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美术色彩教育在素质教育开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步显现。然而,现阶段,无论是学生对传统美术基础知识的了解还是学生的传统美术创作能力等,都表明中国传统美术的教学力度不如素描、油画等西方美术形式的教学力度。笔者对中国传统美术色彩教育现状加以分析,以期通过丰富教学内容、注重教学的实质性、强化传统美术与文化的融合、优化教学内容和教材等策略的分析,能够给相关教育工作者改进工作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传统美术;中学美术;美术色彩;教学策略
0 引言
中国国画在色彩运用方面,并非单纯追求对自然色彩的逼真还原,而是注重色彩的象征性和情感表达。画家通过对色彩的巧妙运用,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内涵。充分展现了国人对自然、社会、政治、道德、文艺等的认知。它借助绘画形式,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与感悟。画家们观察自然中的色彩变化,如四季的更替带来的不同色彩氛围,将这些感悟融入到作品中。国画以其独特构图、笔墨运用及意境表达,传达出丰富情感与思想内涵,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尤其是在美术色彩教育方面,应该更加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国画中的色彩运用和文化内涵。可以通过欣赏国画作品,分析其中的色彩搭配,让学生感受国画色彩的魅力。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国画创作实践,尝试运用国画的色彩表现方法,培养学生对传统美术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1]。
1 相关概念界定
1.1 中国传统美术
中国传统美术是在悠久而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孕育而生的。中华民族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都深深地融入其中。例如,中国画强调“以形写神”“气韵生动”,追求画面所传达出的精神境界和情感氛围[2]。中国传统美术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别具一格。
1.2 中学美术色彩教育与中国传统美术文化意识
色彩,是美术世界中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元素之一。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艺术技巧的重要环节,更可以与中国传统美术文化意识相结合,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窗户。
中学美术色彩教育应注重引导学生认识色彩的基本原理和表现方法。学生需要学习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以及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冷暖色调等知识。通过实践练习,如色彩写生、色彩构成等,让学生掌握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意境的能力。
同时,将中国传统美术文化意识融入色彩教育中,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国传统美术对色彩的运用独具特色。例如,在中国画中,墨色被赋予了丰富的层次和情感内涵,“墨分五色”体现了古人对色彩的独特理解和细腻感受。传统的工笔重彩画则以鲜艳的色彩、精细地描绘展现出华丽的视觉效果,传达出特定的文化寓意。
中国传统美术文化中的色彩还常常与哲学思想、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紧密相连。红色代表着吉祥、喜庆和热情;黄色象征着尊贵和权力,在古代皇家建筑和服饰中广泛应用。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欣赏中国传统美术作品,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色彩运用和文化意义。组织学生进行以传统色彩为主题的创作活动,鼓励他们运用传统色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可以邀请民间艺人走进课堂,展示传统工艺美术中的色彩技艺,如剪纸、刺绣、陶瓷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传统美术文化的魅力。
总之,中学美术色彩教育与中国传统美术文化意识的结合,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更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让他们在色彩的世界中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3]。
2 中学中国传统美术色彩教育现状
2.1 美术色彩教学过分局限于课本
在中学阶段,文化课的重要性往往被过度强调,美术课程分配到的时间极为有限。例如,在一周的课程安排中,文化课可能占据了绝大部分的课时,而美术课可能一周只有一到两节。这就导致美术教师只能在紧张的课时内匆忙完成课本内容的讲解,无法深入拓展中国传统美术中丰富的色彩知识。
这种局限于课本的教学方式,使得美术色彩教育逐渐沦为一种应试教育的形式,失去了其原本应有的艺术魅力和教育意义。学生们可能只是为了在考试中获得一定的分数而机械地记忆一些美术知识,而无法真正领略到美术色彩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心灵触动。
2.2 多种传统美术形式的色彩教学流于表面形式
中国传统美术形式多样,包括国画、书法、雕刻、民间工艺等。但在中学美术色彩教育中,涉及实践的往往只有绘画和书法两类,其他如工艺美术等几乎没有实践机会,仅仅停留在课本的介绍上。比如,对于雕刻艺术,学生们可能只是在课本上看到一些图片和简单的文字描述,却无法亲自动手感受雕刻过程中对材质和色彩的运用。这种表面形式的教学无法让学生真正深入了解和体验不同传统美术形式的色彩魅力,也难以激发学生对传统美术的兴趣和热爱。
2.3 传统美术在精神方面的色彩教育功能丧失
美术色彩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应通过色彩的运用和表达,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艺术的世界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4]。但在现实中,由于传统美术色彩教育不被重视,学生难以深入接触和理解传统美术,无法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滋养和启发,传统美术在精神方面的教育功能也就无从发挥。例如,在中国传统国画中,墨色的浓淡变化可以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如齐白石的虾,寥寥几笔,却通过墨色的巧妙运用,展现出虾的灵动和生命力(图1)。然而,由于美术课时间有限,学生们可能只是匆匆看过这些作品的图片,无法深入体会画家在色彩运用上的匠心独运,更无法从中感悟到那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2.4 忽视对美术色彩文化内涵的教学
目前的中学美术色彩教育模式较为单一,教师往往采用同一套教材对众多学生进行统一授课,作品的评价标准也高度统一。比如在色彩绘画课上,教师可能按照教材内容,让学生们统一临摹一幅作品,然后根据相似的标准进行评价,如色彩的准确性、构图的合理性等。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的作品往往呈现出高度的相似性,缺乏个性和创造力。这种教学模式也忽略了美术色彩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涵,使得美术教育只剩下华丽的外表,而缺乏灵魂。如果教师不将这些文化内涵融入教学中,学生们就很难真正理解中国传统美术色彩的独特魅力[5]。
3 对传统美术在中学美术色彩教育中现状的改善措施
3.1 丰富教学内容
中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创造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中学美术色彩教育中对传统美术的重视程度不足,存在教学内容局限、教学流于表面、精神教育功能丧失以及忽视文化内涵等问题。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提高中学美术色彩教育的质量,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美术文化,有必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改善措施[6]。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是美术教师开发与利用美术课程资源的重要途径。美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中的色彩变化,如四季的色彩更替、日出日落的绚丽色彩等,培养学生对自然色彩的敏感度(图2),自然美景中,在落日下色彩更加鲜明。同时,社会资源中的艺术展览、文化活动、民间工艺等也为美术色彩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让学生感受不同艺术家对色彩的运用和表达;参与文化活动,了解传统节日中的色彩象征意义;学习民间工艺中的色彩搭配技巧,如剪纸、刺绣、陶瓷等。
3.1.1 历史文化古迹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感受地域文化的特征。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名胜古迹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以及其中蕴含的色彩运用。例如,一些古建筑的色彩搭配往往具有特定的文化寓意,红色代表吉祥、黄色代表尊贵等(图3),我国古建筑常常采用红、黄色搭配。学生通过对这些历史文化古迹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对色彩的认识,还能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鼓励学生通过绘画、摄影等方式,记录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及传统建筑等,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对色彩的运用能力,还能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1.2 参观当地名家书画作品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名家书画作品展览。名家书画作品中的色彩运用往往独具匠心,能够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和启发。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色彩搭配、色调选择以及色彩所传达的情感和意境。同时,还可以邀请画家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对色彩的理解,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美术色彩的魅力。
3.1.3 美术馆资源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的展览,让学生欣赏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感受色彩的魅力。同时,学生可以在参观过程中进行合作学习与交流,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对美术色彩的鉴赏能力[7]。
3.2 注重教学的实质性
除了绘画和书法,美术色彩教育应该扩大实践教学的范围,包括其他传统美术门类如雕塑、剪纸、剪影、陶艺等。学校可以提供相应的实践教学环境和器材,鼓励学生在不同领域进行探索和实践,培养他们的综合美术素养。例如,在雕塑教学中,学生可以学习不同材料的色彩表现和处理方法,如石材、木材、金属等;在剪纸和剪影教学中,学生可以了解传统民间艺术中的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在陶艺教学中,学生可以体验釉色的运用和烧制过程中的色彩变化。
学校可以设立专门的美术工作室和实验室,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这些场所可以配备各种艺术工具和材料,让学生进行自主创作和实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技能。例如,绘画工作室可以配备不同种类的画笔、颜料、画布等;陶艺工作室可以配备窑炉、陶土、釉料等;雕塑工作室可以配备雕刻工具、材料等。学生可以在工作室和实验室中自由地发挥想象力,进行各种美术创作和实验,提高对美术色彩的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社群和项目,如美术社团、艺术交流活动、社区艺术项目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与其他艺术爱好者交流、合作,拓展美术的实践空间和社会影响力。例如,学生可以参加美术社团组织的绘画比赛、展览等活动,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和竞争意识;参加艺术交流活动,与其他学校的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参与社区艺术项目,为社区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提高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3.3 强化传统美术与文化的融合
传统美术色彩教育应该将传统美术与相关文化知识相结合,通过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深度,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美术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例如,通过讲解传统艺术品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思考传统美术与价值观、道德伦理、人生哲学等方面的关联,从而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审美修养。
增加文化体验和互动活动: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项目,如书法、国画、剪纸等传统技艺的学习和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感受和传承传统美术的价值与意义。
引导学生思考与探索:美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学习传统美术的过程中进行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提出问题、开展讨论、进行创作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传统美术精神的思考和感悟,使其在学习中获得深层次的体验与收获。
培养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美术教师应具备深厚的传统美术知识和研究能力,能够将传统美术的精神内涵与学生的成长需求相结合。学校应注重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培训,提供学习交流平台和资源支持,提高美术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能力。
3.4 优化教学内容和教材
美术教师应积极搜集和整理与中国传统美术相关的教学素材,确保教学内容涵盖传统美术的各个门类和代表作品。同时,教材的编写也应注重传统美术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其中的历史、哲学、宗教、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获得对传统文化的感知与理解。美术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传统美术知识和研究能力,通过持续地专业发展和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学校可以组织美术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等活动,鼓励他们深入研究传统美术,提高对美术文化内涵的理解和传授能力。
4 结语
中国传统美术在中学美术色彩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通过采取有效的改善策略,可以提高中学美术色彩教育的质量,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美术文化。未来,需要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传统美术的重视和研究,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美术教育。
5 参考文献
[1] 邵大箴. 美术, 穿越中西[M]. 北京: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 郭晓川. 中西美术史方法论比较[M]. 石家庄: 河北美术出版社,2000.
[3] 洪琪, 唐杰. 美术教育资源[M]. 长沙: 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
[4] 杜敏. 民间美术与中学美术教学[J]. 河南教育( 基教版)( 上),2008(07):125.
[5] 陈瑞涛. 从传统文化的继承来看美术教育的发展[J]. 科教文汇,2009(21):220.
[6] 张磊. 中国传统美术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现状及策略研究[D]. 长春: 东北师范大学,2012.
[7] 殷慧. 中学中国传统美术教学现状探究[J]. 美术教育研究,2013(1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