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兴山

2024-12-07 00:00:00马景良
今古传奇·当代文学 2024年10期

那天,我是从水墨画里走进兴山的。

那条如昭君裙带般的公路,带给我如梦如幻之感。一座又一座山峰,或高或低在眼前闪现,我如腾云驾雾般穿行在崇山峻岭之中。一朵又一朵白云,变幻莫测,给我少女般万千柔情。

蓝天下,几只飞舞的大雁盘旋在山峰之上。伴香溪而行,如彩虹般的高架桥弯弯曲曲随地势而起伏,蜿蜒向前。桥下河边,几位身着汉服的女子在欢愉地戏水,享受河水带给她们的清凉,欢声笑语把香溪中的鱼儿都惊艳了,就像是昭君当年在香溪边搓洗手帕,不经意间染香了小溪。

那年,十五岁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的昭君被皇廷选秀远去长安。五年后,恰逢匈奴求婚与汉和亲,昭君主动提出嫁入匈奴,用和亲换来两地安宁。西行途中,昭君想起亲人和故里,思乡之情让她弹起了琵琶。琵琶声声,动人心弦,禽鸟驻枝停鸣,大雁停翅落沙。我常想,为什么一个弱女子,有这般勇气和胸襟?

昭君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她从未走远。她一直活在兴山百姓心中,活在中华儿女心中。如今,兴山处处可见昭君的雕塑和画像,昭君文化正在兴山悄然兴起。行走在兴山,常可见身着昭君服饰的少女,公园溪畔,亦常现抱着琵琶的女孩,气质优雅,清纯可爱,活脱脱少女时期的王昭君。

以昭君家府宅为基础改建的王昭君纪念馆,如今已是名传千里,几十幅昭君石刻和画像贴于墙头及屏风之中。或刺绣或浣纱,或绘画或扑蝶,形态逼真,活灵活现。

蓝天白云下,处处鲜花盛开,古树葱葱。

在古乐和唢呐声中,我们面对昭君塑像三鞠躬,祭拜这位令人崇敬的兴山女子,祭拜这位义薄云天的汉家女孩,祭拜这位有着民族大爱的先祖。纪念馆内,我们看到被鲜花和花篮包裹的王昭君汉白玉雕像。她发髻高耸,屏气凝神,风姿绰约,衣袂飘飘。我轻手轻脚行走了一圈。屏气凝神,惧怕惊扰了那份和谐与宁静,懈怠了那份景仰与崇敬。我深深地被昭君的智慧、美丽折服,被她的博大胸襟和义薄云天的胆识折服。

随香溪河进入大山深处,处处美景总能给我们惊喜。一棵树干弯了再弯的古树,一块纹路绕来绕去的巨石,一股清澈冰凉的山溪水,都能让我们驻足凝视半天。

听说,上游的仙女山已经离我们很近了,大家的精神一下鲜活起来,我估摸着每个人都想着偶遇仙女吧。

(特邀编辑 丁逸枫 2783176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