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家窑文化彩陶纹样探究

2024-12-09 00:00:00吕嘉琦
流行色 2024年9期

摘 要:马家窑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重要文化类型,以发达的彩陶著称于世。马家窑彩陶纹饰种类繁多、线条流畅、风格绚丽,代表着中国史前艺术创作的高峰。文章通过对马家窑文化不同时期彩陶的器型、色彩、纹样进行对比和分析,了解了古代先民们丰厚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对研究我国史前先民的审美标准与价值取向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马家窑文化;彩陶;纹样;色彩;文化内涵

0 引言

陶器是古代先民们常用的生活器具。在生产之初,陶器并没有刻意装饰的纹饰,随着审美意识的增强,人们开始将加工过程中留下的不规则印痕有意地转变为规则的纹饰。之后在不断地生产实践中,人们又认识了天然矿物质颜料的染色性,于是在烧陶技术、温度、工艺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彩陶便应运而生。马家窑文化是黄河上游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最早发现于马家窑遗址而得名,是一支以彩陶发达而著称于世的史前文化。马家窑彩陶纹饰华丽典雅,图案丰富多变,代表了中国彩陶文化的最高水平。

1 马家窑文化类型及彩陶纹样特点

马家窑文化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它的分期和类型有学术之争。按照发展顺序和文化特征,有学者认为马家窑文化可以划分为石岭下、马家窑、边家林、半山、马厂五个文化类型[1]。

1.1 石岭下类型

石岭下类型发现于马家窑文化地层之下,在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地层之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性文化层。这一时期的陶器着色以单独用褐色或单独用黑色比较多见。纹饰图案有圆点纹、涡形三角纹、水波纹等,其中变体鲵鱼纹和变体鸟形纹是石岭下彩陶最具代表的两种经典纹饰(图1)。这一时期的图案基调,为马家窑文化中的漩涡纹、波浪纹、圆圈纹等图案奠定了基础。

1.2 马家窑类型

马家窑类型的陶器以橙黄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器型以盆、钵、碗等饮食器为主,瓮、罐、瓶等贮藏器也逐渐增多(图2)。马家窑类型彩陶纹饰以黑色为主。黑色为基本色调,许多器物在口沿、外壁及内壁都绘有优美的纹饰。陶器上有漩涡纹、水波纹、圆圈纹等几何纹饰,也有鱼纹、鸟纹、蛙纹、蝌蚪纹等动物纹饰,线条流畅,图案明丽,视觉上有浓墨重彩之感。其中漩涡纹是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纹饰。

1.3 边家林类型

边家林类型属于马家窑类型到半山类型之间的过渡类型,最早因发现于甘肃康乐县虎关乡边家林遗址而得名。这一时期器型有壶、罐、盆、瓶、碗、钵等(图3)。红彩的出现是边家林类型陶器纹饰的重要特征。从此,彩绘由黑色单彩向多元的方向发展。边家林类型的纹饰大量使用水波纹、平行宽带纹、折线纹、锯齿纹、漩涡纹、葫芦形网格纹等,结合黑红彩的复用,彩陶纹饰的效果更加饱满艳丽。

1.4 半山类型

半山类型属马家窑文化中期,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的灰陶。器型以大型贮藏器壶、瓮、罐为主(图4)。纹饰多以黑、红二彩绘制,用黑红相间的线条勾画出各种图案,黑红两色间隔并用,色调热烈鲜明。纹饰以漩涡纹、锯齿纹、菱形纹、葫芦纹、网纹为主。陶器上的图案构图直观清晰,线条细腻,纹饰复杂。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一种纹饰是黑红二彩相间的一种锯齿形的花纹,由红色的条带和黑色的锯齿纹带相结合构成。

1.5 马厂类型

马厂类型属马家窑文化晚期,陶器以红陶为主,器型有小口高领罐、双耳罐、钵、盆、碗、瓮等(图5)。彩绘为黑红两色,晚期还出现了在陶器上施红色(或白色)陶衣或衬底,再画黑色花纹的彩绘方法[2]。器表打磨渐趋粗糙,图案渐趋抽象。纹饰以四大圆圈纹、神人纹、折带纹、菱格纹、回纹、贝叶纹等为主要纹样,其中四大圆圈纹、神人纹及其变体是马厂类型的典型纹饰[3]。

2 马家窑彩陶经典纹样

有学者研究发现,马家窑彩陶纹饰母题包括鸟纹、鱼纹、蛙纹、人形纹、圆圈纹、波纹、涡纹、十字纹、回纹、三角纹、菱形纹、网格纹等19 种。这些纹饰线条流畅、图案精美、风格飘逸,可分为植物纹、动物纹、几何纹等多种类型,这些图案或盘旋迂回、或交错勾连、充满着动感韵律,给人们带来了视觉美感。

2.1 漩涡纹

漩涡纹是马家窑文化彩陶中极具代表性的纹样之一(图6),它来自于先民们对水的崇拜。水是人们重要的生活资源,是生命的源泉,但是洪水等灾难又能冲毁房屋和田地,让人们束手无策,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将带着漩涡的河水纹样绘在彩陶上便体现了先民们对水和自然的敬畏之情。

漩涡纹一般是由多组圆圈和弧线连接而成,通过“S”形涡线将一个涡心与下一个涡心彼此相连,形成连续、旋转的漩涡形状,漩涡中的涡心有大有小,其中的圆圈里可以填充十字纹、圆点纹、网格纹等图案。尤其是当漩涡纹和波浪纹组合时,具有强烈的动感,形象地描述出了河流奔腾时产生的浪花和漩涡,动静结合,暗流涌动,有着别样的美感。

2.2 锯齿纹

锯齿纹是由连续的三角元素组成的彩陶纹饰,马家窑彩陶中的锯齿纹在整个图案中往往作为辅助性纹饰,对图案整体进行分隔、修饰和美化。如果说漩涡纹来自于先民们对水的崇拜,锯齿纹则极有可能是先民们对大山崇拜的艺术化表现。锯齿纹在马家窑类型中、晚期出现,而后盛行于半山类型时期,有学者称之为“神秘的睫毛”。

半山类型早期的锯齿纹小而规整,半山类型中期锯齿纹发展为窄长又锋利的锯齿,到半山类型后期则演变为细小密集、变钝的锯齿。附以黑红复彩的漩涡带纹锯齿纹,成为半山类型时期重要的纹样。同时,锯齿纹也常常与直线、弧线、圆点等其他元素共同组成横带条、波弧带、漩涡、圆圈、菱块等繁复题材[4]。半山类型典型的锯齿漩涡纹彩陶罐,腹部有细密的锯齿纹带勾连出四个大漩涡纹,涡心内填充不同方向展开的网格纹带,漩涡外再填充多层大锯齿纹,堪称半山彩陶的精品(图7)。

2.3 菱格纹和网格纹

马家窑彩陶上相互连续排列的菱格纹和网格纹,形似渔网、编织物及人们耕作的农田,反映出随着农耕文明的出现,先民们也从对水的崇拜逐渐转向了对土地的崇拜,表达了先民们对土地的崇拜和对丰收的祈盼。早期的菱格纹较大,大多为主体纹饰,其内常常填充网格纹、十字纹、圆点纹。后期菱格纹变小,演变为辅助纹饰,其内常常填充网格纹或涂黑。下图所示的菱格纹彩陶盂属半山类型,器身施红彩,腹部绘有六组菱格纹,间饰锯齿纹(图8)。

2.4 蛙纹

一种纹饰的出现与演变,大多是由具象描绘到抽象变形的一个渐进性的复杂演变过程,蛙纹也不例外[5]。马家窑彩陶中的蛙纹经历了“写实—意象—抽象”的变化[6]。早期的蛙纹接近写实,基本都绘有四肢,蛙形清晰可辨;半山类型时期的蛙纹使用了写意的手法,结合了人形,纹饰似人似蛙,被称为“蛙人纹”或“人形蛙纹”。马厂类型时期变形手法运用得更加娴熟(图9),蛙纹则更几何化和抽象化,蛙纹的许多特征被简化,甚至省略了蛙的头部,仅留四肢,简化为折肢蛙或蛙肢纹。

马家窑彩陶上为什么会有蛙纹,反映了先民们对蛙的认识和关注。蛙是两栖动物,而这是人类所不具有的属性。人们的生活和劳作依赖于水,但是又对洪水或暴雨带来的灾害心存恐惧,于是能够在水中自由出入的蛙便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另外,蛙鸣雨至的现象让先民们发现蛙具有预知降雨的能力,这对于身处农耕时期生产力低下,靠天吃饭的先民们充满了神秘感。同时,生育和医疗条件的不足造成人口的缺少也使得先民们对高生育率的动物自然而然地产生崇拜,蛙类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被人们赋予了生殖和繁衍的象征意义。这种对生命与繁衍的崇尚,也是蛙纹出现在彩陶纹样中的原因之一,它传递出先民们希望获得蛙的强大力量,期盼风调雨顺、人丁兴旺的美好愿望。

2.5 舞蹈纹

马家窑文化中的舞蹈纹主要出现于彩陶盆的内壁上,一般有若干组舞蹈图案,由多人手牵手为一组,组与组之间以叶纹或弧线分隔,人形看不见五官特征,呈现出剪影的效果。舞者线条质朴,脚下有平行旋纹,跳着轻快的舞蹈,刻画出先民们举行活动时的欢腾场景,让我们感受到人们蓬勃的朝气和对生活的热情。也有学者认为舞蹈纹可能表达的是原始宗教信息,代表了古老的庆祝仪式或祭祀场景。由于舞蹈纹绘制在圆形彩陶盆内,若干组舞者又围成了圆圈,传达出先民们对团圆美满的祈盼。图10 的舞蹈纹彩陶盆现存于国家博物院,由三组各五名舞者组成,整个图案富有节奏感和律动感,2013 年被列为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

3 马家窑彩陶纹样的文化内涵

劳动创造了彩陶,马家窑彩陶中蕴含着大量的信息,纹样同样也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史前先民生活的写照,也是他们情感和精神的寄托,体现了先民们丰富的想象力和伟大的创造力。

3.1 淳朴的自然观

自然界的和谐是人类生活的基础,古代先民们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发现自然规律,和自然界的万物相互依存,和谐共生。马家窑彩陶纹样中出现的大量自然元素,起源于先民们的生存环境,展现了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同时还呈现出先民们对生产、生活、自然现象的思考和认识,表达着他们的情感和美好愿望。

马家窑彩陶纹样中鸟纹、水波纹、漩涡纹、锯齿纹、菱格纹等元素的使用,象征着太阳、山、水、农田等自然环境、自然力量或赖以生存的资源,在古代先民们心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在体现了先民们对自然的敬畏和依赖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人类对自然力量的尊重和顺应。又比如马家窑彩陶中出现的马、蛙、鱼等动物纹样,往往被赋予丰收、吉祥的寓意,反映了先民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生命力和繁衍能力的崇尚,表达了他们质朴、纯洁的内心。同时,这些动物纹样也体现了先民们对动物与人类社会和谐相处的期望。再如,马家窑彩陶上大量的太阳纹、鸟纹、圆圈纹等展示出人们对太阳的敬畏和膜拜。

先民们将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用艺术的手法表现了出来,表达了淳朴的自然观。这些纹样富有鲜明的生活气息,让彩陶器物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3.2 丰富的美学观

马家窑彩陶纹饰中大量使用了旋转、反复和延伸的线条,有简单的直线、波浪线,也有复杂的曲线、螺旋线,它们动静结合、流畅明快,使得图案有强烈的韵律节奏,富有运动的美感。比如漩涡纹由成组的曲线围绕圆点中心,发散转动,让人感觉动感十足,节奏感强。

马家窑文化彩陶在色彩和纹饰上还用到了对称的手法,对称是一种特殊的反复形式,一般以左右和上下互为平移对称,体现了在位置和形状上的重复。这种对称的设计让人感受到循环重复的律动感,体现出绘制者的匠心精巧。

马家窑彩陶在整体构图中,也擅于对各种纹样进行组合、叠加,利用疏密关系、主次对比或中心元素的位置区分使得图案主题突出,而不是均匀平铺在彩陶上。同时还利用锯齿纹、弧线纹、圆点纹、直线纹等多种图案元素对纹饰留白或分隔,使得整体构图紧凑,图案也不再单调,增加了趣味性和灵动性,这种点与线、方与圆、虚与实的结合表现出丰富多元、和谐统一、效果强烈的艺术风格,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3 朴素的哲学观

人们在长期和自然的相处中,发现并描绘着自然的美,由物向心地表达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崇拜,反映出先民们对自然与人和谐统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认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点。

马家窑文化彩陶中那些象征天圆地方的陶器,象征动与静、以及生命力和生育力的纹饰,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的崇拜和对生命力的赞美,也体现了阴阳平衡、相互制约的思想。

马家窑彩陶中大量首尾相接的纹饰,反映了连续又循环的理念,可以理解为时间的延续、生命的轮回、日夜的更迭。纹饰的动静结合也反映了世间万事万物的存在、运动和变化。

3.4 原始的色彩观

限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彩陶中使用的颜色并不复杂,但用色却也自然和谐。色彩附着于器体之上,安静地表达着先民们最初的色彩情感。彩陶的基本色彩有红色、黑色、白色及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过渡性中间色,如赭色和黄色[7]。绘制纹饰时使用的颜色有红、黑、白、褐、黄等五种。有学者研究认为,在先民们朴素的认知里,红色是血液的颜色,是生命的象征。白色是阳光的颜色,象征光明、温暖和安全。黑色是夜晚的颜色,象征着神秘、死亡和恐怖。不同色彩的使用亦具有不同的象征作用,并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淀为集体意识被延续了下来[8]。彩陶中这些颜色的使用,反映了先民们对大自然色彩的心理感应,是最终色彩文化系统形成的基础和源头。

4 结语

马家窑彩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图案取材范围宽广,纹样纷繁多样,色彩简单明快,体现了古代先民们对生产、生活以及自然现象的思考和认识,表达了他们朴素的精神情感和对美的不懈追求。

5 参考文献

[1]藏小霞.马家窑文化彩陶甲虫纹饰浅谈[J].陶瓷研究,2024,39(01):28-34.

[2] 杨健吾. 上古之时华夏先民的色彩习俗[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1):79-84.

[3] 刘爽. 马家窑文化彩陶纹饰审美研究[D]. 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大学,2020.

[4] 韩建业. 马家窑文化半山期锯齿纹彩陶溯源[J]. 考古与文物,2018(02):54-59.

[5] 沈愈, 王馨悦. 马家窑时期彩陶蛙纹纹饰分析[J]. 陶瓷科学与艺术,2024,58(01):37-39.

[6]邱获.对马家窑文化彩陶蛙纹的探讨[J].陶瓷科学与艺术,2023,57(04):60-61

[7] 司娟. 由彩陶看中国人色彩审美心理的萌芽[J]. 电影评介,2006(14):82-83.

[8] 王立夫, 周侠. 中国史前着色陶器上的用色及观念[J]. 中国陶瓷,2022,58(02):8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