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明电影《梦》的色彩心理学分析

2024-12-09 00:00:00张宇泽仇朝樾张献民
流行色 2024年9期

摘 要:《梦》是世界著名导演黑泽明晚年的意识形态集大成之作,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和深刻的内涵。本文从色彩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出发,对《梦》中具体八个梦境的色彩运用逐一作了细致的分析,讨论色彩在片中的功能,并得出了掌握色彩心理学对电影创作具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关键词:黑泽明;《梦》;色彩心理学;电影色彩;象征

0 引言

黑泽明,世界著名电影大师,早年因《罗生门》《七武士》《影武者》等作品海内外知名,彼时他的电影中多出现强硬的武士形象。而本文的研究对象《梦》,则是其晚年的重要作品之一。与早期作品多以剧情主导的风格截然相反的是,本片显得娓娓道来。耄耋之年的黑泽明在其中加入了大量的哲思,不论是自己的人生经历这样的私人议题,还是战争与和平、人与自然、生与死之类的宏大叙事,都在本片的背后得以展示。与此同时,本片另一个出彩之处是导演对色彩的处理,多年的绘画基础使得黑泽明运用起色彩得心应手,这也让色彩心理学相关理论作为本文的理据支撑成为可能。此外,经笔者考证,目前的期刊文献多集中于对本片叙事结构和导演艺术风格的阐释,几乎没有从色彩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故本文的创新性亦有保障。

1 理论背景——色彩心理学与电影艺术的关系溯源

德国著名电影理论家爱因汉姆在他的著作《色彩论》中提及:“色彩能够有力地表达情感”。[1] 无独有偶,十九世纪法国雕塑家罗丹也曾经说过:“色彩即思想”。可见,在艺术领域,色彩的重要性是没有争论的。一方面,从医学的角度来说,色彩可以刺激人们的神经系统,在感官层面给观众传达信息;另一方面,色彩可以承载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意识形态,彰显其艺术风格。而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综合艺术,其视觉上的美感也离不开色彩强大的表现力,如安东尼奥尼在《红色沙漠》中对色彩的使用震惊世界。从黑白电影到彩色电影的转变正是这一点的有力证明,这种转变满足了观众对创作者在荧幕上复现客观世界色彩的期望。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颜色能够影响人类的脑电波,红色带来警觉、蓝色带来放松。在红色的环境中,人的脉搏加快、血压升高、情绪增强;在蓝色的环境中,人的脉搏减慢、血压降低、情绪下降。所以,色彩的心理功能是在人类对外界刺激作出生理反应之后进而产生联想和想象的思维反应的基础上形成的。于是,色彩心理学应运而生。色彩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色彩与人类关系的学科,从视觉出发,到中间层的知觉、情感,再到更高维的记忆、思想观念、意志、抽象象征,是我们理解电影中色彩心理学效应的基础。

2 色彩在电影《梦》中的心理学效应

黑泽明导演的《梦》于1990 年上映,影片包含了八个梦境:太阳雨、桃园、暴风雪、隧道、鸦、红色富士山、鬼泣和水车村,分别从儿童、成年、老年的视角入手,完成了格式塔心理学的闭环,展现了导演对于社会人生中各种问题的反思。黑泽明本人也曾这样说:“在这部影片中包括了我对当今社会的全部看法。如今美丽的大自然正在消失,与此同时,人类美好的心灵也在消失。我只想自然地描写我对大自然及美好心灵的怀念。”本片虽然是剧情片,但同样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黑泽明对色彩的运用可谓臻至化境,他灵活地使用其奠定基调、烘托氛围、抑或是藏匿自己的人生态度。本片的色调部分阴森可怖如惊悚片,部分浪漫温馨如爱情片,导演在兼顾叙事的基础上把它做成了一个优秀的摄影作品,让观众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层面感受到传统的日式美。八个梦境各自讲述了不同的故事,然而故事之间又隐约有一些联系,比如随处可见的红和蓝。本片不是实验电影,片中的色彩一定程度上会为叙事服务,故笔者接下来会将其与具体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场景设计等元素结合进行分析,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探讨,既针对每一个具体梦境中出现的颜色进行分析,又试图去找到某一颜色的共性,或对其不同用法进行概括。

2.1 “太阳雨”:白色——纯洁、神秘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白色可以快速调动观众视神经的感知功能,能够最先引起观众的注意力。[2] 同时,白色也是一种象征着纯洁和原初的颜色,它是太阳光的颜色,也如同圆一样完整、统一。俄罗斯现代抽象艺术奠基人康定斯基曾称其为一个世界的符号:“白色的魅力犹如生命诞生之前的虚无和地球冰河时期”。[3]

“太阳雨”中,开场的背景便是青瓦灰墙,主人公小男孩穿着带圆形纹样的白色日式传统服装,显得尤为突出。开场的白色在抓住观众眼球的同时,也象征着小男孩的天真无邪,为其后续未能克制住好奇心而去偷看狐狸嫁娶做了铺垫,好奇本就是孩子的天性。而到了树林中,狐狸的嫁娶队伍在一片白色的浓雾中缓缓出现(图1),此处的白色则增添了来者的宗教性和神秘感。浓雾将它们与灰暗的参天大树分隔开来,意在表现“两个世界”,暗示神话传说的虚无缥缈。值得一提的是,此处的仪式,导演采用了能乐这一日本古老的艺术形式,使该段显得余韵悠长。结尾小男孩去寻找狐狸的居所,这一镜头的色彩处理也相当巧妙,一道美丽的彩虹占据了画面约三分之二的部分,彩虹之下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彩虹的背后则是巍峨的远山,山间弥漫着轻盈的白雾(图2)。该片段在此结束,导演恰到好处地做了留白:小男孩看似走在花团锦簇的平原上,可未来似乎是迷茫的,山间的白雾也彰显了某种不确定性。男孩代表了人类最原始的天性,对一切充满了好奇,狐狸送来的短刀则指代打破规则后面临的惩罚。人生在世总有不可为之事,而若是触犯禁忌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导演用这个梦境向我们传递了一种敬畏。

2.2 “桃园”:粉色——浪漫、甜蜜

色彩的强大表现力和营造氛围、奠定基调的功能,不仅仅来源于色彩本身,还同其明度、纯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色相相同的颜色,明暗可能不同。例如,绛红色和粉红色都含有红色,但前者显暗,后者显亮。纯度也称色彩的饱和度,指色彩的鲜艳程度。在同一种颜色中,不同的纯度代表着在原色的基础上被稀释的多少,从而形成了一种对比关系。在色彩学中,原色饱和度最高,随着饱和度降低,色彩变得暗淡直至成为无彩色,即失去色相的色彩。粉色是由红色和白色混合而得到的低纯度色彩,在自然界中不太常见,它像童话般浪漫,常常被看作甜蜜爱情的象征。黑泽明却反其道而行之,用温馨的色彩构建了一个略微沉重的物语,粉色恰到好处地给背后的价值观披上了一层柔和的滤镜。

“桃园”的主人公同样是第一个梦境中的小男孩。家里正在为了庆祝桃花节做准备,只有他留意到姐姐的朋友中好像少了一人。他跟着身着粉衣的少女追进了桃园,被人偶们阻拦。小男孩追着桃花化身的粉衣少女桥段,正体现了青春期少年性别意识的启蒙,此时的他对异性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因此追逐。而少女的举止看上去温顺纯良,这也和粉色的意向无比契合。不过,后半段的一处剪辑才是该片段导演真正想要表达的主旨:大片的粉色桃花(图3)在下一个镜头中只剩下砍伐后光秃秃的躯干(图4)。这一鲜明的对比昭示了导演对于人类不懂得尊重和保护自然的批判。而人类想要征服自然的傲慢终究会毁灭自身,这在后续的“红色富士山”中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3 “暴风雪”:蓝色——寒冷、阴郁

康定斯基在《艺术活动中的精神作用》中指出:“世界上有冷的色彩,也有暖的色彩,但任何色彩都没有红色所具有的强烈的热力。”[4] 作为三原色之一的红色是一种高强度的感性色彩,它浓烈而富有激情,是一种较为极端的颜色。然而,红色的背后也蕴含着积极和消极两种含义。它强烈的冲击力可以促进人们的血液循环,以此达到提振精神或是警示的双重效果。对红色的历史进行溯源,其在中世纪的欧洲是昂贵和奢侈的代名词,因红色服饰的面料染织工序复杂,染料依靠进口价格高昂,只有权贵才可负担得起。故自古以来红色就不可避免地被赋予了庄重的态度。蓝色同样是三原色的一种,属于冷色调,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人们每天都可以看见的天空就经常以蓝色出现)。其可以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但同时也代表着一些负面的情感,如寒冷、恐惧、忧郁等。

“暴风雪”中有着两种色彩主基调——蓝色和白色。此处的白色是客观现实中雪的颜色,只是一种单纯的复现,故笔者在此不做多余讨论。蓝色作为“暴风雪”片段中该场域的基本环境色出现(图5),昏暗的蓝色在视觉上有着较强的压迫感,营造了一种沮丧和诡谲的气氛,给观众带来了真实的心理体验,他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登山队员的痛苦和无助。然而领头的登山人坚持不懈,最终看见营地,从死神手中脱离,这体现了人类不畏逆境艰苦斗争的美好品质,传达了“只要坚持最终必将迎来胜利”的思想。营地的旗帜是红色的,虽然在该段灰暗的蓝色大背景下显得不甚明显,但经历了漫长风雪洗礼的观众在此刻也不免觉得它就像爱森斯坦《战舰波将金号》里那一抹明亮鲜艳的红。红色旗帜代表着希望,也代表着队员们生还的喜悦。

2.4 “隧道”:蓝色和红色——迷信荒诞、焦虑危险

黑色是黑暗,是终点,是虚无,在大多数文化中,黑色都象征着邪恶或是反叛,呈现出一种无可磨灭的否定态势。黑色的基调是毫无希望的沉寂,就像尸体火化后的骨灰余烬,往往指向死亡这种沉重的意向。

第四个梦境名为“隧道”,实则是对战争的反思。指挥官即将走进的隧道里能够看见的只有永无止境的黑色。黑暗的隧道就像是战争的泥潭,军官从中走过又走出,因此他得以幸存,而手下的第三小队则永远陷入其中无法离开。从隧道中冲出的小型军犬全身泛着红光,身上还绑着几颗手榴弹(图6)。红色是血的颜色,也是火的颜色,战场就是血与火的温床,这两种基本经验使得观众很轻松地将军犬与战争做了有机联想,从而感受到其带有的焦虑和危险的情绪。它就像战争的代言人,对着军官咆哮,面目狰狞,催促和逼迫士兵们献上自己的生命。随后,第三小队士兵之一登场,此人穿着厚实的军服,裸露出来的皮肤都是蓝色(图7),与正常黄种人的白皮肤不同,意在提示观众他早已死去。无法从泥潭里挣脱的他却不甘心,连自己的死亡都丝毫没有察觉,甚至想回家,这更进一步显示了战争的荒谬和无意义。士兵看到的自己的老家是昏暗山林中仅有的微芒,这缕星火代表着希望,却又不是他一个人的希望,每一个战死在隧道中的士兵,或许都有一份这样的牵挂。接着,整个第三小队走出,他们的皮肤都是蓝色,这一场景显得迷信又荒唐。众所周知,人死不能复生,所以也只有在梦中军官才得以跟死去的下属对话。而这如同复制粘贴般的蓝色更是将整体气氛变得诡异起来。最后指挥官让他们返回隧道中,对军令的盲目听从也展示了战争大背景下个体的麻木和顺从。

2.5 “鸦”:对后印象主义的继承

纵观全片,“太阳雨”和“桃园”分别是对神话民俗故事的化用,以小孩为主角分别展现人类本性的好奇心和对大自然的傲慢;“暴风雪”是对人类勇气和坚持的赞歌;“隧道”是对人类嗜杀本性的恐惧和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红色富士山”传递了对人类能否掌控好飞速发展的科技的隐忧;“鬼泣”同样讨论的是人类对自然的傲慢导致的自身毁灭;“水车村”是导演以过来人的视角对生与死的观念和正确的生活态度的讲述。第五个梦境则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与其他梦境或多或少蕴含着某些哲理不同,“鸦”更像是一次绘画试验、一种炫技和致敬。黑泽明自小就学习绘画,这一直是他的兴趣,甚至在早年差点成为其人生追求。后因哥哥去世,他不得已而放弃了收入微薄的绘画转行电影,但对于绘画的热爱却一直没有改变,其美术功底也在自己的作品中有所展现。“鸦”的构图与影调正是继承了梵高的后印象主义特征,主人公进入作品的世界也给该片段带来了独具风韵的视觉美感。黑泽明曾说:“不会画画的导演不是好导演。”虽然这句话具有一定的争议性,但可以看出的是他对绘画的坚持。该片段里的梵高也是争分夺秒地记录着大自然中的美,这种如火车头一般驱策自己的动力也是黑泽明对自己的勉励。不过,由于该段采用的场景等设计皆为梵高作品的延伸,此处的色彩也几乎没有导演主观的调整,故不作分析。

2.6 “红色富士山”“鬼泣”:末日及后末日视角的核迷思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变迁,以及导演观念的革新,他们不再局限于对客观真实做简单的复原,而是在此基础上拓宽维度,用客观色彩满足观众的审美思维和期待,用主观色彩体现自己的设计水准和艺术风格。电影的色彩从此不再局限于视觉真实,而是拥有了更多的功能。它既可以为叙事服务,也可被用来进行情绪宣泄,可以传达象征意义,甚至是成为意识形态的载体。色彩不仅可以将客观现实中自然物的属性完整地展现出来,还能够营造氛围,影响人们的情绪,传递情感和价值态度,甚至从生理层面给我们的感官带来刺激。

第六和第七两个梦境都与核有关。“红色富士山”可谓红色和蓝色两种表意差异最极端颜色的绝妙融合。开场的富士山一改人们对它的刻板印象,由原来蓝色山体顶部白雪皑皑变成了暗色山体上方红色火光(图8)。山底是黑压压的人群,每个人都在仓皇逃窜。这里的红色是火,核电厂爆炸,危险袭来,人们都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活命。幸存的人类跑到大海的近旁,脸上泛着红色的微光,和背景里蓝色的大海产生了鲜明的对比。远处飘来的红、黄、紫三种颜色的云各自代表一种放射性元素的标记,它们扑面而来,男人只能徒劳地挥动手中的外套驱赶,最终消失在红色的烟尘中,红色也预示了他们之后的死亡。而“鬼泣”的时间背景则像是在“红色富士山”之后,男主踏在黑色的土地上,远处像是核战争之后的城市废墟,近处白色的雾恰到好处地作为隔断体现景深。男人跋涉中走进了一片白色的迷雾,浓雾散去,他见到了曾经同样是人类的鬼。在辐射尘的污染下,所有物种都发生了变异,巨大的蒲公英的黄色(图9)提示着观众这里是后末日视角下的现实世界,黄色象征客观世界中的病态和死亡。多角鬼聚集的水池呈鲜艳的血红色(图10),暗示了他们作为被核辐射污染人类的焦虑与痛苦,这种现实中并不存在的颜色设计也给本片段带来了一丝荒诞的意味,给人们敲响警钟。最终,好鬼将男人赶下山坡,背景的天空是昏暗的蓝色(图11),然后随着镜头移动只剩下黑色的泥土,他未来几何,这在观众心中覆上了一层阴云。

2.7 水车村:绿色——生态主义、回归自然

到了“水车村”,导演为观众描绘了一幅怡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画卷,这也是黑泽明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是他对诗意生存的理想建构。水车村的环境充盈着绿色(图12),人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用蜡烛和亚麻油照明、牛和马耕田、柴火和牛粪作燃料。老人说:“人们总以为自己可以改变世界,最终发明的只是些让大家都不快乐的东西,人们的心灵不应当受到污染。”该片段看似借一个外来人视角展开,实则是通过老人之口传递导演的所思所想。最后,老人穿上红色的衣服给自己已经过世的初恋情人送葬,跟着队伍一起豁达地载歌载舞(图13),影片就结束在这样的氛围中。平静但流动的河水,水下轻微拂动的水草,整个片段的绿色都展示出导演晚年回归自然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他呼吁人们去空气和水源以及人们的心灵都没有受到污染的地方。

在对每一个具体的片段进行分析之后,笔者找出了其中的一些共性和不同。导演像一名成熟的画家,对各种颜色如臂指使,举重若轻地对整体的象征进行构建。正如斯坦利· 考夫曼所言——让色彩成为剧中的一个人物,黑泽明做到了这一点,他依靠对每种颜色不同视觉特征和视觉权重的熟练掌握安排调配整个画面的布局。比如,在“暴风雪”和“鬼泣”中都用了小面积但权重高的红色去平衡背景的蓝色和黑色,通过分配颜色种类和面积引导观众的视线行进路径,提升其视觉体验,继而辅助叙事,将观众注意力抓至他想要的位置。这种象征的意义也并不绝对,例如,就像上文提到的那样,在不同的情境下,红色可以分别象征希望和危险,蓝色也可以分别象征宁静和阴郁。经过笔者的总结,本片中每一种颜色所具有的内涵被概括如下:

红色:喜庆、热情、焦虑、危险、爆炸、死亡

蓝色:宁静、寒冷、阴郁、压抑、迷信、荒诞

黑色:黑暗、终点、虚无、否定

白色:神秘、纯洁

粉色:浪漫、甜蜜

黄色:客观现实、病态

绿色:生态主义、自然

在这些内涵的基础上,它们被灵活地用来暗示故事情节后续发展、提示创作者的思想主旨、铺垫人物结局命运、塑造环境和氛围等。

不过,本片的色彩倒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人与自然进行大致的分类:一种是表现自然美的色彩,如粉色、白色、黄色、绿色;另一种是展现人类恶的色彩,如红色、蓝色、黑色。这种不同的色彩组合表达了创作者对自然的崇拜、回归和向往,以及对人类身上罪恶的强烈批判。

3 结语

《梦》作为黑泽明的社会人生理念集大成之作,其高超的色彩运用方式值得后人学习和研究。在掌握色彩心理学的基础上,对电影这一与观众交互的艺术进行更加科学地把握,在安放观众期待视野的同时完成属于自己的表达,实现影像美学的拔高、叙事张力的提升和背后内涵的深化,这或许会成为未来每个电影创作者的必修课。

4 参考文献

[1] 鲁道夫· 阿恩海姆. 艺术与视知觉[M].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 梁明, 李力. 电影色彩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瓦西里· 康定斯基. 论艺术的精神[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4] 张嘉轩. 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色彩心理学分析探究[J]. 流行色,2022(07):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