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类比教学法的运用策略探究

2024-12-12 00:00:00李小娜
考试周刊 2024年41期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通过简单的类比或者猜想发现初步结论,探索数学关系和规律”。这一教学建议充分体现了类比教学法的重要性。概念是知识的承载体,数学概念相对复杂,而且有很多类似处,小学生形象化学习思维很难适应数学概念的学习。文章聚焦类比教学法,结合事实论证、理论论证等方法,从意义建构和策略探究的角度入手,分析类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情况,旨在帮助学生区分相似的概念,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类比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1-0065-04

小学生思维水平处于形式运算阶段,该阶段的思维特点是抽象逻辑初步建立,能够根据事物做出简单的推理,但是推理水平较低,很难挖掘到事物之间的关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通过简单的类比或者猜想发现初步结论,探索数学关系和规律。”这一教学建议充分体现了类比教学法的重要性。类比教学法帮助学生建立旧知和新知的桥梁,力求推动学生的推理水平向高阶发展。而推理水平是数学核心素养丰富的内涵之一,也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之一。故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类比教学法的运用探究具有必要性。

一、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类比教学法的运用价值

类比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但是其对数学教学的价值很少集中呈现。教师只有认识到教学方法的价值,才能积极探索落实方法的策略,将教学价值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以数学概念教学为例,类比教学法的价值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降低数学概念的学习难度

数学概念是数学性质、数学习题、数学运算的源头,具有抽象化、概括性的特点,对学生的推理能力、思维素养、感知能力等有较高的要求。然而,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尚处于浅层发展阶段,无法满足数学概念的学习要求,需要外界提供必要支持。在类比教学法的指导下,教师讲解概念时会有意识地联系旧知,引导学生关注知识间的关系,并用类比的方式将旧知识的学习经验迁移到新知识上。学生带着既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理解新的概念,很快找到思维切入点,降低学习难度。随着概念的深入理解和知识体系的积累,学生能够类比迁移的经验会越来越多,理解新知识的效率也会越来越高,既锻炼类比迁移能力,又增强学习自信心,进而促进数学知识的学习。故而,教师运用类比教学法,能够降低数学概念的学习难度。

(二)建构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

概念指向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学生通过概念学习学会从抽象化、条理化、系统化的角度观察世界,真正实现新课标中提到的“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目标。在实际学习中,由于数学概念间的相似度较高,学生直观化的思维特点无法有效区分概念,导致数学概念的学习停留在表面。事实上,数学知识虽然散落在不同的章节中,但彼此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运用类比教学法帮助学生清晰明了地把握知识联系,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结构,并通过有效的概念学习方式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习效率。

(三)形成数学概念学习的思维

概念学习的过程就是知识传递、累积的过程,更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而思维发展与思想引导和启发息息相关。教师运用类比教学法时,会基于小学生好奇性强、求知欲胜等特点,启发学生发散思维,从A联想到B,并通过猜想、验证、推理、归纳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思维等都能够得到提升,进而助力数学概念的学习。

二、 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类比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好的设计蓝图只有落到实处才能实现。教师积极探索类比教学法的运用策略,旨在发挥类比教学法的教学价值。

(一)充分挖掘概念类比运用落脚点

类比教学法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理念,具有一定理论性要求,不能盲目运用。教师需要加强类比教学法的学习和研究,重视对教材和新课标的分析,进而实现灵活运用的目标。

1. 系统分析出运用类比教学法的概念内容

小学数学知识体系庞大,能够展开类比的知识点有很多。其中,有的知识外部形式相似,有的知识根源上相似,还有的知识探究过程相似。对此,教师需要站在宏观角度分析能够运用类比教学法的概念内容,把握类比对象的关键特点,找到适合小学生学习的类比落脚点。新课标在学科教学中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并对不同学段提出对应的要求。教师基于新课标了解班级学生应具备的技能和素养,分析类比教学法在培养学生技能和素养过程中的作用。同时,教师还应该关注新课标中提到的教学方式,丰富概念教学形式,让类比教学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以“数与代数”概念教学为例,新课标中提到:“小学数学教学要先建立基础的数学概念,再一步步递增难度,指导学生学习抽象的数学概念,从而丰富概念体系。”在第一学段中,教师借助类比教学法帮助学生认识数的概念,促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从数量到数的抽象过程。教材中提供的方法是数小棒,具象化、实体化的教学工具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以此为类比方法指导学生亲手操作小棒,发现“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并从类比中提出疑问:10个一百会是多少呢?学生产生疑惑后,教师鼓励学生重叠10对一百个正方体,并在算盘上推理,利用线段表示10个一百的数,即一千。学生在教学工具的支持下,感受数量到数的抽象过程,学会数字表达。最后,学生类比迁移学习经验,认识更大的数。在第二学段中,新课标提出“为学生提供合理情境”“在整数基础上认识小数、分数”的学业要求。由此可知,类比教学法在第二学段的主要作用是帮助学生区分小数、分数等概念。教师为学生搭建购买文具的生活情境,在购买过程中自然引入小数概念,并从角、元等单位换算中把握分数和小数的关系,达到学习目标。在第三学段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得到发展,能够从问题中发现事物的关系。所以教师利用问题情境展开类比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负数、百分数、比、比例”等概念。具体而言,教师出示班级人数的调查表,学生通过思考女生、男生分别占据班级人数的百分之几等问题,由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类比出相应的算式,计算百分数。

通过分析新课标、教材,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实际发展需求运用丰富的教学方法,如道具教学、情境教学、问题教学等,类比迁移学习经验,建立概念体系。

2. 加强学习类比教学法运用的情境及形式

类比教学法往往以暗线的形式存在于概念教学中,教师很少关注类比在不同情境中的运用形式,严重弱化类比教学的效果,学生也经常出现模糊概念的问题。对此,教师需要探究类比与知识相契合的点,将类比的运用形式进行分类。

一是外部形式。外部形式指的是事物表面的联系,如果A和B具有某种相似性,那么二者在其他属性上也具有相似性,教师可由此加强知识的联系。以“等式性质”概念教学为例,在平衡的天平两端加减相同的砝码,天平依然保持平衡。教师从生活中天平现象出发,将其迁移到等式性质的教学中,鼓励学生由天平联想到等式,并推理等式的性质。平衡的天平和等式属于不同领域的知识,内核虽不同,但是外部形式相似。通过天平的引入,学生主动产生等式性质的猜想。

二是本源知识。本源知识是指向同一属性的不同表现,小学数学教材编排方式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特点,旨在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的发展需求。故而同一知识会由易到难编排到不同学段中,如数与代数领域内容。学生在新学段接触新知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回顾旧知,利用迁移法把握新概念的本质。

三是过程方法。过程方法建立在外部形式、本源知识相似的基础上,指的是问题解决的方式相似。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等学生思维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教师撤除支架,让学生熟练掌握方法,并能用方法解决同类型问题,这个过程就是方法类比的过程。例如,“圆柱”知识学习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圆的学习方法,即分割——拼接法。学生带着既有学习体验将圆柱分割,拼接成长方体,实现学习目标。

教师灵活运用类比教学法,帮助学生形成类比思维,自主联想能够类比迁移的知识和经验,提高推理能力。

(二)依据认知特点设计类比教学法

新课标背景下,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教师围绕学生设计教学活动。运用类比教学法时,同样需要教师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关注学生既有学习经验,了解学生当下所处的位置,从而带领学生找到通往目标的路径。小学生虽然认知水平不高,但是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强化学生理解和把握。

1. 借助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类比教学法的运用原理是在概念类比物(以下简称类比物)与概念目标物(以下简称目标物)之间建立联系,学生通过迁移式的思维、发散思维,由类比物推出目标物。其中,类比物指向的内容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而目标物指向的则是新知。由此可知,类比迁移的基础和前提是挖掘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随后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衔接。

以“3的倍数特征”为例,学生学习新知前,已经了解过2和5的倍数特征,教师以此为旧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新知识。具体而言,教师调动学生的学习记忆:“有谁知道‘2’和‘5’的倍数特征?”学生在教师启发下整理知识,说出“0、2、4、6、8”“0、5”等特征。学生回忆知识的过程就是思维外显的过程,也是知识整合输出的过程。带着既有知识经验,学生操作教师提供的数字卡片,用3、5、6卡片摆成一个三位数,要求是2的倍数。学生很快摆出356和536,又用同样的方法摆出5的倍数,如365和635。教师此时立即提出新的指令,“摆成一个三位数,要求是3的倍数”,学生虽然没有学过3的倍数特征,但是快速摆出653、563等数字。教师鼓励学生说出摆放的逻辑,学生表示2和5的倍数是看个位,所以从个位的角度分析3的倍数。教师没有直接说明问题,而是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用计算器检验结果,发现摆出的数字都不是3的倍数。带着疑问,教师开启新的教学活动。

教师在导入环节要求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旨在评价学生对类比源的熟悉程度,同时也为引出目标物奠定基础。在摆一摆游戏中,学生主动在类比物和目标物间建立联系,并借助计算器检验猜想,结果发现从个位的角度挖掘倍数特征不适合3的学习,那么3的倍数特征应该从哪个角度入手呢?学生求知欲得到刺激,为后续的学习打下情感基础。

2. 巧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十分紧密的。自古以来,数学就在人们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也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教师引用学生在生活中见到的素材,将数学概念置于生活情境中,有助于学生类比迁移生活经验,加深对数学概念的认知。

例如,“公顷”“平方千米”等概念与生活息息相关,为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与生活之间建立联系,教师遵循生活化原则,多从生活中举例,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尝试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同时,“公顷”和“平方千米”的单位比较大,学生很难从生活中常见的物体中找到对应内容。所以,教师充分利用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搜索等方式建立正确表象,培养应用意识。具体而言,教师借助生活实例创设概念应用的情境:①可可是一位园艺工作者,负责管理一座边长100米、面积为1公顷的花园。新的一年,花园主人要求将花园改造成长方形,请大家帮帮可可,画出一幅示意图,并标注相关数据。②上网搜索资料,搜集面积超过1平方千米的景点、地区,向同学介绍。

在①的问题情境中,学生能够根据1公顷面积的表象,恰当选择单位估测物体面积,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从日常生活出发,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强化应用意识,在数学和实际生活间建立紧密的桥梁;考查学生对1公顷概念的理解,发展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及数学建模能力,引导学生用数学思想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描述世界,最终指向学以致用。问题②旨在考查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以及利用正方形面积公式和面积间的进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体验生活中的数学;激活学生数学学习热情,同时积累对常见地区面积的感知,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面积单位表象。教师将花园、景点等实例引入课堂,学生由此类比“公顷”“平方千米”概念的应用意义,实现内化和迁移。

(三)创设概念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

类比教学的重点是找到类比物和目标物的相似性,“找”的过程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而且,概念相对抽象,学生需要通过交流、合作等形式强化探究体验,感受概念形成的过程。因此,教师为学生创设概念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

1. 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抓准两物映射关系

映射关系指向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似属性,学生只有抓准目标物和类比物的映射关系,才能发挥类比迁移的作用。教师需要做的是为提供过程探究的支架。合作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不同学习特点的学生集聚到一起,围绕共同的任务展开探究。学生在讨论中产生观点冲突和方法冲突,通过分享、解释和释疑学会聆听和接受,并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达到类比学习的目标。

以“线段、直线、射线”知识为例,教师没有直接展示知识,而是专注于三种线的关联性,鼓励学生小组讨论三种线的区别。小组内部展开热烈讨论,有的学生以端点个数的角度入手,有的学生以测量的角度入手。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明确不同线的特点,找到识别和区分的方法。

通过小组交流,学生跳出思维限制,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感悟数学学习的魅力。

2. 鼓励猜想重视验证,揭示概念本质特点

类比是通过联想推出结论,所以联想与猜测是类比学习的关键。但是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多小学生都不敢提出自己的质疑,担心想错、猜错,被教师和同学嘲笑。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通过积极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大胆猜测,不怕出错。例如,教师设计激励机制,学生敢于提出猜想,可获得1个积分奖励,提出的猜想正确,额外获得2个积分奖励,猜错不扣积分。累积一段时间后,学生凭借积分数量换取对应的礼品。除猜想外,教师还需要重视验证,积极反馈学生的学习过程。如在进行“3的倍数特征”教学时,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并用计算器验证结果,学生不仅没有失望,反而增加学习兴趣。故而,教师多鼓励学生猜想和验证,由此循序渐进揭示概念特点。

三、 结论

综上所述,类比教学法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带来新的活力。教师应该重视类比教学法的运用,通过充分挖掘概念类比运用落脚点、依据认知特点设计类比教学法、创设概念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为学生打造高质、高效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区分相似的概念,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桂珍.注重概念本质引导学生思维——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方法的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4(3):124-126.

[2]章颖,章肖.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意蕴指向与实践路径——基于经验改造的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24(2):62-66,72.

[3]佘文婷.“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概念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2(15):41-43.

[4]叶春兰.类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7):46-47.

[5]贾树芬.类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学周刊,2019(6):12-13.

[6]许贵锋.渗透类比思想提升数学素养——谈类比教学法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8(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