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了解孕产期心理健康

2024-12-06 00:00:00丁淑艳
家庭医学 2024年21期
关键词:孕产准妈妈孕产妇

王先生的妻子自进入怀孕后期,就经常容易激动、性情烦躁、无端发火:生完孩子后情况愈发严峻,整天心情沉闷,因为一点小事就无端哭泣吵闹,脾气暴躁。这让王先生很苦恼,觉得自己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知该怎么办。求助心理热线后发现,其妻子可能存在“产后情绪不良”。

孕产妇心理健康问题在国内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据统计,孕期和产后心理问题的发生率相当高,分别为10% -15%和15%-30%。怀孕生子对大多数家庭都是一件好事,但同时也给准妈妈们带来身心挑战。如何给予新手妈妈更多的关爱,积极了解、预防和治疗产后心理问题,应引起家庭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孕产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

身体的变化让人难以适应孕妇怀孕时身体需要积累更多的营养,发胖在所难免。但产后很多新妈妈还是会用“瘦为美”的社会审美标准来衡量自己。没有及时恢复身材的宝妈们可能会把除了肚子之外的发胖,例如四肢和面部的脂肪增多,看作是“肥胖”的一种表现,因此对身体产生不满,难以接受。

情绪易激动、焦虑不安 在漫漫十月的怀胎期间,孕妈妈可能会经历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随着孕周的增加,焦虑症状的发生率逐渐增高。临产妈妈们的焦虑水平明显高怀孕初期的准妈妈。研究发现,母亲孕期焦虑、抑郁等,身体会释放出乙酰胆碱,使肾上腺素等激素水平上升,通过胎盘屏障传递到胎儿血液,致使胎儿肾上腺素分泌出现异常,影响对胎儿的血氧和营养供应,可能会导致胎儿性格不稳、发育迟缓、低出生体重等问题。

产后抑郁症(PPD) 指女性于产褥期出现明显的抑郁症状或典型的抑郁发作,与产后心绪不宁和产后精神病同属产褥期精神综合征。此时,很多新妈妈会感到莫名疲惫,焦虑、恐慌发作,心境低落、易怒易悲、社交减少、自我价值感低、生活无意义感加重,对婴儿和家人朋友漠不关心,害怕与婴儿独处,甚至会产生自杀念头。由于存在自杀风险。PPD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同时会对母婴关系和婴儿成长发育产生深远的负面影响。

一孕傻三年吗 怀孕过程往往伴随着妈妈们大脑内部结构的变化,可能会出现经常忘记事情(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减退、阅读困难等问题。但最近的脑科学研究表明,这些大脑变化只是暂时的,在产后约6个月即可恢复。

家庭关系压力 会给妈妈们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同时,分娩疼痛、母乳喂养难题、新角色的适应、经济压力等,都可能给妈妈们带来巨大的压力。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和释放,会对妈妈们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伤害。

孤独感 也是孕产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准妈妈们与外界的交流变少,内心的孤独感可能更加明显。她们可能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如何应对孕产期的各种变化和挑战。此时,需要引导她们积极寻找支持和帮助,鼓励她们积极参加一些群体活动,结交更多的朋友,让她们在孕产期不再感到孤独和无助。

如何预防孕产期心理问题

对孕产妇在怀孕及分娩前后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我们可以在心理准备、家庭、社会支持等方面做好预防,尽可能缓解产妇的不良情绪。

做好婚前检查和婚育指导 避免严重精神障碍高发家族史者的生育,降低孕产妇心理问题的发病率。通过婚前检查,可以避免某些遗传缺陷,提前进行干预,避免生育时的危险或生育后的负担,减少产妇生育后的心理波动。

适时进行孕产期心理健康教育 孕产妇产生情绪问题的原因,很可能与缺乏孕育胎儿知识,过分担心自身和胎儿的健康有关。孕检医院或社区医院可以在孕期增加产前心理健康教育课,定期给孕妈妈做个“心理体检”,通过聊家常的方式,使孕产妇了解不同阶段会出现的生理、心理变化,以及如何有效应对,让孕产妇自我调整和完善,顺利完成人生的重要阶段。还可以对孕产妇丈夫、公婆、父母等家庭成员进行心理卫生宣教,让孕妇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减少心理负担。

产科创造温馨的诊疗环境 产科医护人员要尊重孕妇,多支持、鼓励孕妇,并耐心解答孕妇的疑问,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缓解孕妇紧张情绪。

孕产妇自我心理准备除外界给予孕妇的支持外,孕妇自己也要在怀孕前做好心理准备,努力为自己营造安定舒适的环境,做好自我心理调节;若察觉自己的情绪陷入异常,可以向伴侣或家人倾诉,不要隐瞒或压抑自己的情绪。

做好孕产妇心理调节的有效策略

接纳自我,调整心态 孕产妇出现焦虑、恐惧、紧张、失眠以及胸闷、心慌、乏力等躯体不适(检查无异常)等,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尤其孕产妇处在生理、心理的特殊时期,考虑到自己的健康关系到宝宝的安全,更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当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时,要注意监测,学会关照并接纳自己在特殊情况之下出现的反应,告诉自己“这是人类面对压力时正常的反应,这种反应也是一种适应性的反应,适度的焦虑有助于我们度过危机”。认识到情绪变化的功能和两面性,而不是“我真懦弱,我好内疚,什么都不能做”。不要逼迫自己成为一个完美妈妈,允许自己犯错甚至崩溃,允许自己发泄情绪,不要对自己过分严苛,接受自己有时的无能为力。

自我协调,找到适合自己的调节方法 当准妈妈们心情不好时,自我调节可以通过改善上述症状缓解情绪,帮助调整情绪。①正念。正念练习可以减少孕晚期准妈妈的焦虑、抑郁情绪,帮助女性度过孕产期这一过程,甚至到产后,还能继续发挥作用。②听节奏舒缓的音乐。焦虑不安时听一些节奏徐缓、音调和谐、音色优美的音乐,帮助妈妈们稳定情绪。③放松训练。比如调整呼吸(腹式呼吸法)、冥想、肌肉放松等方法。例如做个3分钟自我催眠,第一分钟做深呼吸,第二分钟做呼吸的同时,身体放松,第三分钟给自己做积极的心理暗示。孕产妇妇要学会跟腹中宝宝多互动,每天分享心理感受和开心的事情。

不要硬抗,学会寻求家人及社会支持 一旦察觉到自己的情绪异常,要及时向老公和家人倾诉,充分利用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给自己松绑减压。家人要关心孕产妇的心理变化及心理需求,尤其是丈夫要理解孕产妇比一般人更容易出现情绪变化,耐心倾听妻子的倾诉,言行要更加体贴、关爱、温情,最大限度地给她们支持。

适时寻求专业机构帮助 孕产期心理问题不是因为妈妈们的矫情。如果发现宝妈出现产后焦虑、抑郁症状,一定要给予足够的爱和关心。如果不能及时排解,要寻求专业医生帮助,带其去医院接受正规诊断和治疗。产后焦虑、抑郁症是一种疾病,需要及早进行干预和治疗。医生能帮助评判情绪问题的严重程度以及发生原因,给予解决方案,必要时还需使用调理激素水平的药物。

孕育新生命是一件痛并快乐着的事情,而孕产期是人生中尤为特殊而关键的时期。做好孕产期心理保健,就像给孕产期妈妈们加上一个心理上的“健身教练”,帮助孕产妇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用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相信伴随着那一声响亮的啼哭,一切辛苦都会化为幸福的微笑。

猜你喜欢
孕产准妈妈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难言之隐常扰准妈妈有因寻
怀孕是准妈妈一个人的事吗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孕产问答
妈妈宝宝(2019年10期)2019-10-26 02:45:50
孕产问答
妈妈宝宝(2019年9期)2019-10-10 00:54:06
怀孕是准妈妈一个人的事吗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孕产·书吧
科学之友(2014年24期)2014-03-20 14: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