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突然不想去爸爸家了 等

2024-12-07 00:00:00阿达丽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4年12期

女儿突然不想去爸爸家了

Q: 两年前,我离婚了,4岁的女儿归我抚养。她爸每周末接女儿过去住1天,有时我忙,他也会帮忙带。2个月前,我恋爱了,男友对女儿很好。我也没有因此冷落她,但女儿突然就说周末不去爸爸家了,该怎么办呢?

A: 早期幼儿的安全感是通过自身之外的人来建立的。通过相处,对这些人建立信任,再由信任的人组成自己的安全空间,当幼儿感受到稳定的安全后,才会去发展其他能力。比如孩子出生后与父母生活,熟悉并建立信任的是父母,三口之家组成的空间,就是幼儿的安全空间。如果周末去爷爷奶奶家或者老人常来自己家,那么,这5个人组成的空间就是幼儿的安全空间。离异家庭的孩子本身就比较敏感,尽管别人对她好,妈妈也没有冷落她,但突然出现的“陌生人”,尤其是对她好的“陌生人”,会触碰到孩子本来已经建立好的“安全体系”,引发她的不安和焦虑。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离婚”的理解并不是很准确,如果夫妻离异后关系正常,孩子就会认为爸爸妈妈只是不在一起住了而已,他们对自己的照顾会让她认为爸妈没有“抛弃”彼此,只是形式不一样了而已。所以,孩子的行为可以理解为是在替爸爸或者替自己守着妈妈。

在养育过程中,无论发生何种变化,孩子出现任何反常的行为,父母都不要先着急把事情掰回正轨,因为不明真相(背后需求)导致的强迫,会带来孩子更大的反抗或其他反常行为。就这个孩子而言,妈妈不如顺势而为,满足孩子当下的需求。若爸爸无法接受孩子不再去家里的决定,就由他出面邀请。但无论是谁,都不可以强行带离孩子。

孩子不愿离开妈妈,说明妈妈就是她内心需求的主要观察者。6岁孩子没有防御和伪装能力,妈妈可以通过读绘本、角色扮演、聊天、做游戏等方式,去了解孩子不愿意去爸爸那里的原因,再对症下药。也许只是特别简单的原因,成年人想复杂了而已。

朋友建议儿子改学美术

Q: 儿子上高二,成绩中上等,正常发挥能上个二本。有朋友建议让我儿子学美术,他有点儿基础,再花钱培训一段时间,没准儿能上个985高校。儿子说听我们的,该冒这个险吗?

A: 任何“投资”都有成本和风险,更何况这份投资还带着宝贵时间和经费,更加大了风险成本。

先看看让父母纠结的两条路:一条是孩子现状,要么这一年多更加努力,使劲儿跳一下够个一本,最差是上二本;第二条路是花时间和金钱学艺术,要么能上个985,如果上不了,复读的结果怎样也未知。其实,艺考985和正常考学争取上一本的难度和概率相当。

首先,任何选择的核心都必须是孩子自己的想法。孩子说听家长的,如此重要也最该明确的点却被家长忽视,甚至还觉得孩子听家长的挺好。其实,人生的路除了高考还有更多选择,每个孩子都有很多机遇,最终决定他们选择的,是“我想要……”“我愿意……”也就是说,一切选择必须依据孩子自己内心的热爱和主动性。家长千万不能因为不知道怎么办,就很无奈地做一个貌似不错的选择。艺术类行业将来需要极大的热情、发自内心的热爱才能坚持下去。所以,不要被孩子的“你们决定”催眠,而要在选择的整个过程、选择的利与弊、投入与存在的风险等方面都让孩子参与进来。

其次,在高考志愿选择上,要考虑到将来的职业前景。父母应对职业方向有所考虑和收集,从而作出相对长远的打算。比如,如果孩子学美术,那么,现在就应和孩子讨论:将来是从事美术相关的行业,还是自主创业。家长不能觉得只要把孩子托举到理想的大学,一切就结束了。

无论作何选择,都要把利弊考虑清楚,并让孩子完全知晓。只有这样,他才能迈出为自己人生负责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