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

2024-12-11 00:00高巍
北京纪事 2024年12期

“立冬”和“冬至”,都是冬天里的重要节气,可二者间的差距很大,根本不是一码事。

“立冬”是冬天里的第一个节气,时间在阳历的11月初,此时的冬天刚开一个头,甚至深秋的红叶依然挂在树上。而“冬至”到来之际,冬天已过去一半,一年中最冷的季节——数九寒天,就从这一天开始。接下来的节气有小寒和大寒,可见寒冷程度的加深。

冬至和夏至,是古人最早发现的重要节点。“冬至”这天白天最短,意味着阴气达到了顶点,开始朝反面转化。标志是冬至过后,白天逐渐变长。儿歌唱道:“天长啦,夜短啦,耗子大爷起晚啦!”其实不是“耗子大爷”起晚啦,而是天亮得早了。

所以,两千年来一直有种争议:春天究竟是从何时开始?

一派认为从立春开始,持此见解者为大多数。因为“立”本来就是建立、开始的意思。可也有相当的学者认为,春天开始于冬至。理由就是:冬至过后,“天长啦,夜短啦”,阳气上升,春天的脚步迈开了。

于是,才有了“冬至大如年”的说法,正是体现出了“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的希望。古人对天时的这一重大转换特别重视,在封建年代,要由天的儿子——天子,同时又是人间最高统治者的皇帝,代表众百姓,去膜拜上天,祈求上天在接下来开始的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保佑国泰民安。

建成于明代中期,位于北京老城东南侧的天坛,成为皇帝祭天的场所。

天坛是皇家用于祈天的祭台,主要包括祈年殿、圜丘坛、皇穹宇和斋宫。

在传统中国人的心中,“天”不仅是头顶上的一片天空,而是当成一切事物的主宰,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理大大不过天”。所以,古人对天的祭拜无比虔诚,毕竟天对于他们来说,是他们命运的主宰者。这个广义的天,往往有多种称谓,如:道、太一、大自然、天然、宇宙等。在他们的心中,天为道德民意的化身。由此,构成了中国人文化信仰的基础。

受这种思想的影响,祭天成为皇家祭祀体系当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种。

为此,礼部的太常寺,下设的典簿厅、寺丞厅、工程处、寺库和祠祭署等部门,要从坛庙修缮、考查祝文、礼仪、准备乐舞、人役、祭器等方面进行准备。

据说,参加祭天前三天,皇帝就要独居,清洗身体,演习严谨的礼仪。开始的头一天,甚至要到天坛去住宿,以保证赶上次日清晨开始的正式大典。

正式的大典是在“冬至”当日早上,日出之前七刻(大约是五时多,不到六时),此时天还没亮,是一天中最冷的时间。为了表示虔诚,皇帝也不得不提早起身,在一千多人的簇拥中来到祭坛前。

寒风中,身着大青色祭服的皇帝,迈步走上台阶,参与迎帝神、奠玉帛、进俎、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帝神、望燎等九项仪程。其中的祭天乐舞表演,营造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始平之章,景平之章,舞武功舞,舞文德舞等,分别在仪式的不同阶段表演,舒缓有致,主题鲜明。在点燃柴炉之际,祭坛被火光照亮,浓烟升腾,中和韶乐始平乐章奏响,以古朴清越的旋律,渲染出深邃的意境。

复二成拜位后,皇帝来到皇天上帝位前,行三跪九叩大礼,感恩皇天上帝的恩赐。至此,这场皇天上帝与皇帝之间、“天父与天子”之间的“皇权天授”仪式达到了高潮。

在清平乐曲声中,皇帝缓步走下祭台,一个小时左右的祭天仪式结束。而此后,在民间引起的波澜,却如涟漪一般荡漾开去。虽然祭天仪式是皇上的事,可敬天却涉及百姓福祉——世代中国人要靠天吃饭。

在这一背景下,百姓的冬至活动也变得丰富多样,以纪念这个“大如年”的节日。清代,在京的满族人,会在院子里竖起高高的竿子,往最上面的木斗里放置肉食,供养乌鸦。传说乌鸦救过老汗王的命,所以他们把乌鸦视为地位很高的神鸟。

然后,他们会在露天席地而坐,从煮肉的大锅中,捞出大块的白肉,蘸着盐花或酱油大嚼,并伴以烈性白酒。以这种方式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不忘民族历史的决心。

这有点像老北京人过年时的祭祖,构成了重要节日里的礼仪活动。

旧京的染料行、玉器行等行业协会,或是各地在京的会馆里,也会举办不同形式的纪念活动。尤其是行业协会的祭祖聚餐、看大戏,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据《帝京景物略》记载,冬至这一天,明朝的官员们要穿上正式的官服,手举着大红色的拜帖,相互行礼,作为节日的祝福。而且,这套衣服要穿三天,可见仪式的隆重。

清代的《燕京杂记》记载:“南人官于京者,设筵祀其先人,邀乡亲饮之。”这可能是南方人来北京做官,不能回乡祭祖,而安排的补救措施吧。顺便再约上同乡,聊备思乡之念。

说到冬至节,就少不了节令食品。老北京人冬至之际吃什么呢?有人说吃饺子,也有人说是吃馄饨,而且各自都有自己的依据。

明代记录后宫生活和私密的笔记《酌中志》中,明确提到:“此日……包扁食馄饨,以为阳升之意。”这里的扁食,就是饺子。它和馄饨一起,成为冬至的节令食品。

而在清代人所著的《燕京杂记》一书中,则改为:“冬至,郊天令节,百官呈递贺表,民间不为节,惟食馄饨而已,与夏至之食面同。”故京师谚曰:“冬至馄饨夏至面”。

比较了上两种不同的说法,是在表明明清两代的冬至节令食品的变化吗?其实,直到今天,冬至是吃饺子还是吃馄饨,依然争论未果。

细究起来,馄饨与“混沌”谐音,冬至时食用,正应了“混沌初开,一元复始”的感觉,成为迎接“大如年”的冬至的时令食品之代表。而饺子更是大多数中国人喜庆场合的首选,这在象征春天开始的冬至节气里享用,表达的同样是过节的祝福,寓意都挺好。相对于寒冬天气而言,一碗用骨头汤或鸡汤煮出来的馄饨,连汤带馄饨一起吃,更可以增加一份温暖。

可见,民俗来自不同的理解,寓意美好最重要。为此,当年人们冬至不仅吃馄饨或饺子,史书上也有吃艾窝窝和粘糕、豆糁糕的习俗(见《一岁货声》)。

至于更贫苦的穷人,则只好每天排队,去参加各种施粥活动来果腹了。有些寺庙、店铺或大宅门,每年冬天会安排这样的活动,少量的还有施舍棉衣的。

翻阅前人笔记,还见到大量的关于消寒图的记载。

消寒图,这本是过去在漫长的冬季,文人间流行的一种文字游戏。可在当年,对它的喜好也包括了许多百姓,成为在寒冷的季节里,一项简单却有趣的活动。消寒图的填画,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画起。

清代的《燕京岁时记》里详细介绍说:“消寒图,乃九格八十一圈,自冬至起,日涂一圈:上阴,下晴,左风,右雨,雪当中。”显然,这里指的消寒图为铜钱形式的造型,因不同部位的填色,而显示出每一天的气象特点。更有一些人,将不同部位的填色,使用不同的颜色,看上去五彩缤纷,色彩更加丰富。

《康熙宛平县志》上,记载了消寒图的另一种形式——梅花图:“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则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配合九九之数,这里的一枝梅上,不仅有九朵花,以表示九九,同时,还把每只花朵的瓣数增加到九瓣,以应数九时,每个九(如初九、二九),各有九天的含义。

这种消寒图的好处是更具形象感,看上去犹如一枝次第开放的梅花,在我们的手里迎接春天的到来。

适合大众的消寒图,还有文字的:一般以九个字组成,每个字九笔,每天画一笔。这九个字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内容直白,好记。

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在明了组字原则的基础上,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消寒图来,为度过寒冬增加一份情趣。

每天清晨,吃罢早点,稍事锻炼,然后瞭一眼窗外,把这天的气象情况记录在消寒图上。其过程并不复杂,却因需要坚持,而培养了持之以恒的习惯。事实表明,事业成功的人,往往未必聪明,却一定执着。长期专注于一件事,于是获得成功。

1950年代,科学家竺可桢住在后海,他工作的单位位于北京图书馆旁。他利用每天从北海公园穿过的机会,观察不同节气的物候,记录在自己的日记中,成为研究气象的宝贵资料。

可见,哪怕一件普通事,坚持做下去,都可以取得惊人的意外成果。伟大真的就蕴育于平凡。这就是一个平平常常的消寒图可以带给我们的启示。

在本文的末尾,我想讲一件关于过去在冬天储存冰块——窖冰的难忘往事。

由于家住在北海陟山门附近,紧邻老北京冰窖集中的雪池胡同,每到数九寒天,北海东岸每天晚上都是灯火辉煌,工人从北海的湖面上,把凿成块儿的厚冰拉上岸,顺着轨道,送入冰窖。这可是个力气活儿,工人由于用力,身上早已汗水涟涟,棉衣很快湿透。此时正是一年中最冷的夜晚,工人们不敢停歇,要一直干下去。否则身上湿漉漉的棉衣就会结冰,他们的辛苦实在难言。如今如果走在太液池的东岸,仍可以见到一座小门开在园墙上,这就是当年的冰窖入口,提醒着人们当年窖冰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