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有两首咏庐山诗。一为苏轼所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此诗为大家所熟知。另一首就较为生疏了,出自清代诗人赵翼之笔:“一重一掩隔红尘,深入方知景色新。山外何由见真面,东坡谰语究欺人。”
同样是游览庐山,同样是说识庐山的真面目:前者说,必须出乎其外,到外面去;后者不同意这种说法,甚至斥之为“谰语欺人”,认为只有深入到里面,才能看清楚,山外是无由了解真相的。两人都是诗坛名宿,都是身临其境,都以切身体验为立论基础,可说是凿凿有据,谁也不是郢书燕说。那么,应该如何判定是非,到底要相信哪一个结论呢?
应该承认,他们讲得都有道理。问题在于,从哪个角度去看,或者说,他们的立足点存在着差异。苏轼是从宏观的角度,以“全景画”的视角,去探寻“庐山真面目”,按照这个要求,自然得站在外面,而且必须是登高俯瞰全景,单是处于山中某一角落观察,是无法实现的。而赵翼所讲的,是洞察内部景色,清幽的翠峦、崚嶒的山势、狞怪的巉岩、俯冲的飞瀑,无一不隐蔽在层峦叠嶂之间,置身其外,当然无从领略。
这场争议,给予我们很多启发。
其一,无论就日常观察事物来说,还是上升到细推物理、研索哲思的高度,都不能忽视视角的选择。论者认为,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这个艺术形象,如果从“目的论”的视角去看他,觉得十分荒诞;可是,若用“过程论”的视角去看他,又会觉得他很了不起;假如用世故的眼光去看他,觉得他简直是个疯子,实在不可理喻;而用小孩子的眼光去看他,会觉得他非常有趣,竟然是个天真的赤子。
其二,辩论或者对话,处于同一视角很重要,否则只能自说自话。且看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惠子是以智者的身份,用理性的、科学的眼光来看,在没有客观依据的情况下,他不肯断定鱼之快乐与否;而庄子则是以具有浪漫色彩的诗人身份,从艺术的视角去观察,他把自己从容、悠闲的心情附于游鱼身上,从而超越了鱼与“我”的限隔,达到了物我两忘、主客冥合的境界。视角不同,自然就谈不拢。
其三,视角是可以而且应该不断转换的。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靠卖雨伞谋生,二儿子以晒盐为业。每逢晴天,老太太就念叨:“这大晴天,雨伞可不好卖哟!”于是,为大儿子发愁。一到阴天下雨,老太太又嘀咕:“这样,盐可怎么晒呢?”于是,又为二儿子发愁。老太太愁来愁去,茶饭无心,日渐憔悴。两个儿子请来东村长寿翁施策。长寿翁一见面就给老太太道喜,说:“你真有福,天天快乐。晴天好晒盐,该为二儿子高兴;雨天好卖伞,该为大儿子高兴。”老太太恍然大悟,从那以后,转愁为乐,心宽体健。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9月27日)
提炼
议论文是表达作者对人和事物的认识和看法的文体,往往寓情理于文,不吐不快。所以议论文应当在理中有情、情中寓理、以理服人的同时以情动人。
1.有感而发
论述应当有所感而发,有所为而作。我们对所论述的事物,或褒或贬、或爱或憎的态度,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来。俗话说“通情达理”,意思就是一个人讲话做事要入情入理,这样所讲的话别人才乐于接受。可见,在实际生活中,理和情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情为理服务,理借情动人。情理交融的论述,既可以明辨是非,又能使他人受到感染和启迪。考生只有对论述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才能有真知灼见,也才能有真情实感,并自然地表现在论述中。
2.巧用修辞
文章的感染力如何,首先取决于它的内容。如果从论述的内容出发,适当地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可以使说理和抒情更好地结合起来,增强论述的感情色彩。比如这篇时文在论述第一点启发时运用对照、排比、假设等修辞手法,把自己的情感融注于字里行间,表达自己鲜明的态度。时文第二段运用设问,不仅衔接上下文,还使文章有波澜,有起伏,增加节奏感,也更便于表达思想感情。
3.朴素实在
这篇有深刻思想内容的文章,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来粉饰,也没有冗长烦琐的论述。考生要做到这种朴素实在,首先要有准确、深刻的理解,从叙述的表面出发,弄清问题的实质,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合情合理的阐述。如果自己的思想不明确,分不清主次,抓不住要害,问题就很难讲清楚。而这篇文章之所以把道理、启发讲得实在,就在于实事求是,说实话、讲真理。作者对不同视角的差异不夸大、不缩小,尊重事实;有感而发,但没有用感性代替理性。
作文周刊(高考版)2024年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