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独特的山地四合院
山地四合院是北京民居中最有设计感的一类,这类宅院既要满足对称、等级、风水等四合院基本框架,还要兼顾山地泄洪、采光、采暖、出入便利等多种因素,在空间利用方面往往有不拘一格的创意。相比于平原地区,山地四合院相当于把院子摞起来了,学名叫“退台式”。今天我们聊的爨底下村广亮院,就是这类建筑的代表。
北京地处燕山与太行山交界地带,三面环山,山区面积约占三分之二。京北燕山山脉的地形以盆地为主,面积较大的有怀柔盆地、延庆盆地、十三陵盆地等等,村庄通常建在山前平地上;京西的房山、门头沟属太行山脉,这里的峡谷窄小幽深,平地极少,人们只能依山建房,是山地四合院的集中区域。明清以后,太行山里的煤成为北京的重要能源,这带动了京西古道沿线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多职能型村镇,产生了一批从事商业的大家族。财主们手中拥有大量财富和人力,他们不仅建起了一座座精巧的家宅,还将村落整体升级,引入了风水理念和景观设计,使村庄充满了诗情画意。
三个传说中的村庄秘史
爨底下村位于门头沟斋堂镇西北,因地处明代关城“爨里安口”底下而得名,居民以韩姓为主,是一个单姓村落。韩姓祖上是明代军户,世居宛平三岔村,就是现在的沿河城,先祖韩世宁曾担任过百户之职。明正德十年(1515年),朝廷加强为了京西古道防御,修建了爨里安口关城,韩氏后裔韩甫金、韩甫银、韩甫苍三兄弟到此戍边,有战参战,无战耕田,逐渐形成村落。三兄弟分为三个房头,以福(甫)字为第一辈,向下依次是:甫景自守玉、有明万宏思、义巨晓怀孟、永茂广连文,至今已繁衍到第十九代。
爨底下村的早期历史扑朔迷离,我们可以从村里流传的三个传说中寻找到一些线索。第一个传说叫做“合磨成亲”,讲的是村子初建不久,就被一场洪水冲毁了,彼时只有一对兄妹幸免于难,两人大哭一场后,发誓重建家园。因为同出一门,不知能否婚配,遂用石磨预测天意。二人各背半盘石磨从山顶推下去,到沟底一看,磨盘两块合一,于是结为夫妻,繁衍后代。这个传说有点亚当、夏娃创世纪的意味,虽不是史实,但它反映出村子早期那段艰难的开拓史。从村里保存的老家谱来看,韩氏前面几代确实人丁稀少,子嗣匮乏。现在村西沟边有个废弃的老村遗址,村民说是早年间被洪水冲毁的,人们重建时吸取了惨痛教训,把房屋都搬到了半山腰,充分考虑了防洪和排水,以图永诀水患。
康熙三十年以后,北方战事逐步平息、社会稳定,京西古道的功能从军事转为商贸,爨底下村迎来了发展时期。广亮院就始建于这时,因为建筑年代早,宅子高居全村最中心,相传最早的主人是韩氏第三代长房韩守德。这是一位传奇人物,相传他因长得像康熙皇帝,被选为替僧去五台山为康熙还愿,后来子孙得到一大笔钱,村子也获得了免税特权。故事虽不乏攀龙附凤的成分,但其中也透露了一些历史信息,爨底下村在清末以前确实是免税的,这是军护的特权;村子在康熙中叶以后逐步兴旺,乾嘉时期陆续出现了八家商铺、两三处骡马店,到清末同光年间达到顶峰。
光绪元年(1875年),广亮院进行了一次翻建,当时它的主人官称“韩四爷”,村里流传的第三个传说就是韩四爷发迹的故事,大意是主人公从小吃苦耐劳、勤勤恳恳,有一次在赶牲口去怀来的路上,经过一个牛姓大财主的破房子,挖出了一缸金元宝,从此陡然而富。不得不说,越往后的故事越缺乏想象力,不过倒也越接近现实。韩四爷的原型就是清末民初村里第一大财主韩义让。韩财主当年做运输生意,家里用驮队从北京采购百货细软物品运到怀来、张家口一带,再将当地的粮油、皮毛等土产运回北京,这是一条成熟的商业线路。当时从爨底下村到京城需要走两天,向西到怀来黄麻峪走一天,都是早起五更出发,日落停脚。韩家当时养着二十几头骡马,源源不断地赚取金币。韩义让发迹后,在怀来县矾山镇置下300亩土地,开设了油坊、磨坊、粉坊,实现多种经营。光绪年间,他从族人手中买下了广亮院,现在我们看到的院子,就是那时翻建的。
细节设计彰显匠心独运
爨底下村虽然依山而建,但民居大部分都是小户型,用石块把地面找平,上面盖个小四合房,与平地无异。而山地四合院的特色是有高度差,这就需要有前后几进的纵深,非大户人家不能为之。广亮院不仅地势最高、面积最大,视野最好,还雄踞在全村中轴线上,一直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院子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前后两进,东西三路,共有房屋45间,都是合瓦屋面,清水脊。韩义让先后对广亮院进行过两次扩建翻修,一次是光绪元年,一次是民国初年,现在房屋山墙上还保留着当年的题字。由于宅基地早在清初就固定了,后期的扩建主要集中在空间利用方面,颇有些巧妙的设计。
广亮院的地形坡度很大,后院比前街高出了五米多,所以建房时先用石头垒出了前后三个台地,工程量很大。临街自东向西排列着三个广亮大门,上面有木雕花罩,门道里面是七级紫石台阶,寓意紫气东来。平原地区的大门台阶都是设在门道外面,但山地狭窄,台阶只能收在大门里面,人们进门时,就已经爬上了第一个台地。三个院子的前院格局类似,横宽竖窄,因地形所限,各院的厢房都只有两间,非常紧凑,南面是倒座房。进门处正对东厢房南墙,设有随墙影壁,右手转角处的墙面上画有圆形白色“亮光”,这是当地一种独特装饰,通常绘在房与房之间阴暗的拐角处,夕阳或灯光反射在白墙上,能够增加院中的亮度,相当于装了一面镜子。
院里青砖墁地,正房台阶下设有地窖,开口一米见方,里面是砖券拱形,顶部一米七左右,装有挂钩,下面部分用来储存蔬菜、果品,可通过盖板的气孔调节温度,萝卜、土豆等耐久蔬菜能储存数月,精细的粮食谷物则悬挂起来,避免老鼠啃食。院内四角和中心的地面上,镶嵌外方内圆的六个石窝,到了收获季节,石孔里竖起木桩,上面搭棚做成临时晒台,晒粮食时候支起来,平时撤下,这样就解决了用地不足的问题。前院正房建在一米高的地基上,三间正房的窗户高于厢房屋檐,不影响采光。厢房与正房间留有半米左右的夹道,东西串联起三个院子,非常隐蔽。
广亮院的后院比前院高出了三米多,分为东西两个独立的区域,西后院正房俗称“大五间”,是村里体量最大的一栋房屋,曾是财主韩义让的居所。大五间位于后山龙头正下方,是龙脉所在地,前面有个长方形小院,是个观景台,这里是全村中轴线的最北端,村落扇面布局的交会点,站在院中可以仰望青山,俯瞰全村,有种指点江山的感觉。正房屋建在高1.3米的石台基上,西侧台基里面是空的,设有地窖;正房中间是五级台阶,东西两面设踏步,中间部分是空的,里面长宽各0.6米,做了一个狗窝。西面的槛墙下面留了一个房子形状的小洞,是猫走道用的,可见主人家猫狗双全。因为台阶陡峭,猫的行动悄无声息,如果也从大门进出,容易把人绊一跤,所以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大五间的格局是明三暗二,中间是起居室,开隔扇木门,两侧稍间有木质隔断,称为雕花壁纱罩,装修考究。西面窗下是棋盘火炕,炕沿下设有炕洞和地炉子,地炉子整体埋在地下,通过地上的盖板掏炉灰,火眼与地面齐平,平常不用的时候封起,上面放一盆水或是坐上水壶(当地叫爨子),水温可以一直保持在50°C左右,既能方便取用,又能在冬天为室内加湿。主炕洞里设有小闸板,调节火炕温度,旁边的小炕洞专门用来放鞋,这样冬天穿的棉鞋就永远是热乎的。猫最欢在炕上趴着,所以猫洞就开在西窗下火炕旁边,为它设计了最短路线。
东后院的山势比西面更为陡峭,如果整体做成一个大平台,上下落差将超过五米,出入都非常不便,于是设计时把一个院又分成了上下两层,东西厢房前半部分是两层结构,下层做成小型石券窑洞,东边作为储物间,西边作为花房。厢房的正门位于第二层,需要爬到再上面才能看到一正两厢的格局,正房三间,后墙与后山连在了一起,前面是一个窄小的平台。据说最初这里是韩家小姐的住处。抗战初期,韩家后人把东院让出,作为宛平县第一区抗日民主政府办公地,这个院子紧靠后山,方便转移。1939年10月,日军进入爨底下村,村里民兵在南坡梁击毙日军小队长一名及日伪军6名,东院的正房、东厢房都在这次扫荡中被烧毁。
广亮院东院对面从前是牲口棚,韩家的骡马都养在这里,不进入主院,牲口进出都走前山的缓坡,既能保证安全,又不与行人争道。山地土地贫瘠,牲口的粪便都用来肥田,循环利用。1947年土改时,村里只有这一户被划分为地主,不过经历了长期战乱后,韩家已经大为破败,人丁稀少,连烧毁的房子也无力修缮了。新中国成立后,韩家后人都搬到了当初置下田产的矾山镇,现在东院外墙保留着一条“用毛泽东思想武装我们的头脑”的标语,村民说是“文革”时特意写在地主家墙上的,不过当时院里已经没有韩义让的后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