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引领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2024-12-12 00:00:00孙灵芝
考试周刊 2024年41期

摘要:在新课标引领之下,进行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应当通过对单元知识的整合,树立明确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在知识探究的过程当中与他人进行交流,不断累积基础知识,提高个人的阅读水平、写作能力和语言应用水平,同时也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在阅读积累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知识理解力。为充分发挥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这模式的作用,教师需要提高个人的教育能力,引导学生整合单元知识,提高个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918(2024)41-0033-04

通过探究新课程标准对当前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指导,在大单元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设置明确的主题,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兴趣,从而合理规划课堂内容,调整课堂节奏,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新课程标准当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要求,使学生养成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积极探索相关知识的过程当中了解语文单元学习的重点,提高个人的知识理解程度。

一、 现阶段初中语文实施大单元教学的意义

对初中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在小学阶段累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也了解了一些基础的语文知识。此时的学生思维非常跳跃,容易在乎他人的看法,在学习知识时也经常会出现走神的现象。教师在进行大单元教学时,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机会与同伴进行交流和沟通。教师通过开设趣味性话题,可以锻炼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分析总结能力,让学生高效学习语文知识。同时,利用大单元整体教学模式更能对单元的知识进行汇总,摒弃传统灌输式传输知识的方法,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大单元教学模式可以将零碎化的知识进行总结与融合,从而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教师也能够借此满足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要求,创新教学手段,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学生对初中语文知识的探究兴趣,也让学生可以在大单元课堂当中拥有更多的主动权,可以表达个人对相关知识的看法,提高个人的学习能力。大单元教学手段是教师提升自身教育能力对教学形式进行调整的重要方式,为了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完成单元知识的吸收过程,教师需要对知识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所以这对教师而言不仅是考验,也是提升个人教育能力的契机。

二、 大单元教学模式的特征

(一)大任务指导单元教学

传统的初中语文授课形式多以单篇文本教学为主展开教育工作,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不强,且教师缺乏对课程内容的延伸。想要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师就不能只是关注对教材知识的传达,而应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注重对文本的解读过程。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大单元教学中的任务化特征,高效展开教育过程。所谓“任务化”,是指相关教学活动以任务作为推进,从而系统性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师可以将原本的文本内容转换成任务,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主动性,让学生从浅层了解知识,转变成深层次和主动探寻知识。

(二)具有真实的情境特征

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手段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具有真实的情境特征。语文学科中的相关知识内容本身就与实际生活密切关联,而在大单元教学手段应用的前提之下,更有着非常鲜明的真实情境特征。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综合学习情况,获知学生的真实生活,从而创设有效的生活化情境。在引导学生就特定主题进行知识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也需导入生活化情境,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可以在某种特定的任务环境之下提高个人的创造力、对知识的理解力以及对相关阅读文本的探究能力。

(三)以大概念来统摄内容

单元教学手段需要有核心主题、教育大纲,遵循必要的教育原则,以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这一切都应以大概念作为基础,教师需要就具备普遍性和较高概括性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整理和重构单元知识,从而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以大概念来统摄教育内容,更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凸显教育的全面性。

(四)具有很强的探究性

大单元教学通过“学习任务群”展开教育教学过程,从而极具探究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单独进行知识的探究、与其他同学相互协作完成学习过程,所以教学的形式非常丰富,可以方便学生进行特定主题下知识的探究过程;同时,以学习任务作为驱使,也更能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学习任务,可以逐渐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强化学习效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时,应了解学生当前的综合学习情况,从而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标准的探究任务。

三、 新课标引领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不足

对新课标引领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不足进行详细分析,有助于教师重新审视教学内容,设定明确的教育目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可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课堂中完成学习任务,有效吸收知识,提升自身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待提升

某些初中语文教师由于教学任务相对较多,很难兼顾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和引导工作,加上部分学生对课堂的知识学习不感兴趣,因而也缺乏深度学习的过程。在课堂中,许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足,经常出现课上开小差的情况。对某些基础相对较差、个人能力欠缺的学生而言,在开展课程探究和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也会相对吃力。

(二)教师的教学模式相对固化

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相对固定,大多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在课堂当中针对游戏环节、有效互动环节的研究并不深入,所以课堂的吸引力有待提高。相对单一的模式容易给人一种枯燥乏味的感受,因而这也是教师需要提升的方面之一。

(三)教学评价单一

教学评价也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在新课标引领之下,教学评价是让学生巩固知识,改进个人所学的关键环节。某些教师的教学考核形式主要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这种衡量模式相对片面,所以还需创设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才能够避免评价单一的情况,也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四、 新课标引领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策略

在新课标引领之下,进行大单元教学可以提高初中语文教育的系统性,为学生梳理相关知识内容,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单元的知识重点,搜寻更多资源,丰富课堂内容。

(一)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新课标背景之下,教师展开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时,需要先设置明确的大单元目标。教师只有在备课环节根据大单元教学的目标设定教学计划,在后续开展教育过程中才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也能够帮助学生制订清晰的学习计划,重点掌握单元的关键知识内容。教师在明确目标后,也可以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融入更多趣味性的元素,让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进行互动和知识的深度探究。另外,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表现和相关教学计划的落实情况,了解教学目标实现情况。在后续改进教学方案时,教师也能够更具方向性。同时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也更能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让学生可以拥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在课堂学习中也可不断取得进步,提高个人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比如,在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知识教学过程中,该单元包含诸多文章,教师可以设定“国与家乡”的主题,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对不同类型文本的探究,提高学生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感,并对相关文本中的重点词汇、重点修辞手法进行深度解析,使学生清楚如何借助这些修辞手法来表达思乡之情、爱国之情。在明确教学目标之后,教师可以借助大单元教学模式,让学生分析《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爱这土地》这几篇文章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现特征,让学生分析它们有什么异同点。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探讨,并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引导学生对相关文章的知识重点进行解析,加深学生的理解程度,让学生可以在与同伴交流互动的过程中提升学习的积极性。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是正式展开单元教学的前提,教师为提高学生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科普一些革命年代的影视作品、纪录短片,让学生了解革命英雄人物的深刻情怀。为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教师也可借助多媒体工具引入家乡的生活图片,让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了解自己家乡的传统手工艺、著名景点、节日习俗等。在此基础之上,教师也可让学生以“家乡”为主题撰写文章,从而使学生明白《乡愁》《我爱这土地》等文章中作者的深刻情感,使学生也能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有效创新教学形式,改变教师教学固化问题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改变教师教学模式相对固化的问题,在大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遵循新课程标准的教育原则,正视自身的教学不足,有效加以改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大单元知识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在相关文本探究过程中的水平,教师需要创设多元化的情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改善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尽可能地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主动学习知识,而非被动了解知识。比如,在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针对《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这几篇文章进行大单元教学。这几篇小说节选十分典型,教师可以借此科普和小说相关的知识,完成大单元教学的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学解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小说体裁有着鲜明的特点,在人物描写、故事情节的铺展等方面极具趣味性。为提高教学水平,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深度学习。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这三篇文章中的某个人物,甚至可以想象自己是作者,聊聊自己的看法和感想。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排话剧,分析人物特征,加深对小说的理解程度。为使学生清楚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的特点,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分析水平,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文章续写或者文章改写的方式,进行写作练习。这种大单元教学模式能够整合不同板块的语文知识探究,让学生更加清楚相关事件的演变过程: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累积经验,在写作的过程中尝试进行文本的延伸,从而应用阅读所学的知识,提高写作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导入和这几篇文章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元化的资源内容,使学生可以充分融入相关的学习情境中,感受相关人物的情绪变化,增强对人物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的理解,加深对故事情节的感悟,让学生更具知识理解力。这种教学手段也更加符合新课程标准中的教育要求,凸显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对教学评价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

教学评价环节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知识探究水平尤其重要。在新课标教育背景之下,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对评价模式进行调整,要设置明确的评价指标,根据大单元的知识教育特点和相关知识网络结构特征,设置明确的评价标准,从而在不同的知识探究环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评价。过程性的评价和鼓励性的评价在此时也尤为重要,教师要通过针对性的点评,先肯定学生的进步和优秀表现,再指出学生的不足,增强学生学习的满足感,坚定改正自我的决心。这种有效评价也可以促进学生不断进步,真正提高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进行评价时,教师一定要强调鼓励的针对性和时机,不能仅以一些单调的词语加以鼓励,否则很难起到鼓励效果。比如,当某些学生非常自卑,但鼓起勇气回答问题时,即便回答得不是十分到位,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你表现得非常棒!老师希望你能够多多鼓起勇气回答问题,就像这次这样,下一次一定会更好的。通过进行针对性的评价,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另外,教师也可对评价的方式进行调整,由传统的评价方式转变为让学生互评,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也更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如,在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大单元教学过后,教师可以就该单元中的知识进行整合,让学生谈谈自身对鲁迅、契诃夫等作家在小说中所描写的故事情节的看法。在学生讨论和发表意见时,教师要仔细聆听,待学生发言结束后,教师可以及时进行评价,肯定学生言语中的正确观点和优秀语言表现方式,指出学生的不足或者理解上的片面之处,从而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思考水平。再者,教师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教学活动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员间进行相互评价,从而强调评价的多样化。有效的评价也能够作为教学改革的前提,让教师更明确教学方向,从而满足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要求,不断调整教学手段,也可体现教育的针对性和对学生的尊重。在教学评价时,教师也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五、 结论

综上所述,在传统初中语文学科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一般会根据教材编写的顺序,对单个课程知识进行灌输式的教育,然后再布置一系列的作业,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练习,通过刷试卷的方式提升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这种教学形式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标引领之下进行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教师需要真正清楚大单元教学的意义,明确大单元的教学目标,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能够让学生就相关话题进行交流探讨,从而掌握大单元的知识。创设教学情境,提高教学的多样性,使学生可以在分析相关知识和进行写作练习时,多方面提高个人能力。另外,教学评价环节对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言也尤为重要,需要教师进行多样化的评价,促进学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陈献献.资源整合,点亮语文课堂——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6):61-62.

[2]包佳玉,侯爱玲.大单元视野下初中语文项目化学习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33):57.

[3]卢柄楠.新课程标准下语文大单元教学研究——评《统编版初中语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八年级)》[J].语文建设,2022(23):84.

[4]陈建有.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整合教学策略探索[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2(28):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