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AI成为思考的终点

2024-12-07 00:00:00马曼妮张娜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24年12期

如果把AI的结果视为唯一答案,孩子很可能会失去探索和创新的机会。

如今,AI(人工智能)能够生产出越来越多创造性的作品—自动生成的文本、图像、绘画等,这让我们不禁思考:AI的创造力能否用来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答案是肯定的。我们需要先知道创造力是什么。

并非只有像科学家一样发明出新东西才能叫有创造力,创造力是一切想法和主意,比如孩子说:“矿泉水瓶不仅能用来装水,还能做成花瓶、洒水器、沙漏,更能用来卖钱。”这些想法本身就是创造力的表现。

孩子天生拥有创造力,而我们的任务是激发与培养这种能力。

利用AI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关键在于与AI互动。创造力的本质是表达与展示,AI生成的故事或画作可以激发孩子进一步想象,或引导他们尝试不同艺术风格。

AI可以帮助孩子拓展思路,但最终的创造力源泉依然是孩子自身的思维与想象力。

我们应将AI视为一种激发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工具,AI的即时反馈功能为孩子提供了自由尝试新想法的环境,减少了对失败的恐惧,同时还能提供个性化的建议。

当孩子提出“我想画火箭马桶”的想法时,AI不仅能生成对应的图画,还会进一步引导孩子思考:“这个火箭马桶会有哪些功能呢?”这种互动为孩子提供了从不同角度探索和创新的机会。

当孩子显露对某样事物或东西的好点子时,父母要及时辨认,鼓励孩子大胆尝试。

有时,孩子会发掘日常生活中的小事:“铅笔除了写字画画,还能用来做什么?”

“如果有一种能够装下所有东西的书包就好了。”

这时候,父母要利用AI的即时反馈功能,帮助孩子与AI进行讨论。孩子会从讨论中得到认可与改进的建议,进行再互动、再创作,使自己的好点子变得更加完美,并在这个过程中渐渐地了解AI、使用AI。

AI的反馈并不都是完美的,这时,父母需要帮助孩子甄别。要引导孩子判断AI生成内容的合理性,是否符合基本的事实和逻辑,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AI的想法是否说得通。鼓励孩子挑战AI生成的简单内容,提出更复杂或有创意的补充。

比如父母可以问:“AI生成的故事情节有点儿简单,我们能不能想出不同的结局?”鼓励孩子在AI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想法,引导孩子提出反思性问题,比如:“除了AI给出的建议,你还能想到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吗?”

创造力不仅是发明新事物,更是思维的自由发散。AI的出现是引擎还是枷锁,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引导。AI并非万能的,如果把AI的结果视为唯一答案,孩子可能会失去探索和创新的机会。

AI也不应成为思考的终点,真正激发创造力的仍然是孩子的思维力与想象力。父母在教会孩子如何使用AI的同时,还要鼓励他们挑战现有框架,保持独立思考与创新,走出独特的创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