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中小学更好铸魂育人

2024-12-11 00:00:00郑武
群众 2024年19期

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我国教育事业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近年来,南京江北新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中小学校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好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不断完善党组织在教育各项工作中的领导作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切实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中小学校建立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中小学校得到贯彻落实”。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党工委始终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推动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主题,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要求,牵住改革“牛鼻子”,高位谋划、上下联动,协同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

高位统筹,强化全面领导。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程跟踪推进,积极构建“有领导机构、有工作方案、有任务清单、有督导检查、有责任落实”的“五有”工作标准,“一校一策”进行个性化指导,确保改革工作纵到底、横到边。制定并发布《南京江北新区关于建立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工作方案》等“1+3”方案,指导公办中小学落实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可操作性的制度性成果。

高效推进,健全工作机制。全面调研排查,依托党员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深入中小学校党组织进行全覆盖联系指导。健全和落实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成立6个督导小组,实地调研中小学校在实践中存在的困惑和问题。召开专题座谈会,确定不同类别的学校进行试点。新区公办中小学校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学校党组织会议、校长办公会议的会议制度和议事规则,建立健全议事决策制度、完善协调运行机制。

高质落实,提供现实保障。为扎实推进中小学校领导体制改革落地落实,新区党工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职数,在设置为党委、党总支的学校正职中增加书记职数,在设置为党支部的学校中明确正职1名(书记兼校长),明确副职中1名为专职副书记。构建线上线下培训联动机制,线上开发“向日葵学堂”栏目进行政策宣传,组织骨干书记参加省市级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线下邀请教科所专家,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集中培训,推选书记参加南京市教育系统骨干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筑牢中小学校党建人才根基

党员队伍建设不仅是党保持先进性、纯洁性的关键所在,也是中小学实施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基础工程。为进一步强化学校党员教师队伍的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党工委积极打造“三条路径”,选优配强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专职副书记和党务工作者等,以高水平党员队伍建设引领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学校教书育人的坚强战斗堡垒。

锻造专业人才队伍,抓实干部选任。选优配强学校党组织班子和行政班子,注重选拔党性强、懂教育、会管理、有威信、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秀党员干部担任党组织书记,着力建设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校长队伍。探索把党务岗位作为培养复合型干部的重要平台,把专职副书记作为培养选拔书记、校长的重要台阶,打造8Xc9PyZxzf/zk07YOYFTmP0oTJWH+83rDW33LM+Pp0o=专业化复合型书记校长队伍,为全面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提供人才支持。印发“强师惠师”三年行动方案,开展“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干部考核工作,举办党组织书记、副职干部、优秀青年培训班等,进一步实现党员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双提升”。

培育党务工作者队伍,夯实党建基础。把政治标准落实到办学治校全过程,每年至少组织两次党务工作者培训,加大在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者中发展党务工作者的力度。将党务工作经验丰富、善于做思想工作、群众基础好的干部交流到党务力量不足、党建工作相对薄弱的学校,突出和强化党组织全面领导学校工作的职责地位,破解校长负责制“重业务轻党建”的“一头沉”问题,实现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保证学校正确办学方向。

配强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凝聚工作合力。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教师队伍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实施“银龄计划”,将经验丰富的退休党员干部聘任为党建工作指导员,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强对优秀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指导各中小学校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为加快推进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提供不竭的人才支撑。

推动党建工作和教学实践深度融合

党建工作能够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的政治方向,教学工作成效也是检验学校党建实效的重要标准,两者的深度融合是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必然要求。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党工委坚持党建工作和教学工作一起谋划部署,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在中小学校落地落实,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

党建引领,构建思政新样本。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关键课程作用,扎实抓好主题教育,加强党组织学习共同体建设,明确“学”的规矩;推进书记上党课规范化,落实团员青年专题宣讲常态化,增强“讲”的自觉。创新开展“书记校长谈”党员干部带头上思政课、“榜样引领成长”思政宣讲等“十个一”系列活动。推进“一体化思政育人‘江北样本’”项目建设,获全省示范项目立项。加强思政课改革创新,打造百节思政示范“金课”,组织“行走的思政课”等品牌活动,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

建强阵地,发挥“领头雁”作用。搭建党员教师亮身份平台,落实党员干部挂包年级组、学科组,以及班级、特殊学生责任,推进党建统揽教育教研工作。出台名书记工作室管理办法,以“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青年教师发展”“家庭教育指导”为三大抓手,持续推进名书记工作室建设,切实履行党组织建强队伍、管好干部责任。自2021年成立以来,名书记工作室创新“三度服务”工作法,打造“红烛”党建品牌,开展近100场主题活动,培养出一批“党性素质硬、工作能力强、作用发挥好、群众评价高”的后备人才。

协同联动,开辟育人新路径。深入挖掘江北新区“长江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等本土优秀文化资源,扎实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校文化建设深度融合。聚焦党团队一体化建设,成立“青年议事会”“红领巾学院”,提升阶梯式育人新成效。在暑期托管、亲子共读、普法宣传、红色传承等方面助力校家社共育,入选“全国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实验区”。实现“江北育未来”APP中小幼全覆盖,累计注册用户近9.8万人,认定区级家庭教育指导师200名,储备课程资源6000课时,促进教学质量、育人质量的双提升。

(作者系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党工委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