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已不存,但《太平桥记》明代碑刻依然立在岁月的河道旁,静静地告诉世人,这里曾经横卧着一座石桥。
两边是高山密林,一条峡谷在溪水的伴奏下由北向南深入浅出显得更加富有生机,走在怀玉古道上,河床上满是不规则的大小石头,一次次山洪狂欢的舞台,走过关口村、太阳坑,阳光下万物安宁一派太平景象,却再也不见架在溪流之上的太平桥了。
远远望去,郁郁葱葱的山体上不乏嶙峋怪石,峭壁突兀,其中一柱岩石独立山腰,像一把利剑,深深地插入坚硬的岩体,峰峦叠翠间,唯留一截剑柄,令人倒吸一口冷气。
多年前上怀玉山,我是走过太平桥的,严格地说,是借助车轮的滚动一晃而过,心中念叨的却是山顶的风景,也就一次一次过河“忘”桥而忽视了太平桥的存在。太平桥是上怀玉山的必经之路,叩响过王安石、朱熹等诸多历史文化名人的足音,浩荡过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杀敌英姿,还有多少贩夫走卒、山村野夫用艰辛的汗水追寻过岁月的风尘……太平桥,玉山境内怀玉古道上的一座重要桥梁,这条南北通道是从德兴陇首进入怀玉山葛岭头的,再过太平桥、关口、水阁,往樟村出沙溪岭,到达上饶。
太平桥,多少文人墨客、贤士学子匆匆走过,因怀玉山的召唤。怀玉山乃风水宝地,有的人甚至拖家带口定居下来,而太平桥乃必经之路。北宋杨亿,怀玉山走出去的一代文学家。法海禅院(怀玉书院)旁曾建有杨亿精舍。杨亿,福建浦城人,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杨亿出生,“母以小经口授,随即成诵”。开宝七年(974),其祖父杨文逸、时任玉山县令在金刚峰南麓、法海禅院之侧为杨亿营建书屋,后称杨亿精舍。怀玉山当是杨亿的开笔启蒙地。南宋时期,一度与陆游同为枢密院编修官的尹穑也来怀玉山了。绍兴七年(1137),尹穑客居怀玉山第二年,在法海禅院西南角、杨亿精舍旁,造屋作书房,称“方斋”,并作《方斋记》。太平桥也一定呵护过王安石的足迹,还有朱熹、王奕、夏浚、夏子阳、吕怀、赵佑、李梦阳……
太平桥,见证了多少如烟往事,见证了多少悲欢离合,也见证了怀玉山的深厚情怀。若干年后,再回头找太平桥,徒留下一片怅惘,再也找不到了徒步过桥上山的那种感受:“自桥之后,山若增而秀,水若归而下,路若阕而平,人若逸而快。”由此看来,太平桥是一个标志性的转折点,也早已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地名符号。可以推测,当初取名太平桥,其意不言而喻,寄托着人们的美好祈福。
而今,天堑架起了平整、宽阔、漂亮的“天路”,架在玉琊溪上的太平桥被废弃。
蓦然间想起玉山东南方下镇的一座建于嘉靖年间的渎口古桥。曾经走过古桥,清风吹拂,桥下不急不缓的溪流撩起我思绪的浪花,仰望柳居山,一位与这座桥密切攸关的古人的形象在眼前越来越清晰、越来越高大起来,他就是明代嘉庆年间刑部侍郎詹瀚。夏日的太阳照射河面,草木生机勃勃,光影摇曳中,似乎看见侍郎在河畔走走停停,不时与随行人员交谈,正规划着在家乡沧溪河道上建造一座桥,以方便两岸民众日常交往。四百多年来,七孔渎口古桥阅尽沧桑,依然挺立在岁月深处,多么像七个音符,在溪流的拍打下演绎着两岸村庄的美好序曲。
而今,玉山的古桥遗存保存下来的已然不多,横跨在这一方山山水水间,值得我们一一去用脚叩问、用心叩拜。
太平桥,风风雨雨里,抵御了一次一次山洪的突袭。桥之西头还保存着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碑刻《太平桥记》,字迹不是很清晰,却已有有心人做了拓片,并将碑上的文字转化成纸上文本传播,我有幸在山下童坊水阁村谢先生处阅读到《太平桥碑记》(明·管州)全文:“余以五月入怀玉经太平桥。舆之力倦,披草而坐。顾瞻山势回合,灌莽丛聚,前后通一线路,中间危溪峻峡,汤汤雷奔。雾雨迷翳,寒风飒人。旁有一石佛,中年禅定。……”
石碑中所谓“石佛”,指的即是桥头的“观音石窟”,石窟非常别致,香火一直不绝。
大多数人都知道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而在江南,摩崖石窟很是少见,怀玉山上的花岗岩给我们贡献了坚硬有力的一份意外,令人惊喜,那石雕观音与山崖连为一体,依山而坐,慈眉善目,造型栩栩如生,在古代,可是不折不扣地一刀一刀、一锤一锤打磨出来的,我无法想象是哪个能工巧匠耗费了多少个日子才成就了一尊观音啊!抑或是自然天成,后人略施刀斧勾勒即成“观音石窟”,山作堂水当殿,一道绝世风景,不事张扬,不摆排场,静静地守护着出入怀玉山人的平安吉祥。
假如不是当地人特别的善意的提醒,外地人经过时一般不会注意到山崖边还藏有一处石窟,一处袖珍佛教圣地,且用钢筋水泥浇了一层平顶房为行人遮风挡雨,室内也就一间房那么大,几乎没有什么陈设,简易的香台案几后面有一红底花布制作的门帘遮挡,观音稳坐其内,面朝东西走向的太平桥,对望剑石,只是太平桥已远去,那剑气也不再如霜,唯有玉琊溪不忘初心,朝着既定方向,仪态万方不紧不慢如云飘去。
暮色中,驾车行驶在怀玉山天路上,太平桥已远去,灯火辉煌的太平盛景在山上山下次第呈现,粲然在怀玉山的怀抱里。
太平桥头断夜边,不闻笛声见牧归。下山后,那天的晚餐,选择在离太平桥不远处的水阁社区一农户家用餐,别有意趣、意味,一桌炒蕹菜、丝瓜、蛋皮、茄子,还有西红柿紫菜汤,在粉色、玫红色紫薇灿烂开放的季节里散发出浓浓的乡情乡谊……
(特邀编辑 丁逸枫 2783176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