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苏浙闽粤桂沪湘皖”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

2024-12-07 00:00:00罗斌
航海 2024年6期

本刊讯 (记者 罗斌)2024年10月10-12日,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苏浙闽粤桂沪湘皖”航海学会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

本届研讨会以“智慧航海、数享未来、低碳畅行”为主题,由七省(区)一市航海学会共同主办,上海市航海学会承办。129人注册报名。各地征集航海科技工作者优秀论文,经评选,62篇入选论文集,16位作者分获一至二等奖。

会议开幕式由上海市航海学会徐沙秘书长主持。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葛朝晖副部长,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智能中心文捷副主任,中国航海博物馆王煜副馆长,上海市交通委航运处马文辉调研员(四级),上海市国际航运发展促进会杨立新秘书长,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耿鹤军副院长,中国引航协会胡建国副秘书长,上海港口协会沈伟峰常驻副会长,上海口岸联合会糜万平秘书长,以及各地航海学会领导及嘉宾莅临指导。

上海市航海学会陆嘉明监事长致欢迎词时表示,七省(区)一市航海学术交流机制一路走来,历经时代变迁和航运风云变幻,凝聚了中国航海学会、各省市科协系统,以及相关产业领导、专家、航海科技工作者的心血和期望,是一块科技创新的试验田,也是一场坚持不懈的接力赛。航运迅猛发展,联盟年年传承。组委会向支持、推动学术联盟交流机制与时俱进的各方面领导、专家、学会工作者表达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上海市科协学会学术部葛朝晖副部长在致辞中表示,新时代,上海正以加快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五个中心”为主攻方向,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七省(区)一市航海科技工作者代表,以及航运相关产业的领导、专家,共同开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的航海科技学术研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积极响应,是提升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服务能级的一件盛事。他代表上海市科协表示热烈祝贺,期待大会在技术交流、建言献388db139de61631ff25e2dfe721be727fa41e5bd70e89a1ebbec224bbebcfdc2策、培育人才等方面取得丰富成果。

中国航海学会闫晓波秘书长通过视频形式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同时高度评价七省(区)一市航海学术交流机制的发展历程和积极作用。他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正在塑造全球航运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航运业应积极顺应绿色、低碳、智能发展新趋势,提升航运全要素全链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要通过科技创新催生航运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以新质生产力促进新质发展,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奠定坚实基础。研讨会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时代背景下航运科技及产业高质量发展,是进一步推动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建设,促进区域航运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软环境建设的一件盛事。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智能中心文捷副主任作主旨报告《智能航运发展及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报告从“发展环境与基础”“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智能航运发展需要怎样的基础设施”“发展预判”等五个板块,论述了智能、绿色、低碳航运发展的新业态、新动能、新趋势,提出了开展辅助航行技术应用、遥控驾驶技术探索、船员赛博演化研究等建议。

学术报告交流阶段由各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轮流主持,16位航海科技工作者代表登台开展了学术交流。其中,泰州海事局熊道泉、曹思源撰写的《数字化推动航运公司安全与防污染管理转型升级研究探讨》等8篇论文荣获一等奖;张家港引航站成志华、周盟、郭颜斌撰写的《浅谈智能驾驶技术及其在内河受限水域的应用》等8篇论文获二等奖。

会议就当前智慧航海和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发展现状达成了共识,并对航运业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展望。

会议号召各地航海科技工作者更广泛地参与研讨交流机制,通过学术交流平台更好地到推动航海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航运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按照“苏浙闽粤桂沪湘皖”航海学会交流机制轮值计划,2025年会议将由湖南省航海学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