下两种手段优化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在分析课程内容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传授教学内容。第一,在课前导入环节,可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探究性的问题,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基础上明确课程学习重点,产生学习兴趣。第二,在课程教学中,可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以案例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向学生展示知识,演示和说明操作过程,并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开展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此深化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人工智能”相关内容时,教师可在课前引导学生围绕“人工智能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就自己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与同伴交流。

3.做好教学评价工作

教学评价具有反馈、激励、调节等多样化功能。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学评价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更好地应用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师要做好教学评价工作,采取有效的方法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并依托评价结果调整和优化后续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果[5]。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要改变单一的评价方法,利用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开展评价。在线上评价方面,可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了解情况,通过在线打分的方式评价学生;在线下评价方面,可将评价重点放在学生的操作能力上,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来判断其对技能的掌握情况,然后基于评价反馈,通过现场教学、线上辅导等途径为学生提供指导。教师还要结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特点,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明确评价指标、优化评价流程,使评价结果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拓展课程资源,开阔教学视界

为构建提质增效的计算机课堂,教师要拓展课程资源,并根据实际需要和学生特点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以此完善教学设计。第一,可围绕课程内容在网络平台搜集教学资源。例如,中国大学MOOC、中职教学资源网、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等平台都有与计算机基础课程有关的教学资料,教师可根据需求下载使用,或自主制作微课视频、PPT课件,将课程难点以视频的方式直观展示出来,鼓励学生在课后反复观看和学习[6]。第二,可在课前利用线上平台对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以精准分析学情,进而研判和预设混合式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搜集学生需要的课程资源,以确保资源的有效性和泛在性。例如,在教学“信息安全基础”时,教师可在课前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向学生发放关于信息安全的问题,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并选择适合学生学习基础的课程资源。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学生对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了解并不全面,尤其对黑客入侵、入侵检测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基于此,教师可利用线上平台搜集与计算机病毒有关的知识或与黑客入侵有关的案例,在对这些资料进行汇总与归类的基础上,参考名师授课的视频,制作视频课件并在课堂上使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图表或思维导图等方式展示破坏信息安全的手段,以此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强化其对信息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2.确定先导地位,规划教学方案

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中,中职教育是重要的构成部分,发展中职教育不仅能够确保职业教育结构的稳定,而且能够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要深化教育改革,运用线上线下混合等现代化教学模式,积极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学方案,优化教育效果。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中职学校要确定先导地位,根据国家在职业人才培养方面的要求来搭建混合式教学平台,并坚持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原则,不断完善教学方案,优化教学设计。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主要分为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内容。在理论教学层面,教师要将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作为目标,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融合新媒体教学手段,使用PPT课件、视频等线上教学资源将知识点直观地呈现出来,或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选择适合的教学案例,不断提高混合式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程序设计入门”这一章节时,首先,可使用视频展示程序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如利用程序设计破解“农夫过河”这一经典问题,然后介绍关于算法、数据结构等与程序设计有关的基础知识,最后通过演示的形式展示程序设计的过程和方法。这个过程实现了线上与线下教学手段的有机融合,可将复杂抽象的程序设计知识生动地展示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对程序设计方法和流程进行拆解,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3.开展混合教学,培养自学能力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内容相对简单,可为学生今后学习更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奠定基础。在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课程教学时,教师要充分运用线上教学手段,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为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诉求和知识基础,为学生推送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使用线上资源和平台进行学习,并在课后自主完成预习和复习。在线下环节,教师可将关注点放在答疑和研讨等活动上,通过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合作来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7]。例如,“Internet地址”部分包含“Internet地址”的含义、种类以及“Internet域名服务”等知识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在运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可制作课件并提前将其发布到蓝墨云班课或钉钉群等线上学习平台,要求学生下载课件,使用课件完成自主预习。针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教师还可录制微课视频并将其发布到线上平台,鼓励学生观看视频理解知识点,以此对课程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形成初步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设计相应项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线上项目式学习,进行自主探究。在这个环节,教师要为学生制定项目任务,并明确项目目标,如“探究Internet地址的类型及适用情境”,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4.课后答疑解惑,突破重难点

部分中职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做好疏导与启发工作,帮助学生及时疏通堵塞的思路,进而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创造条件[8]。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充分运用线上学习平台和即时通信工具为学生解疑释惑,并在课后学习环节围绕课程内容设置梯度性的学习任务,即通过分层教学的方式使全体学生实现共同进步,同时利用线上评价系统来评估学生的课后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攻克难关。例如,在教学“数据传输方式”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技能水平开展分层教学,并根据课堂所学内容设置层次分明的课后练习题,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难度的题目。在巩固练习过程中,当学生在数据传输方式的分类与调制、数字传输信号编码等方面出现问题时,可结合自身情况利用线上学习平台或即时通信工具向教师求助,与同伴交流。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整体答题情况在线下课堂集中解疑释惑,以图表的方式展示和串联重要知识点,以此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突破重难点知识的学习。

5.做好个性辅导,促进思考总结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作为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辅导。中职学生虽然年龄相近,但由于生活环境和学习基础不同,其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方面表现出明显差异。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有的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掌握知识。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要在尊重学生差异的基础上利用线上教学工具拓展教学范围,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服务,并根据学生情况在资源和技术方面提供支持,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同时利用线上平台功能引导学生总结与反思所学知识,并自主收集资料以实现拓展、巩固与提升。然后,教师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个性化辅导。例如,在教学“网络操作系统”这部分内容时,完成线下教学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在课下使用线上平台围绕网络操作系统的使用、网络服务软件的安装等重要内容进行自主实操练习,鼓励其总结重难点知识,整理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学习资料,引导学生反思与探究问题,并根据学生在课后练习中的表现提供个性化辅导,或根据学生的在线学习路径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优化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四、结语

总之,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线上教育平台越来越完善,这既为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创新提供了可能,也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创造了条件。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平台获取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同时合理规划教学方案,积极开展混合教学活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并做好课后解疑释惑和个性化辅导工作,以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史明.新时代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23(03):125.

[2]余越凡,周晓云,杨现民.职业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训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以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程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2(02):49-54+77.

[3]刘建明,徐莉莉,梁淑娟.利用智慧教学工具开展知识系统化重构教学——以“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 2020,30(07):89-96.

[4]李希敏.构建面向岗位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评《计算机教育教学课程研究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刊,2018(07):130.

[5]林楠,史苇杭,陈永霞.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9):264.

[6]李骏扬,于海琴.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与多层次认知网络构建的融合——以“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为例[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3(S1):149-153.

[7]曾聪.基于护理信息能力培养的中职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08):43-46.

[8]公维军,吴建军,樊斌,等.基于问题导向的深度混合式教学改革与研究——以《计算机网络》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0(17): 93-96.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blende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ode in vocational computer basic courses

Xu Zhenfeng

(Fujian Zhangzhou High tech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Zhangzhou 363000, China)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blende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s in vocational schools is conducive to broadening students’ learning channels, cultivating their hands-on skills, stimulating their learning interest, and improving their learning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n teaching practice, teachers should make good preparations and evaluation work, carefully design the teaching process, actively expand course resources to broaden teaching horizons, determine the leading position and plan teaching plans, use the advantages of blended learning mode to cultivate students’ self-learning ability, solve doubts and difficulties after class, carry out personalized tutoring to promote students’ thinking, and implement blended learning mode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iciency of computer basic courses.

Key words: vocational schools; computer fundamentals course; blended online and offline teaching mode; self-learning ability;evalu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