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北京南城水系

2024-12-11 00:00祁建
北京纪事 2024年12期

北京城南部的南苑作为清代北京最大的皇家苑囿,对于北京城市的生态、水系治理、御灾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根据《乾隆御制诗》记载,清代南苑地区共有两大水源,三条河流,117处泉眼,25处湖泊。两大水源为北京丰台的一亩泉、大兴的团河,三条河流分别为凉水河、小龙河、凤河,此外还有芦苇泡子、卡伦圈、眼镜泡子、头海子、二海子、三海子、四海子、五海子等等。

南苑地区处于不同时期永定河冲积扇交接地带,地势低洼,湖泊星罗棋布。南苑水系整体上可分为南北两派,北派属凉水河水系,南派属凤河水系,均为历史时期永定河故道。其中凉水河为北魏时期永定河故道,主河道南徙后成为平地导源的河流,永定河冲积扇潜水溢出带上的泉水成为凉水河的主要水源。

南苑一亩泉和团泊为北京南部的两大水源,三条河流从北到南,依次是凉水河、小龙河、凤河。旧时南苑地区的地上水、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被誉为“水乡”。据《南苑农场史》记载,“地下水位2~6.2米”。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修建了官厅水库、三家店水库后,永定河和石景山以下断流多年,加之降雨减少,南苑地区的水位严重下降。根据《南苑全图》和侯仁之《南苑草图》,可以大体看出古今河流的基本变化。

小龙河南段河道变化很小,凉水河和凤河的古今河道基本一致,泉眼已经干涸。三海子、大泡子、团河、北普陀等湖泊现在基本还在。

南苑内河湖纵横,

桥闸也较多

据《帝京景物略》记载:“原城南二十里有囿,曰南海子,中有殿,殿旁晾鹰台,台临三海子,筑七十二桥以渡,元之旧也。”可以知道,在元代下马飞放泊时期,这里已经有桥七十二座。

元朝南海子时期,帝王对南苑地区进行了不断的修治,在明朝《明实录》有详细的记载。

《明宣宗实录》记载:“宣德三年十一月,命太师英国公张辅等拨军修治南海子周垣桥道。”

……

《日下旧闻考》记载:“天顺七年四月,新宏仁桥成。桥在南海子东墙外,旧名马驹桥,水自城西南经南海子出。岁以木为桥,水涨即冲去,往来者病涉,上怜之,发金数万,改建石桥。”

清代,清朝对南苑地区的水利也十分重视,除了建设大量的桥闸,还对河道湖泊进行了疏浚和管理,并设有专门的闸军。

清代桥闸共计91座,《大清会典》九十七卷记载:“南苑河道苑丞一,管闸十四,桥五十二……柳林闸闸管所属,闸十三,桥十二。”清代《南苑全图》,标注的桥梁有30余座,《南苑草图》标明的桥闸有22座。

凉水河自海子外西北来

明代诗人邵经邦《游凉水河》诗,写了凉水河一带湿地景象:“凉水河边路,依稀似故乡。野亭穿径窄,溪柳夹川长。隔岸闻新调,回车露浅妆。乘春且随意,莫负碧霞觞。”

隋朝时期的桑干河从蓟城城南流过,沿着今天的凉水河河道东南流,在今通州西南方偏向南,经安次县东进入永清县境。也就是说,今天的凉水河本是那时桑干河(今永定河)主河道的一段。

凉水河水系,古称“洗马沟”,隋唐时期曾与永定河水系共同作为大运河构成体系承担航运和水源的功能,隋炀帝开凿的京杭大运河为征辽东开凿永济渠,凉水河就是隋朝永济渠的一部分,经古都南部向东南汇入大运河,航运功能一直到北宋时期。

金朝,凉水河是金中都内的重要水系,为金中都和皇城提供了水源、航运、园林景观用水。如今,凉水河几乎完整地保持了历史的格局和河道,向东南流经南苑地区,汇入通州北运河,是北运河的一条主要支流。

凉水河作为历史上城市用水的重要水源之一,水文化的历史积淀深厚。《海子行》诗注云:“凉水河自海子外西北来,入苑汇之。其水发源右安门外之水头庄,东流折而南入海子北墙,至此又南流。”

凉水河是北运河的一条主要支流,凉水河的支流有莲花河、草桥河、马草河、马草沟、大羊坊沟、旱河、萧太后河等。凉水河系干流发源于石景山区,流经海淀区、西城区、丰台区、大兴区、朝阳区、亦庄开发区、通州等,在通州榆林庄闸上游汇入北运河,全长约68公里,玉泉路石槽桥以上称为人民渠,石槽桥到莲花池称为新开渠,莲花池到万泉寺铁路桥为莲花河,万泉寺铁路桥以下称之为凉水河。

凉水河主河道和支流的河道建有大量的桥梁和水闸,用来管理水道和疏导交通。在历史的长河变迁之中,大部分桥闸或者被拆毁,或被改建。

凉水河的支流马草河上的草桥,在2002年马草河治理工程中发现,保留了北燕翅。根据史料记载,草桥建于唐朝,这一带泉水众多,汇聚于此。

《日下旧闻考》介绍凉水河的时候记载:“东流经万泉寺分为二支,一南经草桥,一北经广恩寺,俱东注永胜桥复合为一。”凉水河大红门桥为北京南部重要的交通要道,历史悠久,创建年代不详,但明朝永乐十二年修建南苑的时候,此桥已经存在,为南苑的北界的坐标。因为大红门是皇帝出入南海子必过之门,所以,大红门桥也就成了皇帝必经之桥。

建国时,大红门桥保存基本完整。1964年时,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2009年,为了适应新的交通发展,又对大红门桥进行了重建。2020年8月25日,经过逐级提议、调研,审批,这座桥恢复了历史的名字“永胜桥”。

九孔闸为凉水河进入南苑宫苑的入水口,位于小红门西边的凉水河上,1991年在原址建了新桥。寻找九孔闸颇费周折,第一次寻找从凉水河南岸走过,没有找到。第二次再去找之前,求教了南苑史地专家高世良老师,很多年前他写《南苑杂记》的时候探访过《九孔闸纪念碑》,他指点了我怎么找到九孔闸旧址和纪念碑。今年春节假期之际,我特地按地址前去寻找,九孔闸在四环路边桥下,静静地伫立着,我一过人行道,隔着很远的草坪就看见了它。

1995年春在此设立《九孔闸纪念碑》:“此处系凉水河流经元、明、清三朝皇家苑囿南海子之入口,九孔闸旧址。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疏浚凉水河……八千余丈,修葺桥闸九座,此乃其一……特立此碑以为北京水利史上一处纪念地志。”

珊瑚桥位于小红门南边的凉水河上,始建于明朝,为宫苑内重要的桥梁。1991年—1992年被拆除,1995年春在此立碑《珊瑚桥纪念碑》“……桥始建于明代,为花岗石砌筑七孔板桥,长十余丈宽二丈许,其护栏上曾有乾隆御笔‘珊瑚桥’三字……特立此碑,以为纪念地志。”

凉水河上马驹桥也很有名。天顺七年(1463年),明英宗修建的一座横跨凉水河的九孔石桥——宏仁桥,成为凉水河上一座著名的桥梁。名相李贤撰写了《敕建宏仁桥碑记》。

到了清乾隆年间,宏仁桥终因年久失修,被洪水冲毁。乾隆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将原来的九孔石桥改建为七孔石桥,使流水更为通畅。由于宏仁桥的“宏”字与“弘历”(乾隆皇帝名)的“弘”字相忌讳,因此将“宏仁桥”更名为“马驹桥”。乾隆御笔撰写了《御制重修马驹桥碑记》。

20世纪50年代初,为了治理凉水河,将马驹桥拆掉了。在原桥址上,新建起了一座钢筋混凝土的桥闸两用公路桥。

小龙河“大亩许,

虽旱不竭”

小龙河发源于北京丰台区新宫北边的一亩泉,向东弯曲流淌,形似一条小龙,得名小龙河。南苑境内有两条河的名字十分有趣,除了小龙河,还有一条名为凤河,发源于团河行宫水源头,向东南流淌,因为河为“之”字形状,像凤凰飞翔,故得名凤河。两条河合起来为“龙凤”。

小龙河途经庑殿,北接凉水河,向南流经头海子、二海子、三海子、四海子、五海子,至南苑的东南角与凤河汇合。

光绪年《南苑全图》记载了小龙的河长度:“(小龙河)一亩泉至德寿寺东大河(凉水河)计长为四千六百十五丈五尺。”小龙河是连接南苑南北两大水系的重要水道,据《南苑往事》记载,现今小龙河长度比清代减少了近一半,其南段连接凉水河和凤河的部分更名为“凉凤灌渠”。

小龙河当今的起点南四环路和旱河交汇处的草桥花木基地,向东南方向流经丰台区、大兴区、朝阳区,穿过槐房新村、大泡子、南苑、东高地、庑殿村等,最终汇入凉水河,其下游流向进行了调整,其长度比清朝减少了近一半,为7.7公里。

说到小龙河的源头一亩泉,也有不少记载。《海子行》记载:“考一亩泉在新衙门之北,曲折东南流,经旧衙门南至二闸。”乾隆曾经命人到一亩泉实地考察,发现泉眼23眼。清朝末年,一亩泉河的名字被小龙河所取代。据说,一亩泉旧址在今天的槐新公园东侧,就是北京丰台区任家庄附近,一亩泉的石闸座前些年还尚存,当地人俗称土桥,后来修路的时候被拆除了。

南苑大泡子为永定河故道冲积形成的湖泊,泡子这一名字多见于东北地区,是小湖泊和池塘的意思。南苑地区还有小泡子、双泡子……根据《丰台区地名志》记载:“大泡子在南苑镇西侧,约有五平方公里的水面。”大泡子面积为五百亩左右,椭圆形,水源是泡子里四时不竭的泉眼,水多则溢,从东南角闸口进入小龙河,成为小龙河的支流之一。建国之后,曾经在大泡子设立南苑苇塘管理所,1958年南苑撤区的时候,树林划给了丰台区,大泡子随着南郊农场划给了大兴。20世纪90年代,大泡子行政上划归丰台和义街道,重新规划为湿地。

卡伦圈在南苑的西北,今天的李庄子村北。卡伦为满语,涵义是哨所,在关隘的地方设官兵进行守卫。据推断,此地为南苑专用的哨所,因为有湖泊,得名卡伦圈。清朝的《南苑全图》标注为“渴龙圈”,当地人叫“蛤蜊圈”。根据侯仁之的《南苑草图》所讲,这一带还有鸭闸泡子、老丁乾泡子等水域,如今已经不复存在。在今天的海子公园、花卉大观园、北京国际露营公园、槐房钓鱼公园等还能找到历史的痕迹。

南海子的水域是原南苑的三海子,在历史上小龙河有五个海子,《海子行》记载:“五海子之减水,自西南注之,又东南流出海子东墙,过马驹桥至张家湾入运河。”

五海子中,头海子、二海子、三海子常年有水,四海子、五海子为季节性湖泊,《海子行》云:“旧称三海,今实有五海子,但第四、第五夏季方有水,冬季则涸耳。”

小龙河上的桥闸根据《南苑草图》,从北向南依次为土桥(头道桥)—孟福桥—鸭子桥—树桥—白石桥—庑殿桥—斜桥—衙门桥—新泡子桥—中桥。

土桥位于小龙河一亩泉,距新衙门行宫大约500米,皇帝去南苑打猎,由大红门至新宫,或者由新宫回紫禁城,都要经过此桥。土桥是新宫至大红门御路上的第一座桥,所以被民间称为“头道桥”。桥畔有一村庄,名为土桥村,民国的老地图标有土桥村,后来该村合并到了任庄子村。此桥建国后在水利灌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槐房一号、槐房二号、槐房三号水塘的联接点,是重要的蓄水池,也是槐房水塘的泄水口。1960年改成了水泥预制板桥,可以通汽车,2007年修建槐房西路的时候拆除了此桥。

凤河“河形似凤故名”

乾隆对凤河“蓄清刷浑”冲刷永定河泥沙的作用尤为重视,在乾隆看来,通过凤河水源整理与河道改造,可以借助凤河的清水来冲刷永定河下游的泥沙,从而达到蓄清刷浑的目的。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还将南苑内凤河河道改为“之”字形,使其曲折而下。《南红门外作》载:“设使不为之字绕,清波直泻虑无遗”。这一措施减缓了凤河水流速度,一方面保证了南苑内园林用水,另一方面也改善了凤河泥沙淤积,确保凤河流出南苑时成为“清流演漾”的清水。

根据《南苑全图》记载,凤河的长度为“由团河行宫出水口至回城门南出水口计长五千八百四十五丈”。

凤河自南海子流出,经青云店、垡上、长子营、朱庄、采育等村镇,出大兴进入东安(安次)境内。明朝初年,凤河两岸地区隶属上林苑蕃育署,负责养殖家禽给宫廷。清朝乾隆年间,对凤河进行了疏浚。1955年,开挖了凤河新段,将团河到南红门段并入,现在凤河起源南红门,流经大兴5个乡,至凤河营入河北省廊坊市,全长26.75公里。如今凤河已经成为一条防洪排水的河道,主要担负周边地区的防洪排水任务。

团泊是南苑的两大水源之一,是凤河的发源地。《钦定日下旧闻考》载:“团河之源旧称团泊,在黄村内六里许。”《乾隆御制碑诗》四卷,乾隆四十一年《南红门外作》载:“凤河发源于海子内团河。”

团河行宫的营建与团河、凤河水系的疏浚和治理有密切关系,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利用挑挖团河之土,构筑团河行宫,乾隆在很多诗中都表明了营建团河行宫的缘由,即“临眺风景”。乾隆将团泊称之为玉湖,“汇成玉湖阔,流去凤河长。图藉益清力,兼资利运方。”(《题璇源堂》)此诗点明了团泊具有涵养水源、清流养源的作用。团河行宫的东湖区、西湖区、宫廷区,保存比较完整。

还有眼镜泡子,位于西红门团忠路,其形状酷似眼镜而得名。眼镜泡子曾经为渔场,即“南郊农场第四渔场”,第一渔场改建为公园,第二渔场、第三渔场现不存。

凤河上的桥闸数量相对较少,标注名字的桥闸为团河桥、黄家湾桥,今已不存。

“圣石桥”即南大红门桥,是横跨凤河的重要桥梁,是历代皇帝南巡出入南海子的重要桥梁。新中国成立之初曾在原桥址建一座三洞木桥,20世纪70年代初建起一座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圣石桥的名字被南大红门桥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