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初中美术色彩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师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探究和实践的机会;缺乏真实的教学情境,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为解决该问题,本文将探究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美术色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文章首先分析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美术色彩教学中的实施原则,基于此原则,提出教学策略,包括创设真实项目教学情境,分层布置色彩探究任务、组织丰富项目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色彩应用能力、构建多元项目评价体系,综合评估学生美术能力。期待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丰富初中美术色彩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为初中美术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初中美术;色彩教学
0 引言
色彩,作为美术创作的基本元素之一,不仅可以传递丰富的视觉信息,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在初中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不仅是传授学生色彩搭配、运用等基本技能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创新思维和情感体验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色彩教学方法模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的需求。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实践和创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青睐。项目式学习通过创设真实或模拟的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某个主题或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实践,从而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1]。这种教学模式不仅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本文将探索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美术色彩教学中的应用,旨在通过构建真实的教学情境、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和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来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1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美术色彩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在项目式学习应用于初中美术色彩教学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教师需要遵循以下三个核心原则。
首先为学生主体性原则。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其兴趣和需求应成为项目设计的出发点。这意味着,色彩教学项目应紧密围绕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进行设计,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色彩世界的奥秘[2]。同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支持,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项目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在色彩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其次为实践性原则。色彩教学应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色彩知识[3]。项目式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如色彩写生、色彩构成练习、色彩搭配设计等。这些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和应用能力。因此,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实践活动的多样性和层次性,确保学生在实践中获得全面的色彩学习体验。
最后为情境性原则。色彩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紧密相连,因此,在项目式学习中,应注重创设与色彩相关的真实或模拟情境。通过情境的设置,使学生能够在具体的环境中感知色彩、理解色彩,并学会如何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创意[4]。通过实施情境性原则,有助于学生将色彩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他们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应用能力。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美术色彩教学中的应用需要遵循学生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实施这些原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和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美术色彩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2.1 创设真实项目教学情境,分层布置色彩探究任务
真实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色彩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欲望。因此,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项目教学情境,并在真实的情境中分层布置教学任务,从而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和应用能力。
以苏少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第一课“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的教学为例,教学开始前,教师可展示书中多幅经典的中国人物画作品,如《洛神赋图》《女娲补天图》《韩熙载夜宴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画面中的色彩运用,如人物服饰、背景渲染等方面。提问学生:“你们注意到这些画面中的色彩运用了吗?它们是如何影响画面的整体氛围和情感的?”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聚焦到色彩上,并思考色彩在画面中的作用。在观察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画面中的色彩运用。例如,在《洛神赋图》(图1)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人物服饰的色彩搭配,感受色彩如何突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在《女娲补天图》中,可以分析女娲服饰上精美的图案和色彩,了解色彩如何展现女娲的美丽与温婉;在《韩熙载夜宴图》(图2)中,可以引导学生探讨背景渲染的色彩如何营造出热闹而又不失雅致的氛围。然后,教师可提出本次项目的核心任务:“同学们,通过刚才对经典中国人物画作品的观察与学习,相信你们已经对中国传统人物画的色彩运用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在,学校即将举办的‘中国传统艺术文化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实践机会。为了在这次文化节上展现出我们班级的风采,我们需要共同创作一幅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人物画作品。并在文化节上展出。”通过创设该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色彩探索与实践。
此外,每位同学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点都有所不同,为了鼓励学生,确保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参加本次项目活动,教师可将本次项目的色彩探究任务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进阶层和创新层。引导基础层的学生复习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搭配的基本原则,并通过简单的色彩搭配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引导进阶层的同学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尝试进行色彩的创新实践,并思考色彩与情感之间的联系;引导创新层的学生探索不同的色彩技法,如水墨渲染、色彩渐变等,以丰富画面的色彩效果。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与材料,如毛笔、宣纸、水彩等,以体验不同的色彩表现效果。通过以上分层布置的色彩探索任务,学生可以在真实项目教学情境下,逐步深入地了解中国人物画的色彩运用技巧,并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色彩感知与运用能力。同时,这些任务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2 组织丰富项目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色彩应用能力
色彩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因此,教师应组织丰富的项目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将色彩理论应用于实际创作的平台,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色彩原理,掌握色彩搭配和运用的技巧,提高色彩应用能力[5]。
为了增强学生的色彩感知体验,教师可组织学生到户外或校园内,寻找并采集具有中国传统色彩元素的自然景物或人文景观,如红色的灯笼、黄色的菊花、青色的石板路等。通过实地观察与采集,让学生直观感受色彩的魅力,增强色彩感知能力。同时,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场所,欣赏更多的中国人物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色彩丰富、技法精湛,而且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通过参观学习,使学生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下中国人物画的色彩特点与风格变化,从而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想象力。
当学生对色彩有初步感知后,教师可在教室或实验室中,设置不同光源(如自然光、灯光)下,引导观察同一色彩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通过对比观察,使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色彩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进行色彩对比实验,如冷暖色调对比、明暗对比等,让学生深入理解色彩搭配的原理与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色彩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临摹。教师可选取一幅经典的中国人物画作品,如《步辇图》或《簪花仕女图》(图3),引导学生进行色彩临摹。在临摹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关注色彩的搭配与运用,还要分析色彩在画面中所起到的烘托氛围、表现人物性格和情感等方面的作用。最后,教师可以结合项目主题,设计主题创作活动,以“中国传统节日”或“历史人物”为主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色彩知识,创作一幅具有中国传统风格的人物画作品。在创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与运用方式,展现个人风格与创意。
另外,教师还可扩展项目主题,鼓励学生将色彩运用拓展到其他艺术形式中。以泥塑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不同颜色的泥土,通过混合、搭配,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作品。通过该过程,可使学生直观地看到色彩在立体空间中的变化与融合,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色彩在三维艺术中的表现力。此外,服装设计也是色彩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教师可引导学生将中国人物画中的色彩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具时尚感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带领学生学习如何根据服装的款式、面料和穿着场合,选择合适的色彩搭配,以展现出服装的美感和文化内涵。通过跨领域的色彩应用实践,使学生进一步感受色彩的多样性与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色彩应用能力。综上所述,组织丰富的项目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色彩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组织户外体验、作品临摹、命题创作实践等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体验色彩、理解色彩,并最终能够灵活运用色彩进行创作。
2.3 构建多元项目评价体系,综合评估学生美术能力
传统的单一评价体系往往侧重于对美术技巧的考核,而忽略了学生在创意、表达、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构建多元项目评价体系,从多个维度全面评估学生的美术能力,从而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
首先,教师应设立与中国人物画相关的评价标准,包括色彩运用与传统文化理解,即评价学生是否准确理解并运用了中国人物画中特有的色彩搭配,如红、黄、青、白、黑等传统色彩的运用,以及色彩在表现人物性格、情感、服饰等方面的作用;线条与造型能力,即中国人物画注重线条的表现力,评价学生在线条运用上的流畅度、力度以及造型的准确性,包括人物形象的刻画、动态的表现等;构图与意境营造能力,即评价学生在构图上的合理性,如画面布局的疏密、远近、虚实等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色彩与线条营造画面的意境和氛围。
为了有效实施这一评价体系,教师需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如通过定期举办作品展示会,让学生亲自展示自己的中国人物画作品,并接受来自同伴和教师的多维度评价,评价时应细致入微地分析色彩运用、线条造型、构图意境等方面;通过记录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草图、色彩尝试、修改过程等,评价其创作思路的清晰度、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色彩与线条运用的熟练程度;通过为每个学生建立项目档案,记录学生在项目中的表现、作品、同伴互评和教师评价等信息,便于后续分析与总结。此外,教师在项目过程中应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指出其作品中的亮点与待改进之处,鼓励学生根据反馈积极调整创作方向,不断完善作品;对在项目中展现出卓越才能与创意的学生给予充分表彰与激励,如颁发荣誉证书、在显著位置展示优秀作品等,以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学生持续学习与创作的热情。综上所述,构建多元项目评价体系,是初中美术色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不仅有助于全面反映学生的美术能力,促进个性化发展,还能激发学习动力,提升教师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美术学习和成长创造更加有利的环境。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项目式学习在初中美术色彩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旨在打破传统教学的束缚,构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实践与创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创设真实项目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不断领悟色彩的魅力。通过组织丰富的项目实践活动,如户外采风、命题作品创作等,不仅可为学生提供美术实践机会,还可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色彩应用能力。通过构建多元项目评价体系,可帮助教师从色彩运用、线条造型、构图意境到传统文化元素融合等多个维度,综合考量学生的作品,从而对学生美术能力进行全面、客观评估。未来,教育人员应继续深化对项目式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探索更多适合初中美术色彩教学的新路径和新方法,为学生的美术学习和成长创造更加广阔的空间和平台。
4 参考文献
[1] 强亚萍. 项目式教学在初中美术色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色彩,2024(5):154-156.
[2] 胡伯灶. 初中美术教育中色彩理论教学的方法与实践研究[J]. 色彩,2024(2):141-144.
[3] 黄云.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研究,2024(18):132-134.
[4] 袁媛.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美术单元主题教学——以“色彩的情感与表达”单元为例[J]. 启迪与智慧: 下,2023(9):114-116.
[5] 胡伯灶. 初中美术教育中色彩理论教学的方法与实践研究[J]. 色彩,2024(2):14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