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所向

2024-12-07 00:00:00
今古传奇·当代文学 2024年10期

◆曹新华:

文朋诗友,欢聚伊犁,不亦乐乎!这次新疆伊犁行,既不是一次简单的相聚,也不是一次单纯的游山玩水。为文写诗,有美景作陪;把酒临风,有一群相同志趣的人共饮。从此,天涯不再孤单。

我一直以为创作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个人的世界,所以一般的群不入,一般的活动鲜有参加,这只是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并不是就要离群索居,与世隔绝,并不是不关心苍生、社稷。相反,凡为文者,于家于国于社会,应该做一个有担当有情怀的人。

这次今古传奇组织的采风活动,是通过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陶冶我们的爱国情操,借走笔大美之新疆抒发我们的爱国情怀。所以,我以为这次新疆伊犁行是一次很有意义很有使命感的活动。

这次活动也不只是一次地理意义上的旅行,还是一次文朋诗友之间的心灵之旅。“我也想追逐太阳,向着光,肆意生长。”所以,我对这次受邀参加此活动,深感荣幸,深表感谢!

带着热爱去新疆,带着诗情回家乡,因为我们还要去更远的远方。这算是我对《今古传奇》引领广大作者和读者走向未来的一点期望吧!

◆陈永法:

我对今古传奇早就知晓,它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大陆文学名刊、弘扬中华文化的金名片。

真正让我走近《今古传奇》、不断接受今古传奇文学洗礼2828a7b7d0584116661c7ed1aecc7bc6ac0b6256c3cb5884225cc6d7a4ce5b9c的,则是2017年以来坚持参加今古传奇一年一度的文艺大典、2023年起一年一度的天山笔会……

参加今古传奇文学盛宴,让我倍感荣幸:每参加一次,就会让我对文学的爱加一次热、对文字的情多一点真。让我明白:只要把合乎民心、为民服务、雅俗共赏作为文学创作主基调,朝民心所向处著文章,在文学路上定能抵达光明!

◆邓星子:

参加今古传奇的文学采风活动不是第一次,每一次都收获满满。但是,此次新疆伊犁之行,于我而言,意义与以往的任何一次都不相同。

可以这样说,在来新疆之前,新疆是抽象地以地理知识的形象存在着,比如它疆域辽阔,比如它特产丰富;又或者,它和某些历史故事相关联,往往又以历史典故的面目出现。

来北疆之前,翻出了25年前在《伊犁河》发表的两首诗,虽然不是处女作,也不是第一次收到稿费,但是,到现在仍然记忆犹新。这也是此次排除万难来参加天山笔会的原因与动力之一。

令我颇感巧合的是:发表在《伊犁河》上的两首诗,一首是《梦回老地方》,另一首是《山外来风》。写《梦回老地方》的时候,想都不敢想,25年后,我还是来了。不,不是来,而是“回”。且是陪着天山派一行,浩浩荡荡地回来了。真的是应了那一句: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也许是25年前,我就隐隐料到:总有一天,我会到这里来,不是初来乍到,而是欣然回归。更加神奇的是:《山外来风》里面的诗句居然与在北疆所见的风景、情境高度吻合。我不知道:这究竟是因为当时年轻、想象力丰富,还是天地之间真的存在冥冥中的召唤?难道我与伊犁、我与草原的约定早已安排好,只是迟到了25年?

虽然我们从小接受唯物主义教育,但是,关于伊犁,关于《梦回老地方》以及《山外来风》,关于此次天山笔会,我有话要说:因为有文学,因为有志同者,我也相信神奇的缘起。

时光匆匆,岁月不复返。我们都已不是当年那般青春年少,但初心永在、梦想不会老。

也许,一切都是最好的。

此次新疆伊犁行,虽然路途遥远,但:志合者,不以长路为遥;趣同者,不以山海为远。

◆蒋峥:

从前,我写过一部128万字的长篇小说,后来又爱上了诗歌,所以诗歌是我目前的主要创作方向,也有幸在《今古传奇》杂志和其他刊物上发表过一些作品。

我觉得我是跟随着《今古传奇》的脚步在成长,用万晶琳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与《今古传奇》“同频共振”。

一开始我是无意之间参加了《今古传奇》签约作家研修班的学习,在学习中聆听了胭脂小马老师关于诗歌意象的课程,有了茅塞顿开之感。

去年的6月底我又参加了《今古传奇》在恩施举行的活动,在活动中我开阔了眼界也结识了很多文学界的高朋,回来之后感觉到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更通透了。

去年的12月15日恰逢北方地区的暴雪,开封周边的高铁停运。我先从上海坐飞机赶到郑州,又从郑州坐城际铁路才到了开封,得以参加《今古传奇》在开封举办的“东京梦华2023文艺大典”,在活动中听到了易飞老师关于诗歌的精彩论述,令我醍醐灌顶,感觉自己对诗歌的理解更为深刻了。

这次来新疆参加第二届天山笔会令我的视界大开,也有了许多创作上的触动,所以我非常感谢今古传奇杂志社的领导给我们创造了这次提升自我的机会。我想,只要紧跟着《今古传奇》的步伐、参加活动和培训,就一定能打开眼界,就一定能令作品有一个巨大的提升,与《今古传奇》真正做到同频共振、一起成长!

◆李咏成:

2024年8月20日到26日,我参加了今古传奇杂志社组织的天山笔会。第一次入疆,便与全国各地的30位诗人作家相遇,与文学同行,何其幸哉!

天山的巍峨与苍莽,赛里木湖的澄澈与浩瀚,那拉提草原的美丽与辽阔,伊犁六星街的浪漫与风情……一路饕餮的视觉盛宴,一路撼人心魄的灵魂激荡,令我至今留身其中,流连忘返。而更大的收获,则是我同时认识了另外两座“天山”。

一座是《今古传奇》总编辑杨如风老师。之前也曾与朋友一起跟如风老师餐叙小酌,一如他的名字,风一样朴实,飘逸,来去匆匆。他的低调与谦和,让我一直误以为他只是一位普通的编辑。翻开他的简历:199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著有《小龙三背》(全三卷)等,创作了大量优秀诗歌。杨如风老师同时担任今古传奇传媒集团公司总编辑、今古传奇杂志社社长主编,湖北省民宗委机关刊《民族大家庭》常务副社长副总编辑,湖北省写作学会副会长。策划《白发从征去》、“中华家风全媒体”等文化项目,主编《中国报告》《中国榜样》《中国万岁》《中华家风》等政务图书及多种期刊,泱泱8000万字。如此著作等身的青年才俊,着实令人仰望,于我而言,不啻是一座“天山”。

另一座“天山”是库尔勒市作家协会主席谢峰先生。谢峰先生是一位中学教师,第一眼感觉身材瘦小,皮肤黝黑,质朴善良,一副邻家大哥的模样。谢峰先生不仅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编辑、作家,同时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慈善达人。他从1982年开始资助贫困学生,直到如今,四十多年初心未改,经久不辍。2022年谢峰被评为第五届库尔勒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我始终认为,中国不缺好作家,但是像谢峰先生这样情怀比草原辽阔,人格比天山崇高的作家恐怕是凤毛麟角,毫无疑问,他是我心目中的又一座“天山”。

“梅岭花初发,天山雪未开。”此次天山行收获颇丰,一群同行的作家真诚率性,亲切温暖,一路笑语一路诗!如此多的美好遇见,像草原尽头的晚霞,必将成为我内心经久的、美好的回忆!

◆李秀梅:

认识《今古传奇》是缘分,也是我作为文字爱好者的荣幸!

我已连续两年参加了新疆天山之旅。新疆是我心心念念神往多年的地方,有幸与志趣相投的文友们一路同行,相互激励,相互碰撞,收获良多!

感谢文学之旅的相互陪伴和温暖,让我们成为一见如故的老朋友。感谢《今古传奇》给予这样的平台,希望彼此越来越好,越走越宽!

◆凌建光:

可以这么说,对新疆的认识,一直以来我只是处在暗恋层面上。暗恋,就是想着对方所有的美好。靠着这些想象的美好,每当提到新疆心中就有一种憧憬。但暗恋毕竟不便表白,不能道破,也没有资格表达。

2023年9月9日至15日,有幸受邀参加今古传奇传媒集团在新疆举办的天山笔会。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踏进新疆这片美丽而富饶的土地。此次笔会,让我对新疆有了全新的认识。

踏入新疆当天晚上,巴州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在欢迎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当地党委宣传部领导热情接待来自各地的笔会代表,充分说明当地对文化宣传工作的高度重视,给笔会活动注入了满满能量和情怀。此次天山笔会成功举办,让我感受最深的两点:

一是在今古传奇传媒集团的精心谋划和安排下,这次天山笔会办得有声有色,参与者感受深深,感悟多多,收获灵感满满。最大亮点就是策划者、组织者具有前瞻性。特别是今古传奇库尔勒工作委员会的成立,这是今古传奇在西北五省区第一个工作委员会,也是全国第二个地方工作委员会。在今古传奇天山笔会活动结束时,很多主流媒体报道了今古传奇天山笔会活动情况。

二是新疆各族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听党的话,跟党走,对党忠诚的信念和精神。活动期间,我们有幸到中共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委党校、马兰军博园参观学习,看到美丽、富饶的新疆。

◆王贵平:

几天新疆之行,收获满满。感激巴州库尔勒宣传部、文联盛情款待。欣赏新疆美景,领略风俗,感受如家温馨。新疆人热情似火,兄弟情谊永记于心。

感激《今古传奇》长期扶持。让我结识诸多良师益友,晚年生活更丰富、更有质量。

一部好的作品需社会共力和平台推荐。杨总、万总及蒋主编等做了大量工作,从他们身上感受到媒体人精神回归。

文学创作之路艰辛漫长,我要遵循习总书记教导的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余凤兰:

与三十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们同游,一路上,不一样的风景,有着不一样的收获。赛里木湖,水蓝得让人心醉;空中草原,牛羊像散落的棋子,悠闲地吃草;八卦城,没有红绿灯的街道;六星街,弥漫着烟火的夜市;一水西流伊犁河的落日熔金,围着篝火手牵手跳舞的欢快,木桌前研讨会气氛的热烈……宽广而辽阔的天山给了我创作的源泉。

树在思想,河在奔流,鹰在飞翔,花在开放,我在新疆行走,眼前看到的万事万物,叠映脑海,在历史和现实中穿梭、游走,把感悟和感想码成文字,从而也塑造了一个崭新的自己。

六天的时间,我用蓝天的蓝,白云的白洗涤灵魂,借一条河流的舌头与两岸的草原对话,并倾吐出对明天的向往。

下一次,我还是要在天山与《今古传奇》的文友们相会。

◆燕薇:

第二次参加天山笔会活动,收获很多。见到了许多新老朋友,感受到浓郁的文学氛围,看到了一些很早就想看的景点,了解到许多相关自然、历史人文知识,已经写作和即将写作一些相关文学作品。

总之,我很喜欢此类活动,和优秀的人相遇,会让自己也变得更优秀,希望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最后,感谢今古传奇杂志社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次学习交流的机会,给我们这样一次精神与物质双重的饕餮盛宴,非常感谢!

◆杨博舒:

八月的伊犁,风光如画,每一笔都充满了自然的魅力与诗意。

天高云淡,是这里独有的背景。天空如洗,湛蓝得几乎可以触摸,几朵白云悠悠地飘过,仿佛是天空的诗行,又似牧人的羊群。广袤的草原如同一片绿色的海洋,无边无际,波涛起伏,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微风拂面,带来一阵阵清新的空气,仿佛可以洗涤心灵,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牛羊成群,在草原上悠闲地吃草,偶尔发出几声欢快的叫声,为这片草原更添几分生机。

赛里木湖在夕阳和碧空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蓝。偶有微风拂过,湖水便漾起层层涟漪。整个湖面泛着粼粼的波光,四周的云杉雪岭和草场还有一望无际的花海与湛蓝的湖水交相辉映,让人分不清是地面还是天边。

这不仅仅是对景色的描绘,更是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的抒发。视觉引导构图,将人们的目光引向远方的雪山、近处的草原和清澈的河流,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有个阶段总听陈绮贞那首《旅行的意义》,去到伊犁,突然懂得了旅行的意义。世事茫茫,光阴有限,人生碌碌,荣枯有数。我们时常奔走于生活的八角笼中,抑或郁结于现实的乏味,旅行让我们有机会目睹世间那不可言喻的美丽,让我们在百转千回之后找到能够抚慰心灵的净土。在伊犁的这七天里,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与安详,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心灵得到了真正的洗涤与升华。

相比旅行,更有意义的是《今古传奇》邀请到各领域的导师分享写作“秘籍”,于我而言确实少有这样宝贵的学习机会,接触写作层面的高手,在作家们的讲授中激发我对写作的期待,给我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人生漫长路,幸得同行,与各位老师相遇,是我的福报,谢谢你们的无限宠爱,让我无惧闯荡人海。期待下次再聚。

◆尹振亮:

感谢《今古传奇》杂志让我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在美丽的天山脚下,结识了众多的有缘人,提供了学习交流切磋的机会。感恩在学习期间给我关心、帮助的各位老师,让我感受到了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温馨与温情。这次活动,于我来说,真是痛并快乐着,是刻骨铭心的一段记忆,更是一种创作力量的源泉。寥寥数语,以示心声,难忘那短暂而美好的天山行!

◆张春晓:

天山,是新疆地理的独特标志,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天然地理分界。它汇集了炎热和寒冷,干旱和湿润,荒凉和秀美,壮观和精致,其地理的多样性,生态的多样性,美学的多样性世间罕见,令人叹为观止。

天山,是我从小就向往的神秘之山,是无数次心驰神往的地方。那里的冰峰雪山,草甸森林,河流湖泊,红层峡谷,无垠大漠,已记不清有多少次穿越时空,翻山越岭,走进了我的梦里,深植于脑海,挥之不去。

天山,是七剑下天山的天山,是白发魔女的天山,是玉娇龙的天山,是文学创作的高山,是作家笔下的传奇,是诗人眼中的诗和远方,也是游子不远万里慕名而来、乐不思归的地方。

新疆的辽阔、壮丽和神奇,不身临其境,把自己安放在辽阔的雪山、草原、大漠、戈壁、湖泊和森林,是无法真正领略感悟的。我很荣幸两次受邀参加了今古传奇第一届、第二届天山笔会。

去年第一届笔会,到了天山以南的南疆巴州、库尔勒,“富饶的流域”,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中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今年第二届笔会,又到了天山以北的北疆伊犁,“光明显达的地方”,走进了伊犁河、赛里木湖、那拉提草原和古老的八卦城。每到一处,那里的山河之壮美,民族风情之浓郁,一草一木之深情,无时不在感染我,召唤我,牵动了我的脚步,我的笔墨,我的诗句。

我把从故乡带去的云朵,放牧在天山,在巴州、伊犁,在大美的新疆,让它们在这块辽阔而神奇的大地和星空,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作家带来的五彩云朵相聚、交流和融合,碰撞出了一道道思想的火花、文学的光芒和友谊之花。

天山脚下,一个美好的邀约,一场特别的盛宴,有你有我,只为文学。我们席地而坐,点燃篝火,仰望星空,举杯邀月把酒言诗,美哉快哉!

◆范守莉:

这次随今古传奇杂志社去了一趟新疆,感触太多。要写的东西太多,真不是一篇两篇文章就可以说清的。新疆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生活着许多民族,他们团结和睦,共创自己的生活。他们勤劳热情,艰苦奋斗。他们有着与我们不同的生活习惯和爱好。我希望新疆的明天会更好。

◆刘文起:

我已第二次参加《今古传奇》的笔会活动了。

每次到会,都有回家的感觉。

家是温馨、家是亲切、家是安逸,家是和谐的港湾。

家里有我们的亲人。

编辑部的领导是我们的家长。那位是土家族我称他为洋家族的帅哥杨总;那两位我称为美女领导的万总、蒋主编,以及编辑部的同志们,都是那一双双热烈拥抱游子归家的温暖的臂膀。由于他们的辛苦付出,我们这些来自天南地北、说着南腔北调的人,才有了一个自己的家!

家里有我们的兄弟姐妹。

那些来自天南地北的诗人们,那些说着南腔北调的作家们:迎河子、雨巷深深、咏叹调、汤逊夫、春眠不觉晓、燕薇、容乃玲……都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伸出的手,都是那一支支如椽的笔,都是那一棵棵入云的树。因有了这个家,我们的手,都成了笔的森林!

家里有我们的土地。

那一本本刊物,是我们笔耕的土地;那刊物上发表的作品,是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庄稼,是我们的劳动果实,是我们沉甸甸的收获。一次次的笔会,一次次的欢聚,又因了一篇篇诗文,我们这片森林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天山派!

这就是我们的家,我们天山派的家。

我们家的身后是群山,群山之上是明月,明月之下是江河。而江河的东西南北呢?那都是我们天山派的家人!

有家真好,常回家看看。

◆单修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写好文章,做本分人。

感谢今古传奇杂志社为我搭建了一个学习成长的平台,带我看见最美的风景,读到最美的文字,遇见极为优秀的同行者,见识到好作家坚持创作方能成果丰硕的励志人生,助我融入了一个满怀文学情结和向往文学高地的温暖大家庭中。

文学之路道阻且长,我庆幸自己拥有了专业引路人,有了更为广阔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不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坐井观天,自说自话。如今,今古传奇杂志社集结的优秀团队成为我追逐文学之光的强力支撑,我充满斗志,信心十足,渴望能以精品佳作回报杂志社的精心培养和众多厚爱。

写,永远是硬道理。我一直在努力……

◆王栋梁:

梦想是晨曦中的露珠,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光芒。它滋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无论前方的道路多么曲折,只要心中有梦,就有无尽的力量去迎接挑战。

烈日炎炎的夏天,汗流浃背,我从家乡出发,穿过蓝天白云,越过江河湖海,跨越4500公里,5个半小时的长途跋涉,320空中客车徐徐地降落在伊宁机场跑道上,走出机场大厅,一阵凉风吹过,心里觉得爽爽的。过了一会儿,来到酒店,脚还没有跨进门口,大巴上“今古传奇天山笔会——2024新疆伊犁”的横幅便深深地吸引我的目光。

在餐桌上,见到了《今古传奇》的杨总、万总,还有我的指导老师蒋主编,他们还是老样子,热情好客。相遇的是老朋友,相识的是新朋友,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2020年11月,在浙江衢州,我第一次参加今古传奇江山笔会,与《今古传奇》相遇,相识,相知,通过创作交流,专家讲座,实地采风,受益匪浅。

2024新疆伊犁的今古传奇天山笔会,感受至深的是,来自武汉70多岁的容乃玲老师,旅途遥远,她却兴致勃勃,这种精神值得敬佩。知名作家朱白丹老师,他是中国作协第十次代表大会的代表,抛开所有的公务活动和家事,亲临现场,生动有趣的交流,又一次触动我的灵魂。来自杭州的陈永法老师,每次采风活动带上夫人,共享青山绿水的美景,共度新时代幸福美好的时光。他们的点点滴滴,为我们这个采风团队,增添了和谐的氛围,也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一场场专家的讲座,一次次文学交流活动,一回回采风笔会的相遇,我聆听着他们的创作故事,分享着他们硕果累累的经验。在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下,我慢慢地成长,2021年2022年分别加入了苏州市、江苏省作协。未来的路还很长,只要我们坚持不懈,目标一定能实现。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只为实现心中的梦想而来。

◆朱白丹:

《今古传奇》是影响我家三代人的文学期刊。我从事文学创作几十年,《今古传奇》给我带来好运:2018年第1期发表我的散文后,顺利加入中国作协;2019年上半年拿到杂志社编辑的《谈艺录》(收入评论家评我的长篇文化散文《走遍宜昌》评论)一书后,我被中国作协安排到北戴河疗养;2021年11月,参加完《今古传奇》组织的江山采风活动,光荣当选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这一切,充分说明我与《今古传奇》有缘。祝杂志越办越好。

(责任编辑 王仙芳 3495728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