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交通集团旗下的幸福轨道公司是管理运营全国首条市域铁路——温州轨道交通S1线(以下简称温州S1线)的地方国企。接管运营伊始,公司就面临着运营方面无先进经验参考、运营标准不统一、运营情况较复杂等情况。为了勇挑“全国首条”的使命重担,全力打造全国市域铁路“精品线、示范线”,党委坚持“企业中心工作是什么党建就重点聚焦什么、困难问题是什么党建就重点解决什么、职工需求是什么党建就重点服务什么”,全力构建起大党建工作格局,建立党建与业务的“六融”机制,推动党的领导全面融入公司治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为党建引领全国市域铁路精品示范线打造提供“轨道样本”和“浙江经验”,为打造全国省级轨道(铁路)交通建设运营管理第一平台提供“先行经验”和“创新模板”,为助力共同富裕、服务人民美好出行提供“创新实践”和“幸福样式”。
融入目标使命强统领
公司党委牢固树立“党建生产一盘棋”的理念,从战略目标统一和思政建设统筹两个方面“双管齐下”,推动公司发展蹄疾步稳。
在战略目标上,公司党委将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与党的建设目标有机融合,在制定企业五年战略发展规划时,将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目标全面融合写入其中,真正为公司发展把脉定向。在具体部署年度工作时,坚持“党建+业务”一体化部署,在将主责主业指标列作考核项纳入党建党风廉政建设考核制度的同时,通过签署党建与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的形式,确保“一岗双责”落实到位。通过目标融合,实现党建业务同向而行。
在思政建设上,全面强化党建对思想教育工作的统领,层层推进思想教育工作,全面建立公司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责任体系。公司根据年轻人多、党员分布广的特点,突破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按照年龄、业务板块等不同人群特点和实际需求,打造“六位一体”的思政体系,开展喜闻乐见的思想教育工作,真正推动企业上下建立起对党建工作的思想认同、观念认同和价值认同。多措并举下,公司上下凝聚起了“大抓党建、抓大党建”的思想共识,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把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融为一体,实现了与轨道运营的主责主业深度融合。
融入公司治理促规范
公司党委坚决落实“两个一以贯之”,把党的领导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机结合,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体系和格局,把党组织嵌入到公司治理各环节,促进公司规范运作。
全面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通过严格落实党建入章,出台党委会议事规则,修订完善“三重一大”实施细则,全面推动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确保党委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做到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切实把党的“大战略”“大决策”细化为贯彻落实的思路举措和目标抓手。
层层压实党建主体责任。每年组织开展党建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签订,分解公司党建工作年度重点任务,强化抓落实的实际效果,制定党建积分管理办法,将党建工作考核结果与支部、部门评优评先挂钩,将党建工作检查和党建评先推优与安全生产、经营业绩、党风廉政、干部综合考评结合起来同步开展,联审互动。
融入基层建设抓全面
公司党委全面推进“强基强企”工程,全面开展支部标准化管理,规范支部“三会一课”等日常管理,全面推进支部标准化建设,强化组织工作开展,强化堡垒作用发挥。
在此基础上,为了进一步抓基层、打基础,公司对照公司主责主业经常性工作,制定涵盖《基层建设纲要》,出台基层建设专项方案,推动各基层党组织、骨干队伍、群团组织聚焦纲要抓建设,规范日常管理,领办强基任务,由各支部担任“作战”指挥,充分发挥支部的主观能动,激活党建“神经末梢”,促进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近3年来,幸福轨道公司共领办推进各类项目超50项,推动主责主业各项数据全面提升。截至今年9月底,温州S1线累计安全运营2039天,安全驾驶总公里数超6926万车公里,全线客运总量超5533万人次,幸福轨道公司累计收到感谢信12228件、锦旗120面,平均每天能收到高达7封感谢信。连续3年乘客满意度均在88分以上,稳居国内地铁行业前列。
融入攻坚行动提效能
作为全国首条市域铁路,温州S1线在运营发展中面临着诸多棘手复杂的综合性难题,因无先进经验参考,对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极大难度。面对这些掣肘难题,公司党委不掩盖、不回避、不推诿,练好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综合运用党建工作方法,建立起了党委牵头、主官挂帅、领导担责的机制,敢于攻克“硬堡垒”、瞄准“硬缺口”、寻求“硬突破”。
一方面,公司党委强化调查研究。搭建起书记面对面、一线调研会、季度分析会等常态化联络沟通机制,党委班子深入一线,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收集意见建议,发动党员、技术骨干集思广益突破难点。
另一方面,公司牵头统筹解决问题。以专班化全力推进,党员骨干带头攻坚,并形成“列定清单—监督整改—跟踪优化—解决销号”全链条式闭环处理流程,确保问题攻坚在一线、解决在一线。在党建统领下,幸福轨道公司先后攻克了温州S1线信号、高级修修程修制优化等难题,完成了亚运运输保畅“大考”,各类关键运营指标实现全面提升。截至9月底,温州S1线信号故障率已降至0.1665次/万列公里,相较接管运营前降低了91.75%,为全国市域铁路信号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幸福模式”,真正打响了“精品线、示范线”品牌。
融入队伍打造增活力
受线路所在城市能级,以及当地新线开通等外部环境影响,公司人才梯队建设曾出现数量、质量、活力“三不足”的实际矛盾。
为了全力解决人才梯队建设所面临的难题,公司党委抓统筹、优机制,由党委书记领办“党管人才”项目,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就公司人才梯队建设进行统筹部署,明确了“外部招引+内部盘活+岗位磨砺+文化凝聚”的基本路径,搭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人才培育模式。通过建立准军事化管理机制,组织开展常态化军训,推进准军事化管理融入公司管理各环节,实现重磨砺、助帮带。同时,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师带徒”的形式“传帮带”,加快炼强新生队伍。在党管人才引领下,截至9月底,公司人才梯队建设真正实现了从“三不足”到“三保障”的彻底转变。一是数量有保障。员工在编率提升至86.51% ,同比增长3.82%。二是质量有保障。新增全日制本科及以上专业人才228人,新增专业技术及技能人才265人。三是活力有保障。公司惠民路站及乘务中心获浙江省青年文明号称号;惠民路站获浙江省巾帼文明岗称号;调度中心获浙江省“青年安全示范岗”“工人先锋号”称号。
融入品牌锻造创标杆
随着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机制的有效建立,公司发展迈入了平稳高速发展时期。党委进一步强化品牌思维,创设“共谱幸福线”党建品牌,制定品牌推进方案,设计品牌体系、框架、理念、标识以及品牌成果等,以品牌化、体系化开展公司党建运作,全面提炼公司党建统领的优秀经验,进一步固化提炼打磨公司品牌成果,进一步树立起国企党建标杆。
不仅如此,公司党委组织各支部在“共谱幸福线”品牌的引领下,结合各部门业务实际,以党建统领攻坚克难,做实做细N个子品牌,打造“1+N”党建品牌体系。通过落实品牌发展战略,幸福轨道公司清廉品牌“辙上清风”、服务品牌“同心同行”、人才品牌“青年成长谱”、青年品牌“小叶榕”等多个子品牌如雨后春笋扎根在该公司发展的各个“主战场”,以品牌之力进一步推动实现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截至今年9月,幸福轨道公司党建品牌累计获得国家及行业级荣誉11项、省级荣誉3项。
“六融”机制的有效建立,构建起了党建工作与主责主业深度融合的“幸福”模式,让幸福轨道公司从起步阶段快速迈入稳定发展时期,实现了管理高效有序、基层堡垒坚强、梯队建设稳定、攻坚克难有力、党建成果丰硕,推动着各项运营服务核心指标实现稳步攀升,带领着全国首条市域铁路站到了行业发展前列,朝着打造全国市域铁路“精品线、示范线”的目标不断迈进。下一步,幸福轨道公司将持续深化“六融”机制建设,健全立体化、全方位的深度融合机制与体系,以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来助推企业不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党的建设和生产经营同频共振、深度融合,以党建“软实力”助推生产经营“硬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