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话是学生学习写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小学第一学段重要的语文教学内容之一。文章分析小学第一学段写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多方面探究写话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第一学段;写话教学;看图写话
作者简介:黄雪媛(1989—),女,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盘古路小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学生提出了写话要求。看图写话是小学第一学段学生语文学习的重点、难点。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写话能力,是语文老师需要思考和探究的问题。看图写话不仅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等综合能力。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教师需要了解小学第一学段写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写话教学策略,进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写话。
一、小学第一学段写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课堂专注力不足
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限制,难以专注于写话学习。同时,传统课堂的写话教学还常常以说教的方式开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学生常常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一篇写话练习,他们可能会厌倦、抗拒此项目的学习和练习。
(二)学生书写能力有限
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还处在学习基础的常用汉字的阶段,对于字词的积累与运用不如人意。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而言,在写话中书写完整的句子难度较高。例如,有的学生遇到很多不会书写的汉字,难以自由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些学生能够勉强表达思想,但是语序不通、错词不断。
(三)学生观察能力与理解能力有限
在看图写话时,大部分学生还未能细致观察图片,难以通过关联想象来推理图片反映的内容。比如,教师展示一幅主题为“帮助”的图片:有一只小兔子和一只小刺猬拿着篮子要过河采蘑菇,但是小兔子和小刺猬无法自己过河,这时一头大象和一只长颈鹿帮助它们顺利过了河。在观察这幅图时,有的学生会认为这些动物是在玩耍,而不是在过河,进而无法理解图片中“帮助”的思想内容。
(四)学生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有限
皮亚杰将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他认为所有的儿童都会依次经历这四个阶段,新的心智能力的出现是每个新阶段到来的标志,而这些新的心智能力能够使人们以更为复杂的方式来理解世界[1]。第一学段的小学生正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的衔接发展阶段,这个发展阶段的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不可逆性,思维的逻辑性不足,难以厘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推断事实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许多学生在看图写话时,难以准确、全面地表达图片所反映的内容与思想。
(五)缺乏写话思维和技巧的指导
小学第一学段是学生识字、写字的初始阶段,也是写话的入门阶段。处在这一阶段的学生缺乏写话的经验与技巧。在写话时,许多学生以简单的主谓句为主,所写内容缺乏逻辑、顺序混乱。例如,有的学生在写下一句话后,无法进一步展开写话内容,于是不断重复同一句话。可见,在小学第一学段的写话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给予学生写话思维和技巧的指导。
(六)缺乏评价与激励
第一学段的学生处在儿童发展期,喜欢参与游戏和简单的学习活动。而写话学习需要学生投入许多时间和精力,需要学生先观察、思考,再创作的学习活动。此外,由于学习能力还比较薄弱,第一学段的学生在进行写话学习时,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部分学生甚至抗拒写话学习活动。可见,小学第一学段的写话教学课堂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评价和有效激励。
二、提升小学第一学段学生写话能力的策略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1~2年级)的写话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分别是写话兴趣、观察能力、基本表达。其中,在“写话兴趣”的培养目标中指出,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并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在写话教学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引导学生学习写话。其中,学生的兴趣主要来源于生活。教师应通过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导他们构建新知识。因此,在学生进行写话创作前,教师可以根据第一学段学生乐于分享的特点,鼓励学生积极分享他们印象深刻的生活经历,逐渐激发他们的写话兴趣。比如,围绕“游玩”这一写话主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和家人去公园游玩的经历;围绕“植树节”这一写话主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和亲朋好友一起种树的经历;等等。如此,学生能够先进行口头表达,再尝试用书面表达的方式进行写话。
(二)日常阅读,词句积累
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识字量少、词汇不足是造成写话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日常阅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字词量,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为了让学生在写话时有词可用、有话可写,教师需要引领学生通过阅读积累字词和句子。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材中写话训练的要求,为学生制订阅读计划,让学生按照计划进行阅读。其中,教师可以挑选一些阅读难度低、内容趣味性强的读物,让学生坚持每日阅读、长期积累,并鼓励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话概括他们当日所读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字词量,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丰富想象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每天早读或午读时间,为学生提供一些写话中常用的字词和句子,让学生多读多记、加深印象。如此,学生能够逐渐学会运用恰当的字词创作写话,并在写话中自由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学会观察,有序关注
新课标指出,学生应通过观察,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教师在进行看图写话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有序关注的方法,细致观察图片中的景、人或物[2]。
例如,在一年级学生根据一幅关于春节时妈妈和孩子包饺子的图片进行看图写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观察图片主体,再观察图片局部,或者按照先近后远的顺序进行观察。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明确图片的主体部分,即图片中间的人物,引导学生思考图中有哪些人物,他们在干什么。由此,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说出“妈妈和小孩在包饺子”。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的细节部分,比如四周的环境是怎样的,都有哪些物品。如此,学生能够进一步明确图片中的景、人、物,从而使用“谁—在哪里—干什么”句式描述图片。这样循序渐进的观察方式,能够让学生有序地观察图片中的内容,从而让学生准确地判断或推理图片的情景中的时间、地点等要素。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与图片中主题或场景相符的个人经历[3]。如此,学生能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从而进一步丰富写话的内容。
(四)课堂训练,注重表达
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并学会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基本标点符号。
开展写话训练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其中,“完整表达一句话”的专项训练必不可少。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图片与句式表达范例,引导学生观察并用一句话描述图片内容,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补全句子的方式锻炼训练表达能力。此外,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还未能熟练掌握基本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经常出现误用的情况,有的学生甚至为了避免错误,在写话时全篇不使用标点符号。因此,教师在进行写话训练时,应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例如,教师可以出示句子,让学生进行断句,并加上相应的标点符号。再如,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语气、语调反复朗读句子,让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给句子标上标点符号。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同总结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和标志语。比如,一般情况下,当人物发出疑问,带有“吗”“吧”“呢”等标志词时,常常使用问号;人物表现赞叹、惊讶、愤怒等强烈感情,且句子中带有“啊”“哇”“耶”等词语时,常常使用感叹号。
(五)要素教学,方法点拨
在写话学习中,教师的针对性指导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为了让学生掌握写话方法,在学生有一定词句积累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提供具体的写话方法点拨。
在进行写话方法教学时,教师可以采用要素写话法进行教学,从二要素、三要素,到四要素,再到五要素,逐步开展要素写话教学。在小学第一学段的看图写话中,图片的内容以人或者动物为主。在写话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采用二要素写话法,让学生观察图片上的人或物,引导学生思考“谁—干什么”。接着,教师采用三要素写话法,追问学生:“他们在哪里干什么?”然后,教师采用四要素写话法,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最后,教师让学生在四要素写话的基础上思考第五个要素,即“干得怎么样”。当学生掌握五要素写话之后,教师可以根据图片的信息与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增加其他写话要素,如心情、道理等。这样的方法点拨循序渐进,能够让学生学会寻找图片中的关键要素,并根据这些要素进行具有逻辑性的写话,从而更好地掌握写话方法。
(六)正向评价,增强信心
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更倾向于接受正向的评价,多样化、个性化的评价方式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4]。小学第一学段的学生特别渴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关注,教师的肯定和关注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信心。因此,在课堂训练、批改练习时,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和有效激励,鼓励、肯定学生的写话作品,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与信心,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在评价学生的写话作品时,教师可以采用面批的方式或者评语的方式给予正向激励,从学生写话作品的内容出发,针对学生表现好的方面给予充分肯定,根据不足之处给予鼓励性的指导。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书写、书面、词语的使用、句子的表达还有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方面进行评价,让学生在获得肯定的同时也意识到自己还有需要提升的方面。由此可见,教师的正向评价能够进一步推动学生写话能力的发展。
结语
在小学第一学段的写话教学中,常常会存在各种问题,如专注力不足、能力有限、缺乏技巧指导、缺乏评价与激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习情况,采取一些必要的方法和措施。教师应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注重日常阅读和词句积累,恰当地进行课堂训练与方法点拨,并及时给予学生正向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掌握写话方法,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与写话的信心。总之,教师应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写话思维,提升学生的写话能力,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龙君.新课标下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方法初探[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3]黄淑娟.探究有效教学策略,提升学生表达能力:以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实践为例[J].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2023(2):83-85.
[4]虞文静.以“图”开启写话之旅:例谈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的困境与突围[J].小学教学研究,2024(18):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