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理论视角下林语堂翻译文本研究

2024-12-06 00:00杨帆
名家名作 2024年31期

[摘 要] 基于布迪厄理论,分析林语堂翻译,解析其翻译惯习,展现个性化翻译艺术;探讨文化资本助力精准翻译,社会资本推动资源汇聚;关注译本跨场域迁移,促进文化交流,反映了文学价值随社会变迁而演变。以期为中国文学外译提供新视角与启示,并在全球化背景下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与文化交流。

[关 键 词] 社会翻译学;林语堂;文学场域;布迪厄理论;文学外译

一、引言

林语堂,作为现代文学界的璀璨明星,其卓越成就不仅体现在对中华文化的深刻挖掘与独特表达上,更在于他跨越国界,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其作品《京华烟云》等,凭借细腻的情感、宏大的历史叙事及幽默犀利的文风,在国内赢得广泛赞誉,同时也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在翻译领域,林语堂同样贡献显著。他深谙文化交流对增进国际理解与文明互鉴的重要性,故而全身心投入中西文化的译介中。通过译创《孔子的智慧》等经典,他不仅精准传递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精髓,还巧妙融合了中西智慧,赋予这些文化遗产新的生命,成功地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此外,林语堂还积极出版了一系列介绍中国文化的译著与著作,如《浮生六记》《古文小品译英》《道德经》等,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世界文学宝库,更为西方读者提供了一扇窥见中国文化深邃与魅力的窗口,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林语堂对于反映中式文化、中式哲学等文本的英译,既涉及以译者为主体的选择,又涉及不同文学场域中译本的播迁,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翻译现象,从社会学角度来分析更能看清其背后的社会运作机制。

二、社会翻译学

随着翻译学领域的不断拓展与深化,越来越多的学者选择从社会科学的视角来审视文学翻译,赋予翻译活动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布迪厄的社会学理论架构繁复,其核心精髓凝聚于三大基石之上,即惯习(habitus)、资本(capital)及场域(field)。

据布迪厄(1990:54)的深入阐述,惯习可视为社会行动者内在的一套动态且可塑的性情倾向架构,它既承载了被社会结构形塑(structured)的印记,又具备主动建构(structuring)社会现实的能力。具体而言,惯习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双重转化的旅程。一方面,它是个体在社会化进程中不断将外界的社会规范内化于心,进而成为其认知与情感的一部分,体现了社会化主体的深刻烙印(Bourdieu&Wacquant,1992:126);另一方面,惯习又能无意识地指导行动者的实践活动,使之行为举止合乎逻辑且富含深意,实现了从内在倾向到外在行动的自然过渡。这一概念深植于历史经验的沃土之中,经过时间的沉淀与内心的转化,成为一种持久且个性化的心理状态,其形态深受行动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地域特色、人生轨迹及文学素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布迪厄提出的这一理论框架——惯习、资本与场域的相互交织,为剖析文学翻译这一复杂现象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它不仅揭示了译者决策背后的深层动因,更为国内外学者开辟了一条新颖而深刻的译文解读路径。

本文基于布迪厄社会学理论,分析林语堂翻译实践。首先,解析林语堂的翻译惯习,即独特的翻译方法和在翻译中的主动介入,体现了他对翻译艺术的深刻理解与个性化诠释。其次,探讨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对翻译过程的双重影响。林语堂深厚的文化底蕴构成其文化资本,助其精准把握原文精髓;而广泛的社会联系与影响力则构成其社会资本,为翻译活动提供资源与支持。最后,关注林语堂译本在跨文学场域迁移中的社会效应。译本在不同文化环境中被重新解读与接受,不仅促进了文化交流,也反映了社会变迁中文学价值的演变。

三、林语堂的翻译惯习及其在翻译过程中的介入

(一)林语堂的翻译惯习

林语堂在前人翻译理论的基础上,提炼出三项翻译的基本原则,即忠实性、流畅性及美学考量。针对“忠实标准”,他进一步细化为以下四个要点。

一为非字面直译原则。林语堂指出,理解词义是理解句义的基础,但词义并非孤立、固定的,而是灵活多变、相互关联的。翻译时应避免机械地逐字对应,而应注重整体语境和语义的连贯性。

二为传神达意。他强调,翻译不仅仅是传递文字的表面意思,更重要的是要传达原文的精神风貌和情感色彩,使译文能够生动再现原文的韵味。

三为相对忠实观。林语堂认为,绝对的忠实在翻译中几乎无法实现,因为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音韵美、意义美、风格美等。译者所能追求的,是在保持原文基本意义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实现多方面的相对忠实。

四为译文通顺。他提出,要达成通顺的标准,译者需从句子整体出发,深入理解原文句意,并依据中文语法和表达习惯进行翻译。

至于“美的标准”,林语堂同样给予了高度重视。他认为,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也是美的创造。他视翻译为文字与艺术的双重桥梁,强调在转换文字的同时,更需捕捉并再现原文的精神风貌与美学韵味。林语堂深信,翻译之美不仅关乎字、词、句的精巧搭配,更在于深刻传达原作的意境、情感与神韵。他提出了“五美”翻译理念——音美以悦耳、意美以传情、神美以入魂、气美以流畅、形美以悦目,旨在全方位保留并提升原文的美学价值。在翻译实践中,林语堂精心平衡直译与意译的尺度,灵活运用音译加注等手法,确保译文既能忠实于原文的文化精髓,又不失为独立的艺术创造。

尤为重要的是,林语堂始终将读者的阅读体验置于首位,追求译文的通顺流畅与易于理解,使目的语读者能够自然融入原作的世界,感受其独特的审美魅力。这种对读者负责的态度,使得他的译作不仅准确传达了原作的思想情感,更以其质朴而不失深度的语言风格,赢得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好评。林语堂对翻译美学的追求,不仅丰富了中国翻译理论的宝库,更为中国文学在国际舞台上的传播与交流开辟了新路径。

(二)林语堂的翻译惯习在翻译活动中的介入

1.文化层面

《秋灯琐忆》中写道:

原文:余为秋芙制梅花画衣,香雪满身,望之如绿萼仙人, 翩然尘世。每当春暮,翠袖凭栏,鬓边蝴蝶,犹栩栩然不知东风之既去也。

林译:I made a dress with a plum flower design for Ch’

iufu,with fragrant snow all over her body,and at a distance she looked like a Plum Fairy standing alone in a world of mortal beings.In late spring,when her green sleeves were resting on the balcony butterflies would flit about her temples,not knowing that the sea- son of the Eastern Wind was already gone.

在描绘那位宛若仙境中走出的仙子——秋芙时,林语堂先生的翻译策略展现了他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深刻理解与巧妙融合。面对“绿萼仙子”这一富含中国古典美学意蕴的称谓,林语堂并未直接寻求字面上的对应,而是创造性地将其译为“Plum Fairy”。这一译法乍看似乎与中文原意无直接关联,实则蕴含了深刻的跨文化考量。“Plum Fairy”在西方文化中,往往让人联想到身着洁白芭蕾裙、体态轻盈的舞者形象,这一形象不仅为西方读者所熟知且喜爱,更承载了西方艺术审美对优雅与纯净的向往。林语堂先生以此作为桥梁,将中国文化中难以言喻的清雅与西方文化中的经典美学元素相结合,采用归化策略,使西方读者在阅读时能够迅速产生共鸣,仿佛亲眼见到了那位从东方画卷中走出的仙子,体验到了与原文读者相似的情感共鸣与审美享受。

2.审美层面

《声声慢》是李清照抒写的对亡夫的怀念与自己孤单凄凉的境况的词,全词有一种沉郁、凄婉的愁绪。林语堂在翻译时也很好地兼顾了忠实通顺与美,并且将原文那种哀怨体现得淋漓尽致。

原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林译:Let fallen flowers lie where they fall. To what purpose and for whom should I decorate?By the window shut, guarding it alone,to see the sky has turned to black! And the drizzle on the kola nut keeps on droning:pit-a-pat, pit-a-pat! Is this the kind of mood and moment to be expressed by one word “sad ”?

林语堂在翻译“to what purpose and for whom should I decorate”时,深刻洞察了原句背后的文化意蕴,巧妙呼应了中国古语“女为悦己者容”,尤其考虑到李清照创作此词时的心境——丈夫已逝,她打扮的动机与对象皆成空谈,这份孤独与无奈在林译中得到了细腻体现。而“by the window”的译法,不仅保留了原词中“守着窗儿”的静谧场景,更增添了几分倚窗而立的哀愁与等待,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时间的漫长刻画得淋漓尽致。

林语堂对“点点滴滴”的译介“pit-a-pat, pit-a-pat”,不仅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更在读者心中勾勒出一幅幅雨夜愁思的画面,让人联想到雨打梧桐、芭蕉带愁的古典意境,那份连绵不绝的雨声,如同词人心中难以排解的忧愁,一点一滴,直至天明。至于全词以“sad”一词作结,其简洁之中蕴含的力量不容小觑。没有繁复的修辞,没有刻意的对比与渲染,仅凭这一词,便足以概括全篇的哀婉情绪,留给读者无限的遐想空间,使整首词的韵味更加悠长、引人深思。

四、林语堂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

布迪厄社会学中的资本概念,是理解社会空间地位差异的关键。在翻译领域,翻译者所需的资本可源于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对特定领域的深入了解,或通过出版译作等方式展现专业成就。这些资本共同构成了翻译者在该领域内的竞争力与地位基础。

林语堂作为译者的文化资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详细描述:(1)教育背景与语言能力。林语堂自幼接受中西合璧的教育,既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又精通英语及其他西方语言。这种双语乃至多语能力以及广泛的知识储备,构成了他作为译者的重要文化资本。(2)学术成就与翻译实践。林语堂在翻译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的译作数量多、质量高,且影响深远。(3)文学创作与影响力。除了翻译工作外,林语堂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散文家,他的文学作品同样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这种文学创作经验为他作为译者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灵感来源,使他的译作更加生动、富有感染力。

林语堂的社会资本包括:(1)社会网络与人际关系。林语堂在学术界和文化界拥有广泛的社会网络和人际关系。他早年与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交往密切,后来又与海外出版商、学者等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这些人际关系为他提供了宝贵的翻译机会和出版资源,使他的译作能够顺利进入国际市场并获得广泛关注。(2)社会影响力与认可。林语堂的译作和文学作品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他的译作不仅丰富了西方读者对中国的了解,也提升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这种社会影响力使他在翻译界和文化界拥有较高的地位和话语权,为他后续的翻译工作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和机会。(3)赞助与支持。林语堂的翻译事业还得到了来自出版商、学术机构等多方面的赞助与支持。例如,其翻译与引介的核心理念,得益于约翰·黛公司出版商理查德·沃尔什夫妇的鼎力支持与资助,这一宝贵助力显著加速并优化了其翻译实践活动的成效,为学术成果的传播与影响力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种赞助与支持不仅为他提供了物质上的帮助,也增强了他在翻译领域的信心和动力。综上所述,林语堂作为译者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都极为丰富和强大。他的教育背景、语言能力、学术成就、文学创作经验以及广泛的社会网络和人际关系共同构成了他作为译者的独特优势,使他在翻译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林语堂翻译文本在文学场域间的播迁

从社会学特别是布迪厄的场域理论视角,审视林语堂英译作品的“文学场域迁播”,我们可以发现其背后的深刻动力与复杂过程。

(一)正面分析

1.文化资本的积累与转换

林语堂通过英译《浮生六记》《京华烟云》等中国经典,成功地将中国文化资本引入国际文学场域,并赢得了广泛认可。他的译作不仅保留了原作的精髓,还巧妙地适应了西方读者的阅读习惯,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这一过程体现了文化资本在跨场域转换中的增值效应,林语堂也因此提升了个人在国际文学界的地位和影响力。

2.场域内的占位与影响力提升

林语堂的英译作品如《生活的艺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取得了巨大成功,不仅销量可观,更成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林语堂个人的翻译才华,也为中国文化在国际舞台上赢得了更多关注。他通过译作在文学场域中占据了有利位置,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体现了译者习性与场域张力之间的微妙平衡。

(二)反面思考

1.文化误读与扭曲

尽管林语堂力求准确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但文化差异和翻译者的主观性仍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定程度的文化误读和扭曲。这种现象提醒我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应更加谨慎地处理文化差异,努力减少误读和扭曲的发生。

2.场域内的竞争与冲突

在文学场域中,不同文化和文学作品竞争激烈。林语堂的英译作品在获得国际认可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其他文化的挑战和质疑。这种竞争和冲突反映了文学场域的多元性和动态性。林语堂作为译者,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和文化修养,以应对这些挑战,并在保持文化独立性和尊重文化差异之间找到平衡点。

六、结束语

将林语堂翻译作品置于社会学视角,极大地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涵,为中国文学外译的复杂性探索开辟了新路径。布迪厄理论的应用,使我们得以细致剖析林语堂翻译实践的每个环节,从生成到传播,再到接受,每一步都蕴含着深刻的社会动因。这不仅揭示了翻译活动背后的多元性与复杂性,更凸显了其在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此研究不仅是对林语堂个人翻译成就的深刻解读,更是对中国文学外译整体策略的一次反思与启示。它提示我们,翻译不仅是文字间的转换,更是文化、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交织的复杂过程。未来,随着全球化与文化交流的深化,社会学理论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将更加重要。它将成为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促进全球文化深度对话与融合的重要工具。因此,我们应继续深化这一领域的研究,为中国文学的国际传播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传英.翻译规范理论的社会学重释[J].上海翻译,2013(3):14-19.

[2]王洪涛.社会翻译学研究:理论视角与方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7.

[3]林太乙. 林语堂传 [M]. 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4]陆洋. 论“美译”:林语堂翻译研究[J]. 中国翻译,2005(5):49-55.

作者单位:扬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