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作为医学中一个重要分支,承担着人体最敏感的三个感官系统:听觉、嗅觉和味觉。然而,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对耳鼻喉的一些小问题往往不予重视,认为它们是小毛病,不值得大惊小怪。但事实上,一些看似微小的症状,可能预示着严重的健康问题。需要及时就医。耳鼻喉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重要部位,容易受到各种侵袭,因此也成了急症的高发区。据统计,耳鼻喉科急诊占总急诊量的八分之一。那么,耳鼻喉常见急症有哪些?有哪些表现?有何注意事项?何时需要就医?本文将科普一些常见的耳鼻喉急诊情况,帮助大家提高警觉。
突发性耳聋 指在短时间内(通常在几小时到几天内)发生的单侧或双侧听力下降。有耳鸣及耳闷不适感,可间断或持续性出现。患者有头晕或眩晕感,部分症状严重者可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可能是内耳血流障碍、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造成的。如果出现突发性耳聋,应立即就医,因为及时治疗可以大大提高恢复听力的机会。
鼻出血 俗称流鼻血,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北方冬季尤其常见,一般是空气干冷引起鼻腔黏膜局部干裂,小血管破损所致。出血时可塞入棉花球,双手捏住鼻子往中间、下方按压。一般3-5分钟即可止血。如果反复出血,则应该求助医生。如果是儿童反复挖鼻子导致的鼻出血,应教育儿童不要抠挖鼻孔,以防损伤鼻腔黏膜。但频繁或严重的鼻出血现象不容忽视,可能是某些潜在疾病的预警信号,如高血压、血液凝固功能障碍或鼻腔内肿瘤等。当遇到鼻出血难以自行止血或频繁发生时,应引起足够重视。
喉咙痛和吞咽困难 喉咙痛和吞咽困难常被视为感冒、喉咙感染或扁桃体炎的典型表现。然而,若这些症状长时间持续未得到缓解,或是伴有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则必须引起高度警觉。这些现象可能是喉部肿瘤或其他严重疾病的潜在信号。
耳痛 耳痛作为耳部不适的常见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耳部感染、耳垢的过度积累以及外耳道炎等。然而,当耳痛伴随听力下降、耳鸣或头晕等症状时,则往往提示着更为严重的耳部疾病,如中耳炎等。患者对此类症状应保持警觉。
嗅觉丧失 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引发的症状。一般可能是感冒、鼻窦炎或头部外伤等病理状态的直接结果。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长期的嗅觉丧失可能并非简单的表象,而是更深层次健康问题的外在体现。例如,它可能是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早期信号。因此,对嗅觉丧失这一症状不应轻视,应予以足够的关注与重视。
声音嘶哑 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常见诱因包括声带过度使用以及喉部感染等。然而,当声音嘶哑的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且没有明显诱因时,需要给予特别关注。这可能是喉部肿瘤或其他潜在病变的警示信号。
耳鸣 是耳内出现噪声的现象,可能是听力下降的早期信号。也可能是耳部感染、耳垢积累或耳内压力变化的结果。如果耳鸣持续存在,应及时就医。
呼吸困难 可能是由于感冒、过敏或哮喘引起的。然而,如果呼吸困难突然出现或伴有胸痛,很可能是心脏问题或肺部疾病的征兆,需要立即就医。
喉头水肿 常见血管神经性水肿,其发病原理与荨麻疹类似,只是水肿位于更深的组织。常发生在食物过敏或者药物过敏后。无论有无过敏史,一旦出现皮疹及呼吸困难,需要立即就近寻找医院,请医生处理。有过敏性休克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病史的患者如果前往无医疗条件的区域,应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笔,必要时可进行大腿外侧注射。
耳鼻喉科常见的急性感染主要是指急性扁桃体炎及急性会厌炎。特别是急性会厌炎,表现为剧烈咽痛、吞咽及呼吸困难。死亡病例常见于发病急、进展快的患者,特点是出现咽痛后数小时即出现呼吸困难。如果发生此种情况,一定要尽快赶到医院就诊,切勿拖延及抱有侥幸心理。
此外还有急性中耳炎,比如小朋友突然出现的半夜耳朵疼,也需要急诊处理。一般多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同时或在其后出现,也有的是在游泳后发作。孩子会说耳痛,年龄小一点的孩子会哭闹不止、无法入睡。需要到医院检查明确后及时、足量使用抗生素。
鼻骨骨折常发生在钝物击打、球类或飞盘砸伤、误撞玻璃门或者跌倒等情况以后,出现鼻背部肿胀鼻出血等。为避免骨折畸形愈合、影响外貌,需要尽早就医。
鼻腔、鼻窦或者是耳道的外伤,这些皮肤破损都需要来到急诊缝合处理。
外伤性鼓膜穿孔常有明确的外伤史,如掏耳朵、被掌掴等,继发出现耳痛、流血、耳鸣、听力减退。出现此种情况应避免游泳及泡澡,防止耳道进水造成感染。可以到医院行耳内镜检查,多数情况在医生处理后可以自行愈合,不能愈合的需要择期行鼓膜修补手术。
最常见的是咽喉扎入鱼刺。此时不能用摄子或者手抠出异物,要尽快到耳鼻喉科急诊就诊。千万不要吞入馒头、面包或喝醋等,试图将异物强行咽下,这样容易使异物深扎在咽部软组织,或自食管扎入胸腔,需要手术取出异物甚至出现生命危险。
还有一些鼻腔、耳道的异物,特别是小朋友在玩耍的时候把各种各样的小玩具,小球、小豆子或者乐高的小玩具放到了鼻腔、耳朵或者嘴里。这时候不要自行去取,因为如果您不专业,可能会把异物推到更深的方向,增加异物取出难度甚至引发生命危险,医生处理就会更棘手。应迅速来到医院,让医生用专业的设备取出,这是最正确的做法。
另一种常见情况是昆虫等小动物进入耳道,因为体积稍大的虫类在耳道不能掉头,其会向深部爬行,可导致鼓膜损伤。此时可以用滴耳液滴满患耳,浸泡10分钟以淹死虫子,再向医生求助。
食管及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重症之一。食管异物常会引起吞咽困难,严重者可导致食管穿孔,继发颈部及纵隔感染,或损伤大血管导致大出血等。气管异物多见于儿童,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等,一般来说,误吸入的异物,大多会停留在支气管,不会立即危及生命。如果孩子面色红润,没有呼吸困难,家长不要盲目自行处理,要立即送医。一旦较大的异物卡在声门区或主气道,短时间內即可引起窒息甚至死亡。如果宝宝出现了严重的呼吸困难、发绀和精神状态改变,可能是发生了气管异物,需要家长进行紧急处理。第一步,清除鼻腔和口腔内的呕吐物或食物残渣。第二步,诱导气道内异物排出,可以采用海姆利希急救法。在施救过程中如果孩子出现了意识丧失,呼吸、心搏停止,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诊,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耳鼻喉科的问题虽然看似小,但因为涉及呼吸、吞咽等功能,是关系生命的重要部位,与我们的健康密切相关。当出现上述症状时,不应忽视,而应尽快就医,以排除潜在的严重疾病。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避免过度噪声暴露、定期进行体检,也是预防耳鼻喉疾病的重要措施。切记对健康问题永远不要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