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通俗作品的理解与分析

2024-12-10 00:00王博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4年42期

任务锦囊

社会科学通俗作品与科普作品同属知识类读物,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常见文本。社会科学通俗作品的理解与分析应注意下面三点:

1.理清作者思路,理解文章内容。社会科学通俗作品,是用较为浅显的语言向广大人民群众介绍文学、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等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是通俗性的学术论文,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普及性读物,所以有一定的阅读难度。学术类作品往往会在标题指明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这样我们便可快速抓住文本中的核心概念,再顺着这个核心概念,梳理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而理解文章中所涉及到的专业知识。以2023年全国甲卷论述类文本阅读为例,文本出自徐良高的《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标题指明了文本的核心概念和主要论述对象。文本首段概括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及其在上古史构建方面的广阔前景;二、三段分别从考古发现和重构上古史体系角度分析;四、五段从实践角度总结考古学在重构上古史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结尾段从学术方面论证其可行性。同时要理解文章内容,仔细阅读文本是最重要的,要认真比对选项与文本的差别。

2.借助关键词句,分析内在逻辑。社会科学通俗作品逻辑严密,论证充分。据此,考生可以借助关键词句来理解文本的内在逻辑。以2023年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Ⅰ第5题为例,其要求概括“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关于藜麦的新闻报道结论有误”。文本第一段提出问题,二、三段分析问题,第四段是结论。所以,答案应该在二、三段,即作者调查研究的方法。第二段第一句“但是经济学家马克·贝勒马尔等人对此持保留意见”,第三句中的“几位经济学家”,属于援引专业权威人士的观点。第二段的最后一句“更加接近事实的解释是”,是作者根据前面的事实和数据推论出来的,是作者的第二种证明方法。第三段中“我去了”“我看到”,是作者的实地调研,是第三种证明方法。逻辑严密,有理有据。

3.提炼文本观点,灵活迁移运用。社会科学通俗作品属于知识类读物,主要任务是“授人以知”。所以,高考阅读这类文本不仅要提炼作者观点,还要做到灵活地迁移运用。以2024年新课标Ⅰ卷现代文阅读Ⅰ第5题为例,就要求将文本中的观点迁移运用到“看问题,想问题”上,并将历史学的特定观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小题。

材料一:1990年12月,费孝通在日本东京的东亚社会研究国际讨论会上发表了题为“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的演讲。他提出,在各种文化中塑造出来的具有不同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人们,带着从思想上到行为上各种不同的方式进入了共同生活,怎么样才能和平共处,成为必须重视的大问题。1992年,费孝通赴香港参加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共同举办的首届“潘光旦纪念讲座”,发表了题为“中国城乡发展的道路——我一生的研究课题”的演讲,再次指出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就是建立新的秩序。这个秩序不仅仅需要一个能够保障人类继续生存下去的公正的生态格局(即生态秩序),而且需要一个所有人都能够“遂生乐业、发扬人生价值的心态秩序”。一年后,费孝通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座谈会的演讲中又重申:“如果人们能有一个共同的心态,这种心态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看法,那就会形成我所说的多元一体,一个认同的秩序。”他反复强调心态秩序背后隐含的是,如何能够在保持价值多元的情况下,建构一个秩序井然、运作顺畅的社会结构。

把上述三段论述放在一起做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解,可以清楚地看到,费孝通所说的“心态秩序”绝不是说我们要有共同的心理构成,我们对所有事情的看法都要一样。相反,费孝通强调的是我们必须学会容纳各种不同的看法和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共识才是心态秩序建立的关键。而如果我们有了对这点的认同,能够容纳不同的价值观,就有了新的秩序。相反,如果没有观念上的多元,尽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秩序很容易建立,但这在社会学上也只被称为“机械团结”。但是,机械团结在现代社会已经不复存在,真实存在的是不同的问题和观念之间的张力。所以才有费孝通提出来的新的挑战,也就是建立心态秩序新的挑战。其中,对于多样化的承认和多元化的尊重,在费孝通当年的三段论述中,正是建立心态秩序的基础。

如果上述理解有道理的话,新的问题就来了。多元的价值观和多元的行为方式,必然会产生张力。不同的人奉行的理念不一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广泛存在互动的情景和需要。费孝通的三个演讲其实都在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全人类如何能够和平共处、各美其美,进而探讨在这个背景下,怎样才能使大家认识到这种多元本身就是我们最有价值的部分。进一步,在此基础上又怎样发展出更多的具有操作性的、更细微层面的概念工具和研究方法,以及在具体社会实践和政策制定中怎样取得更具操作性的进展。

(节选自阎云翔《多元化:心态秩序与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今天无论我们说哪一种“秩序”,“秩序”本身作为一种规范化的社会追求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其中,最大挑战之一就是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给“心态秩序”的维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所谓“不确定性”,是指事物的特定属性和存在状态,既包括事物发展本身的不稳定性、变动性,也包括认知主体囿于自身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对事物发展状态的不确定认知。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兴起,“不确定性”作为一种结构性力量已登上舞台,成为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西方风险社会学领域已普遍认为传统的“风险”概念似乎不足以反映和应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变动性和复杂性。“不确定性”是风险的本质和首要特征。而“风险”则是不确定性的一种具体表达。“风险”也可看作不确定性所暗含的负向发展可能性的具象化,体现着对不确定性指向化、客观化的概率判断和“确定性”表达,是一种可量度的“不确定性”。就此而言,“不确定性”比“风险”更能准确描述和概括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征,并逐步推动风险社会学研究向不确定性社会学研究转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143个主要国家数据的检测情况发布的2020年“世界不确定性指数”的研究报告,有三个结论性的认识:(1)不确定性指数不仅与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中的风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且最近十年所观察到的不确定性水平超过了过去60年的总和。(2)自2012年以来,全球发展的不确定性水平开始快速攀升。(3)未来十年内,全球的不确定性水平将继续以更加强劲的势头攀升。

我们生活在这个不确定性的社会中,或许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它的“不确定性”。由此可见,在不确定性中,“发展”实际上并不是沿着某个确定的轨道在生长,也不是与某个预设的目标有意勾连,而是蕴含着无穷力量、活力和潜能的行动。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动中取动”,在不确定性中认识和把握不确定性,学会用不确定性的发展思维去理解和适应复杂多变的世界,进而学会在发展的不确定性中寻找甚至创造“心态秩序”的确定性。如果我们的思维还停留在“确定性”发展的刻板模式中,那么发展也就停滞了,由此形成的“心态秩序”最后也会因为跟不上新的形势而陷入一种更大的失衡甚至崩溃之中。

(节选自文军《发展的不确定性与心态秩序的维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现代社会发展需建立“心态秩序”,分别强调了“多元认知”和“不确定认知”的独特价值。

B.材料一关联费孝通关于“心态秩序”的论述,提出现代社会如何理解“多元”价值,推动相关研究和实践的问题。

C.材料二指出,“秩序”体现规范化的社会追求,现代社会“不确定性”结构性力量的出现是其面临的最大挑战。

D.材料二认为,我们生活在不确定性的社会中,必须学会在发展的不确定性中寻找甚至创造“心态秩序”的确定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心态秩序”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秩序,其着眼点是社会心态,指向有序、发展的社会结构的建构。

B.建立心态秩序需容纳各种不同的看法和价值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识,承认多样化和尊重多元化。

C.在风险社会学领域,“不确定性”比“风险”更能反映和应对现代社会的变动性和复杂性,准确体现特征。

D.我们可以在不确定性中认识和把握不确定性,通过建立新的理论体系去理解和适应复杂多变的世界。

3.以下概念工具不适合用来分析“社会结构”的一项是( )

A.差序格局 B.上层建筑

C.血缘地缘 D.圈层文化

4.依据材料一,如果引用名言解释费孝通提出的“各美其美”,以下最适合的一项是( )

A.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B.宽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

C.每个人的基本道德观念生而不同,不可等量齐观。

D.宽容意味着尊重别人无论哪种可能的信念。

5.“躺平”和“内卷”是反映当前社会心态的高频词。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

(参考答案见下期中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