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七旬

2024-12-11 00:00周永隆
北京纪事 2024年12期

人生匆匆七十载。蓦然回首,往事像一帧帧纪录片的镜头,不时在眼前闪现。

犹记儿时,大家住在传统的胡同院落里,生活简单而质朴,物质生活远不如今天充裕,但邻里之间的情谊却让今人羡慕——在艰难的岁月里,大家互相帮扶着走过。

七十年里,我们这代人经历了风风雨雨,也经历了改革开放的大潮,亲历了从计划经济走入市场经济的大变革。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时候的现代化梦想——“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早已成为现实。斗转星移,我们这代人已经进入了老年人行列。

人到七旬,该如何面对今后的人生?

有人说“人过70岁以后基本上就算是一辈子了,老天爷交给我们的使命也算是完成了”,网上还流传一种“人生没有意义”的说法。可我不赞成上述这些观点,我认为一个人在任何情境下都可以选择一种有意义的人生。七十岁的夕阳,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别样图景。我们可以保护好身体,以积极的心态努力去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十多年前规划退休后的生活时,我就想:自己该去做点什么?

打小长在胡同里,闻惯了大杂院的烟火气,听惯了街坊四邻的高声吆喝、嬉笑调侃,我对童年时左邻右舍一起玩耍的伙伴们和他们的有趣往事记忆犹新。但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原有的3000多条胡同,如今只剩下残存的几百条了,很多街巷胡同和四合院已经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我们孩提时代的北京市井生活记忆就失去了载体。

经过慎重思考,我产生了一个想法,用手中的相机,把那些尚还存在的街巷胡同、四合院拍摄下来,作为北京古城的一份史料留给社会,留给后人——这,应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北京城不仅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文明史上最壮丽的文化奇观之一,有着3000多年的建城史及800多年的建都史。自元朝建都至今,多少年来北京的街巷、胡同就和老北京民宅的各种建筑模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胡同是街与街、院落与院落的通道,经历了数百年的变迁形成的。因而北京胡同曲直宽窄、形态各异,作为中国近代历史和文化的传承,堪称北京四九城的一大特色人文景观。

我年轻时就喜欢摄影,又在单位从事多年这项工作,有拍摄北京市井生活的基础。于是,自2009年开始,利用休息日走街串巷,以一种抢救的方式,把那些胡同街巷以及正在拆迁中的院落拍摄下来。退休之后,更是加快了拍摄步伐。迄今十几年的时间,几乎走遍了京城所有的大街小巷、犄角旮旯,积攒了众多胡同街巷、门楼院落、百姓市井生活的照片数万张。

没有任何人让我去做这些事情,没有任何有关部门给予酬劳。我奔走的脚步,在酷热的夏日和严寒的冬天里,在清晨或傍晚,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或在雪花飘落的道路上。一次又一次,我徘徊在古都的胡同小巷里,去寻找那些要收藏的景象,经常一拍就是一整天——虽然辛苦,但乐此不疲。

其间,我的腰累坏过,曾经半年直不起来;腿走坏了,靠拐棍支撑走路;曾在大雪纷飞的天气里经过结冰的胡同,仰面朝天摔倒在路上。但做这些,我无怨无悔,反为这些年感到欣慰,因为自己做的这件事,是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也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一份社会责任!

十多年来,在拍摄的同时,我还通过画笔去描绘,通过文字去抒写,以展览和讲座的形式去呈现胡同的故事,希望以微薄的力量提升世人了解古城历史和保护古城的意识。

2011年开始,我用三年多的时间画出了近百幅胡同街巷、四合院为题材的水粉画作品。2014年我60岁那年,在北京西城区文化中心的大力支持下,举办了《胡同情缘》水粉画展,展出作品60幅。

2020年11月疫情期间,我挑选了这些年拍摄的照片80幅,在西城区文化中心举办了《北京胡同市井风情》摄影展。2021年4月,《北京胡同市井风情》摄影展经中国国家图书馆文化总公司邀请分别在江苏淮安、涟水、南通等城市进行展出。同时,还在当地举办了《北京城历史的形成与发展》的讲座。 2021年10月,《北京胡同市井风情》摄影展在国家图书馆文津书院展出。

2024年4月,为配合世界图书日活动,《北京印象》摄影展在北京海淀区图书馆新建的北馆展出,至此已进行了六次个人展览。很多观众看了展览感慨不已,纷纷留言,这些展览唤醒了他们对老北京城的生活回忆。

2014年退休后,我还写了许多和我们这代人生活相关的文字,包括小说、散文、杂文、纪实文章等近200篇。其中发表在《北京纪事》《北京晚报》《作家文摘》《中国老年》《时尚》等报刊杂志60余篇,网络平台100余篇,摄影、绘画作品80余幅。这是我多年来为保护北京古城文化做出的一点成绩。

一次展览上,一位老友在留言簿上称我是“北京古城文化的传承者”——这是何其宏大的事业,我能成为其中一分子,与有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