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西游记》的文学价值

2024-12-06 00:00:00韩晶子
名家名作 2024年31期

[摘 要] 明末时期,自《后西游记》以“四大奇书”之《西游记》的续书面目问世以来,引起了文人学者的研究兴趣,他们针对该书的版本作者、思想内容、艺术技巧等方面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并各自作出了一定评价。《后西游记》以《西游记》的续书面目而问世,对前作的继承、发展及改写是研究该书的一大课题;同时,《后西游记》具有明末清初时期白话章回小说的特点,所以探讨此时期文人的精神状态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也是研究该书的另一大课题。研究主要从前人评述、续书价值、自身价值三方面分析入手,探讨活用神魔题材、充满寓意的《后西游记》在中国小说史上的文学价值。

[关 键 词] 《后西游记》;神魔题材;寓意小说;文学价值;《斩鬼传》

《后西游记》是一部四十回白话小说,主要讲述唐僧师徒赴西取得佛经之后,所求真经被世间谬传,于是引出由孙小圣、大颠等人组成的“求解队伍”重赴西方、求得“真解”的故事。其中,这个“新”队伍与前作中的“取经队伍”有何关系?该书作者让“求解队伍”重走西行之旅的用意何在?“老路重走”“老话重说”的故事内容却不让人乏味,其具有的独特魅力何在?笔者将在文中对以上问题进行分析,力图挖掘《后西游记》的深刻寓意,体现该书形成的重要因素,探寻作者的创作意图,从而阐释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文学价值。

一、不同时期褒贬不一的前人评述

对《后西游记》首次进行评价的是清康熙年间的刘廷玑,“如《西游记》乃有《后西游记》……虽不能媲美于前,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刘廷玑是清初有名的文学评论家,在他看来《后西游记》不算为败作,有其可取之处;另有清人说道:“《后西游》潇洒飘逸,不老婆婆一段,借外丹点化,生动异常;然小行者、小八戒未免窠臼。”清末有陆绍明称其“画虎类狗,刻鹄成骛,不足观也。”民国时期,张冥飞称该书为“喷饭之作”。

20世纪30年代,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提及该书:“《后西游记》六卷四十回,不题何人作。……其谓儒、释本一,亦同《西游记》,而行文造事并逊。”潭正璧则认为该书为一部“理想小说”。

20世纪80年代,学术界对《后西游记》尤为注目,掀起了一股研究热潮。学者苏兴、王民求、于植元等人均对该书作出了评价,如苏兴以《试论〈后西游记〉》一文对该书作者、人物形象、情节内容和思想进行了细致分析,认为刘廷玑和鲁迅的评价皆是恰当的,又如王民求也在《〈后西游记〉的社会意义》一文中说道:“……(《后西游记》)是一部哲理小说则更确切。”

可见,对《后西游记》的研究和评论有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时期以及同一时期的学者们对该书抱有不同见解,并且大部分差别明显,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针对思想内容。该书的思想内容是各家评论聚焦点,如“三教各一”“儒释本一”等问题的分析讨论;而对于该书性质的定义则是最大的分歧点,如“理想小说”之说、“哲理小说”之说、“讽刺小说”之说等。

第二类:针对艺术技巧。在此问题上各家评论较为统一,普遍认为不如前作。如有人认为《后西游记》在总体艺术成就上不及《西游记》,但局部上也有长处,小说史上的地位值得肯定。

第三类:针对版本及作者考究。此问题是研究该书的一大难点,至今在学术界并未得出较为统一的答案。

二、有效活用神魔题材的“西游”续书

自早期“志人志怪”文学作品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需要,小说类文学作品逐渐登上了大雅之堂,到明清时期日臻成熟。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 “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可见,他认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兴盛的原因是受了民间巫风、道教及佛教的影响,而作者的态度是将怪异传说视为事实来记载。

此后,随着取经故事在社会中广泛流传,其虚构成分也日渐增多,并成为民间文艺的重要题材,如《西游记》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应运而生,被广泛流传并达到中国神魔类小说的顶峰。神魔类小说及其续书小说之所以受人注目,笔者认为主要与两个要素有关,即从事小说创作的作者和进行小说阅读的读者群。

在小说作家们的眼中,进行神魔类作品的创作,可以让自己完全随心所欲、不受拘束,创作自由空间的优越性是众多作家从事此类题材小说创作的主要动机。续书作者则更是借续书来述心中不平。李贽在《焚书》卷三“杂述”中曾对续书作者心态做过透彻分析:“……(续书作者)蓄极积久,势不可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块垒。” 可见,续书作者们一旦与前作产生深刻同感后,便一发不可收拾,不仅运用独特的个人想象进行创作,而且利用众多人物之口来“骂世”,使其达到尽情作文和发泄不满的双重满足。

此外,普通大众对神魔传说历来保持着旺盛的好奇心,对于优秀的神魔小说作品有着极大的阅读热情。除了被曲折情节吸引外,一般读者总希望故事有一个完满的结局,正如他们关心人物命运,总是盼望“下回分解”的内容,即使小说已经完结,有些读者仍觉意犹未尽。正如苏兴在分析《西游记》读者的心理状态时谈道:“如孙悟空成佛后怎样了?猪八戒从高老庄走后,高翠兰命运如何?牛魔王家族的最终命运呢?都是读《西游记》的人要求解答的。”因此,广大读者的这种期盼心理也是影响续书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

综上,《后西游记》也受这两个要素的影响而成,作者正是利用“西游”题材来抒发己见并吸引读者的。在求解途中登场的妖魔形象是作者通过想象发挥而创作得来,同时包含作者的个人体验及对社会现实的曲折反映。在活用神魔题材的具体表现上,作者采取了一种线形结构(求解之旅)让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粉墨登场,并结合“明暗两线”的形式来讲述整个故事,使作品整体显得有条不紊。

三、独具魅力、寓意深远的白话小说

(一)明末中下层“士”的现状折射

从全书内容看,作者对现实社会的讽刺意味充斥整部作品,体现了中下层“士”的悲哀及无可奈何的心理状态。由于作者出身系中下层读书人,历经了人生坎坷,他借用神话小说这一手段,巧妙地抨击了社会中的丑恶现象(“骂世”),其中很多章节都耐人寻味。正如在《后西游记》的第二十四回开头所云:“何不文言猎大名,何不文言收速效?已知富贵不可求,莫要从吾之所好。”可见,作者已逐渐醒悟到功名富贵已追求无用,而最终投向“吾之所好”的文学创作中,进而寄托愤世嫉俗之情。

另外,《后西游记》作者明确表示反对因果轮回思想,正是此时期中下层“士”的良知体现。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普通百姓得到了精神慰藉,因果报应之说也被广大民众所接受,都希望“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生死轮回也是他们的梦想之一,注定了其对文学作品的趣味取向。而《后西游记》中明确反对“前世今生”这一说法,这是全书的一个闪光点。作者作为一个地位不高的知识分子,敢于跳出一般民众的桎梏思想,对俗说进行质疑,甚是难能可贵。如序文中写道:“袖观不忍,于焉苦沥婆心;直口谁听,无已戏拈公案。曲借麻姑指爪,遍搔俗肠之痛痒;高悬秦台业镜,细消矮腹之猜疑。”可见,作者虽预感到自己“直口谁听”,但仍想借“麻姑指爪、秦台业镜”来针砭时弊,以消除各种“痛痒”和“猜疑”,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思想萌芽。

(二)耐人寻味的“荒谬”之作

读完《后西游记》的最深感受是结尾处作者对“真解”的处理令人匪夷所思,无不“荒谬”之感,即真经讲歪(开篇)→寻求真解(经过)→真解失真(结局)。同时,作者的心理变化也是于心不忍→充满希望→坚信不疑→丧失信心(草草收场),其中不难看出作者本人一直对“真”追求着,也通过大颠之口挣扎着:“真解不解,不如不求”,但最终无济于事。表面上大颠一行得道成佛似乎完成了求解使命,但到最后竟是大转弯。作者探寻新解的朦胧意识与现实生活的种种无奈及局限,造成了此矛盾的“荒谬”之作。

生活在社会中下层的“士”很难跻身于上流社会,尽管他们有一腔热血想要改变社会现状并实现理想抱负,但物质上的贫乏和政治权力的弱势,决定了其只能找一个精神寄托,将自己的满腹才华和思想信念寄情于笔端。《后西游记》的作者正是运用一些奇异故事来对明末腐朽社会进行抨击。如他描写不满解脱大王:这个妖魔常断裂平地为陷坑,“弄得是世人不是鳏寡,便是孤独”,可是只要“黄金布地”就可填平缺陷。又通过猪一戒之口说:“如今的世界,有了金银之气,那里还有什么缺陷!”

在进行续书写作的同时,作者也经历着一场奇特的“心灵之旅”: 起初他信心十足地认为只要求得“真解”便能使“真经”归正,试图寻找一种新途径来挽救危在旦夕的社会局面,从而达到天下太平。但事与愿违,摇摇欲坠的明王朝已处于濒死状态,如此打击把作者所有的美好愿望都化为泡影,使他本人陷入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境地,不知何去何从,当他本人意识到大局已逝、无可挽回时,只能是万念俱灰、草草收场罢了。 因此,“真解”也必然走向“渐流渐远,渐失其真”的悲惨结局。作者的心态突变,决定了这部看似虎头蛇尾、前后不一的“荒谬”之作的诞生。

(三)为讽刺小说“前身”的寓意小说

《后西游记》是一部善用讽刺手法的神魔小说,对后世文坛有着一定影响,在小说史上的地位是值得肯定的。

作于康熙年间的《斩鬼传》(又称《钟馗传》《平鬼传》)也是一部运用神魔题材来揭露现实社会黑暗的小说,共五卷十回,作者系山西太原人刘璋。该书以流传民间的钟馗捉鬼故事为因由,借写鬼蜮来画人世,将讽刺面扩展到整个社会。其中种种陋习弊端与各色各样人物都成为书中的讽刺对象,对后来的讽刺、谴责小说有着积极影响。

如果把《后西游记》与《斩鬼传》两部小说进行比较,由于创作年代差距不远,可以发现如下很多相似点:

二书作者皆为身份不高的读书人。尽管刘璋后来任官,不过在写成《斩鬼传》时,他只不过“是一位不得志的才士(郑振铎)”。可见,作者出身层次的相同性决定了他们对事物都有共通看法。

在神魔题材的活用方面,《后西游记》借西游安排小圣等人往西再行“求解之旅”,《斩鬼传》 借捉鬼,由钟馗一行在人间社会行“捉鬼之旅”;两书的故事背景年代同为唐代德宗年间,在登场人物中都提及韩愈。在结构上皆以一个团队为中心线索讲述各自的“旅行”经过,刻画了一系列的人物形象,借用一个个小故事把整个故事串联起来。

思想方面上也有相似之处,如《后西游记》中提倡高僧、真儒,认为“魔由心生”;《斩鬼传》 中也多次提及“名教”,认为“人间社会中心术不正的就是鬼”;至于艺术手法,二书都以讽刺、幽默的笔调,展现了深含寓意的故事内容,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皆以犀利笔锋加以讽刺。可见,两位作者因对本阶层“士”的情况十分熟悉,都不由自主借人物之口来“嬉笑怒骂”。

因此,根据以上二书种种相似点,不难看出从《后西游记》到《斩鬼传》的变化是妖魔世界向人间社会的一种过渡。《后西游记》中大量登场的人物形象均是现实社会的曲折影射,作者虽借人物之口来宣泄心中不平,但还是略显委婉。《斩鬼传》则直接把舞台放到了人间社会,直接指出人间到处有鬼,这些鬼以人的面貌出现,心里却藏着鬼。

可见,在《后西游记》中“神”与“魔”之间的相互转换,在此已变成“人”和“鬼” 之间的相互转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从《后西游记》到《斩鬼传》之间的过渡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文学现象,后世文坛出现的《儒林外史》等讽刺小说以及晚清谴责小说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影响。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虽将科举制度作为直接讽刺对象,如范进中举反而发狂这一情节让人可笑又可悲,但作者并没停留在科举制度这个层面,而继续深入写到读书人的精神层面:思想如何被戕害,智能如何被斫伤,人格如何被奴化,结果形成了依附性和奴性,把读书和做学问限制在为统治者的制度、政策、功令进行诠释、宣传和鼓吹的范围之内,失去了作为人类理性和“社会良知”之代表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学者认为,“士”的精神安顿、精神解放问题,是《儒林外史》深层关注的中心。

由上,笔者认为从《后西游记》到《儒林外史》之间无疑展现了中国小说史上的一个历程,如下:

《后西游记》→ 《斩鬼传》 →《儒林外史》

寓意小说 → (过渡期) → 讽刺小说

这个过程的形成是由众多因素累积而成,其中时代背景的变化使作者越能自由地在作品中阐发各种见解。早期仅凭借妖魔鬼怪等系列形象来抨击现实社会,到后来已无须再用委婉曲折的表现方式,光明正大地将人间社会作为故事发展的舞台,主要人物也演变为活生生的人们,通过读书人的各自命运展现,试图唤起人们的觉醒,其思想性和社会意义也逐渐增强。

综上所述,《后西游记》中体现的明末清初中下层“士”的心态,即对不平社会的一腔愤懑难以抒发,只能借物说事安排一场深含寓意的“旅途”,最终仍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但这种朦胧的意识已算是一个重要的开端。在中国小说史上,它是一部具有先驱意义即为讽刺小说“前身”的寓意小说,为后世文艺创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参考文献:

[1]吴承恩.西游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2]天花才子点评,于植元校点.后西游记[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5.

[4]何满子,李时人.明清小说鉴赏辞典[M].杭州:浙江古籍文艺出版社,1992.

[5]李汉秋.精神解放路在何方:《儒林外史》的精神探索[N].光明日报,2002-01-16.

作者单位:阿坝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