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冬”要事

2024-12-11 00:00王鹤潼
北京纪事 2024年12期

“猫冬”指的是在天寒地冻的时候,人们利用提前准备好的生活物资,比如粮食、蔬菜、柴禾之类的东西来过日子,没有大事不出门,像慵懒的猫那样儿窝在家里。用现在话来解释,就是趁着冬日农闲,好好在家宅一宅。

其实对于城市人来讲,基本上是不适用“猫冬”的,不管零下多少度,该上班不是还得去上班嘛。只不过从挺早以前开始,北京人把这句话给借鉴了过来,生动形容了一下自己在朔风凛冽的日子里,不愿外出只想一味闷在屋里的迫切心情。

不过话还是需要分两头儿说,虽然北京这地方不能和东北相比,把“猫冬”进行得那么通透,但从我对祖辈人的了解和自己小时候的记忆所得,感觉在很多事情上,当年的人们还是挺具备仪式感的。

咱可以先从为“猫冬”所做的准备工作上来看,因为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过日子这件事情,如果不做好准备工作而仅凭一腔热血,那是绝对过不明白的。

四十多年前的北京,大多数人还都住在胡同里,那时候的天气好像比现在冷不少,到了冬天想吃口新鲜蔬菜,可以说是相当的不容易。可是平日里的饭桌上又不可能不出现蔬菜,肉禽蛋都是凭票供应的,禁不住任何一家人敞开了吃。而且,就算给你随需供应,也没有几家消费得起,毕竟那时候虽然物价低,但是工资也低。

可是蔬菜从秋末就开始见少,一旦入了冬可怎么办呢?那就只能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想出各自绝妙的办法,解决各自的基础需求。于是,老北京们实践出了一整套成熟经验,每年周而复始。也别说,还真都挺管用。

拿我小时候经历过的事情为例,我姥姥就经常带着家里人一起为过冬的蔬菜进行提前储备。首当其冲的就是腌咸菜。

那时候,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半人多高的大水缸,不是放在院子的犄角儿就是搁在小厨房不碍事儿的地方。春夏时节那个缸里面基本都是空着的,一直到了秋末,才逐渐向其中添加内容,什么雪里蕻、大白菜、青辣椒、水萝卜、胡萝卜、柿子椒、小黄瓜、水疙瘩,反正是能放进缸里的,都要往里面怼一怼。蔬菜放进去后撒上几把大盐粒儿,最后加进去干净水再盖上盖子,静待入冬后奏起关于咸菜的狂想曲。怎么评价那一缸咸菜的味道呢?应该是很混杂,终究是那么多种类的菜腌在一个缸里,难保不串味儿。可是在那种蔬菜短缺的时候,每顿饭来上几口脆生生的腌咸菜,也已经是挺美味的享受了。

在腌咸菜之外,还有一件事情是每个冬天来临前都必然要做的,那就是自己制作“西红柿酱”。说到的这个西红柿酱,和现今的番茄酱可根本不是一个东西,它显得粗犷豪放并且透着简单粗暴。

一些来路不明的玻璃瓶子,很像是小医院里输液后剩下的那种空瓶子,经内外洗净后,就成了西红柿酱的容器。一大脸盆切成细条的西红柿,被人们耐心地顺着细窄的瓶口捅进瓶肚子里,塞满为止。到这步当然还没完,还需要把装到八分满的瓶子上锅蒸两次。第一次蒸是敞着盖儿的,十来分钟的时间。第二次就需要把盖儿盖上,时间控制在两分钟左右,如果超时了,那后果挺不堪设想的。

记得有一年冬天,我姥姥自己在小厨房准备了一下午,上锅蒸的时候她进了屋,想着要喝一口水。当时我正在屋里躺着睡觉,忽然间就听见“砰”的一声闷响,把半梦半醒的我直接从被窝里惊了起来。我们俩跑到小厨房一看,现场那叫一个惨烈,到处红塌塌一片,就连小厨房的顶棚都没能幸免。第二次的蒸制时间超长了一丁点儿,锅里的瓶子爆了,所有西红柿喷溅而出,还夹杂着满地玻璃碴子。所幸当时附近没人,想起来都有些后怕。没办法,第二天我姥姥又买回来一盆西红柿,重新做了一堆,以备冬日之需。

这种自制的西红柿酱虽然比不上新鲜西红柿味道那么鲜灵,但是大冬天吃起来已经是挺美好的口福了。做个汤,煮个面,炒个西红柿鸡蛋拌米饭,白雪皑皑的日子里,总能给人很强烈的温暖和幸福感。

后来长大一点儿了,就有另外一样蔬菜跃进了我的记忆里,就是曾经几十年北京老百姓冬日餐桌的看家菜,后来被冠以“爱国”之美名的大白菜。之所以会对大白菜记忆深刻,应该是因为在每个准备过程当中,我也亲身参与了进来。

菜站一般离家都不会太远,可是每次排队买冬储大白菜的时候,各家基本都要倾巢而出,不是别的原因,就因为买得多,因为那是整个冬天的指望,谁们家不买个一二百棵以上的。虽然我还没到能搬动十棵白菜的年纪,可是能帮一把是一把,从菜站交完钱把白菜装上小竹车开始,随后推着那辆曾经坐着我而如今却“坐”着白菜的小车走回家,到家后再卸车把白菜整齐码放进盖着油毡的小棚子里,怎么我也能搬个几十棵次。

现在挺多人不再爱吃白菜了,因为它太普通了,当然也可能是吃腻了。可那时候的人们,对这些白菜是真上心啊。不仅是回家像供奉神龛一样精心地摆码好,还隔三差五就要去倒腾几回,把所有白菜都翻个面,省得吹风不均,导致任何一棵白菜的腐烂变质,那会被视为暴殄天物的行径。

也难怪人们精细,谁让白菜用处大呢,不管做什么菜肴,里面都可以放一点来增加数量和口味。可炒可煮可凉拌,做菜做汤腌咸菜,哪样少得了大白菜呢。清炒白菜、醋溜白菜、芥末墩儿、积酸菜、冻豆腐烧白菜、辣椒油爆腌白菜、炖肉煮白菜、虾皮烩白菜、白菜饺子、白菜包子,凡此种种的吃食,陪伴了我整个的童年。

菜基本是准备差不多了,那么接下来就要开始着手开展取暖的准备工作了。对于平房住户来说,取暖是每年冬天当务之急的大事儿,马虎不得。

风斗需要换新的,不然屋里乌烟瘴气待不住人。烟囱要换新的,真要出现了砂眼儿跑漏了“煤气”,对于屋里的人将是灭顶之灾。炉子也需要找那些走街串巷的巧手师傅通一通搪一搪,如果只烧煤不供暖,任凭谁家也扛不住。窗户缝子还要粘一粘,四处漏风的房子那不是给人住的。

最主要的就是燃料,蜂窝煤。我印象里的那条胡同,基本上每家烧的都是蜂窝煤,只有极个别几户用的煤球儿,记得大人说过他们那几户用的是“议价煤”,比普通蜂窝煤贵不少,所以就选择了煤球儿。

隔着几片平房的一条小胡同里有一家煤场,一到了入冬的时候,场子里制作蜂窝煤的机器就会响个不停。一般都有煤场工人蹬着三轮车把一车煤拉到家门口,并且很负责任地给你搬到院子里的指定位置。但是难免有买少了或者烧多了的时候,那就需要自己推着车到煤场去亲自提货了。

和家里大人去过几次那个当年感觉很大的煤场,一个铁皮做的巨大尖顶棚遮盖在整座院子的上方,让煤场看起来好歹是有了一个顶子。四处都是黑色的煤灰,到里面走一遭下来,鞋底和鞋帮都是黑乎乎一片,那时才理解为什么那些送煤师傅一个个都是“黑色”的。机器不停运作,隆隆作响,并伴着特别有节奏的咣当咣当声,每一声都宣布着一块新蜂窝煤的诞生。不知道每个冬天这家煤场要做出多少块蜂窝煤才能满足附近所有街坊的需求,想来应该是很惊人的数量。

尽管大人一再告诫煤场里不能久留,可我偏偏就喜欢看着那个能压出蜂窝煤的机器发呆,一次能看上老半天。就觉着那些蜂窝煤诞生的时候,我心里会有一股子掩饰不住的喜悦。而且那种机器的转动也让我入迷,说不清为什么,就是喜欢,估计是男孩子天生对机械的热衷吧。

至此,准备工作基本停当,剩下的无非就是一些鸡毛蒜皮了。比如姥爷会把自己精心养植的花草搬进小棚子里,防止它们冻坏了影响明年的长势。他还会把每天伺候得很周详的百灵、黄巧儿都挂进屋里,和人们一起过冬,那些对于他来讲金贵的小朋友,是不能受半点委屈的。

姥姥会随时留心着胡同里出现的弹棉花匠人,找出家里存好的棉花或者是拆开早先的被套,让人家帮着拾掇拾掇再做成新的被子,那样盖起来会更舒服。妈会带着我去买一身新棉服再配上“大五眼儿”的棉鞋,小时候长得快,每年一换成了常态。

还有什么呢?差不多了,可以安下心来,准备迎接冬天了。

当第一场雪飘下来的时候,整条胡同的房顶、墙头、地面、树杈,都被厚厚的积雪覆盖起来,这时候坐在屋子里面,听着姥爷那个砖头一样的“话匣子”,陪着他喝一杯飘香的茉莉花儿,吃几口甜蜜油酥的小点心,烤着热气四溢的火炉子,看向窗外白雪皑皑,会有一种不易言表的幸福。

等伙伴来找的时候,就可以捂严实后一起到雪地里去疯玩儿了。孩子是不怕冻的,至少在玩儿的时候,不知道什么叫冷。打雪仗,堆雪人,上蹿下跳,一下午过去,归家的战绩就是湿漉漉的棉鞋和肮脏的裤脚。妈会把我的套裤洗干净后,和湿透的棉鞋一起放在炉子边支好的铁丝架子上烘干,第二天穿的时候,不仅干爽利索,还带着挺感人的温暖。

姥姥包好的猪肉白菜包子剩下了,放在炉台上烤到焦黄,拿过来一口咬进嘴里,油脂溢在口边。炉子里的蜂窝煤要烧完了,添一块新煤后封好炉门,整个屋子又继续暖了起来。除了孩子,大人们只要不用上班就都好像很少出门,都是猫在家里围着炉子,看电视,嗑瓜子,谈天说地,倒也其乐融融。雪在冬天来了一次又一次,那些早已准备好的蔬菜终于派上了用场,它们伴着猪肉鸡肉轮番出场,为单调的冬日餐桌增添几许自制的丰足。

那是我喜欢的冬天,那时的冬天简单也匮乏,可是却有一些掩不住的东西弥漫在屋子里。是炉台上包子的香味,是糖炒栗子的甜味,是芥末墩儿的辛辣味,是鸡蛋西红柿的酸香味,是玩儿扑克的激烈味,是掖被角的温馨味。时至今日还总在想,要是能像从前那样,整个冬天都猫在家里,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