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语言变体是指在不同语境下人们为了适应交际需要而对语言进行的调整,它反映了语言使用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是语言生命力的体现。在德语文学作品中,作家通过运用不同的语言变体来描绘社会现实、塑造人物形象、表达思想情感。让作品的语言表达更为完善,深刻地反映德国社会的文化特征和历史背景。对德语文学翻译中的语言变体展开研究与分析,探索如何对德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恰到好处地传递其文化内涵。
[关 键 词] 语言变体;德语文学;文化传递;文学翻译;重构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学翻译不仅是语言层面的转换,更是文化传递与重构的重要过程。德语文学作为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全球读者具有深远的影响。语言变体在德语文学翻译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详细分析语言变体在德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传递与重构,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语言变体和分类
(一)语言变体的定义与影响
根据Ferguson的定义,语言变体是指那些具有足够的相似度以便用共时描述技巧进行分析,且语义范围广泛,足以在所有正式交流语境中发挥作用的言语形式。这些形式包括但不限于声音、单词、语法特点等,它们往往与特定的外在因素如地理区域、社会团体等紧密相连。语言变体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能够反映说话者的身份、地位、情感以及所处的社会环境,是理解文学作品深层含义的关键所在。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巧妙地运用语言变体以增强文本的表现力,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环境描写更加生动,社会背景更加真实。例如,通过方言的使用,展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语域的调整,可以体现不同场合下的语言规范与礼仪;通过俚语、口语的融入,可以增加文本的亲切感和生活气息。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语言变体,努力在译文中再现原作的语言风貌和艺术效果。
(二)语言变体的分类与分析
语言变体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其中较为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方言与语域两大类,以及更为细致的五个范畴:科技语体、书面语体、中性语体、口语体和俚语。
1. 方言与语域
(1)方言
方言是某一地区或社群特有的语言形式,它反映了该地区或社群的历史、文化、地理等特征。在文学作品中,方言的使用能够增强作品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色,从而使读者仿佛置身于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然而,方言的翻译往往具有挑战性,因为不同方言之间的差异非常大,甚至存在无法直接对应的情况。因此,译者在处理方言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接受能力,进而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
(2)语域
语域是指根据交际场合、目的和对象的不同而使用的不同语言风格。它涉及语言的正式程度、词汇选择、句式结构等多个方面。在文学作品中,作者会根据情节发展的需要和人物性格的塑造来调整语域,以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译者在翻译时,需要准确把握原作的语域特点,并在译文中进行恰当的再现。
2. 五个范畴
(1)科技语体
科技语体主要用于科学、技术领域的交流,具有严谨、准确、客观的特点。在文学作品中,虽然科技语体的出现相对较少,但在描写科技场景或人物职业特征时仍会用到。译者在翻译科技语体时,需要确保术语的准确性和专业性,避免产生歧义或误导。
(2)书面语体
书面语体是文学作品中最常见的语言形式之一,它注重语言的规范性和文雅性,常用于正式场合或书面表达。在翻译书面语体时,译者需要注重语言的流畅性和美感,同时保持原文的语义准确性和风格一致性。
(3)中性语体
中性语体介于口语体和书面语体之间,既不过于正式也不过于随意,适用于日常交流和一般性的书面表达。在文学作品中,中性语体常用于叙述、说明等场合。译者在翻译中性语体时,需要保持语言的自然和流畅,避免过于生硬或矫揉造作的表达。
(4)口语体
口语体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具有生动、活泼、自然的特点。在文学作品中,口语体的使用能够增强文本的亲和力和真实感。译者在翻译口语体时,需要注重语言的口语化表达,如使用短句、省略句、俚语等,以体现原作的语言风格。
(5)俚语
俚语是社会上流行的通俗但不甚规范的词语或短语,通常具有地域性、时效性等特点。在文学作品中,俚语的使用能够反映社会现实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然而,俚语的翻译往往具有难度,因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俚语可能无法直接对应。译者在翻译俚语时,需要充分考虑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习惯,进而采用适当的翻译策略。
二、语言变体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分析
(一)文化层面的作用
1. 保留文化特色,促进文化交流
文学作品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语言变体则是文化特色的直接体现。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谨慎处理那些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语言变体,以确保目标语言读者能够感受到原作的文化韵味。例如,《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成语典故以及方言俚语,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译者若能在翻译中巧妙地保留这些语言变体,就能增强译文的文化色彩,促进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理解。
2. 克服文化障碍,实现文化传递
文化特异性术语是文学翻译中的一大挑战。这些术语往往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和独特的象征意义,难以在目标语言中找到直接对应的表达。此时,译者需要运用自己的文化素养和翻译技巧,采用注释、解释或创造性翻译等方式,将原作中的文化信息传递给目标语言读者。
(二)社会层面的作用
1. 揭示社会身份,塑造角色形象
社会变体是语言变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不同社会群体的语言习惯和社会地位。在文学作品中,运用特定的社会变体,作者可以生动地刻画出角色的社会身份和性格特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准确把握原作中的社会变体,并将其恰当地转化为目标语言中的相应表达。保持原作的社会真实性,让目标语言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
2. 反映社会变迁,传递历史信息
文学作品往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社会变迁的痕迹。基于语言变体的运用,作者可巧妙地揭示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演进。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敏锐地捕捉语言变体背后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并将其准确地传递给目标语言读者,从而增强译文的历史厚重感,让目标语言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和社会的变迁。
(三)语境层面的作用
1. 营造语境氛围,增强阅读体验
语境是语言运用的重要环境,它决定了语言变体的选择和运用。在文学作品中,巧妙地运用语言变体来营造特定的语境氛围,可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阅读体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作的语境特点,并灵活运用目标语言中的相应表达再现语境氛围,从而保持原作的艺术效果,让目标语言读者在阅读中获得与原作相似的审美体验。
2. 传递隐喻象征,深化作品主题
隐喻和象征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它们通过语言变体传达深层的意义和主题。在翻译过程中,隐喻和象征往往成为译者需要重点处理的难点之一。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和表达习惯的不同,有些隐喻和象征在目标语言中可能找不到完全对等的表达方式,所以译者需要运用自己的创造力和翻译技巧寻找合适的替代方案或解释方式,以传达原作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保持原作的艺术价值,让目标语言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和主题思想。
三、德语文学中的语言变体及其翻译挑战
在德语文学作品中,语言变体广泛存在于不同的地区、社会阶层、性别及种族群体中,其不仅丰富了作品的语言表达,而且深刻反映了德国社会的多元文化和历史背景。然而,在翻译过程中,语言变体往往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对译者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一)地域方言的挑战
德国各地拥有独特的方言体系,如低地德语、高地德语等,这些方言在词汇、语法和发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翻译时,如何准确传达原文中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成为译者面临的首要难题。
(二)社会阶层与性别差异
德国社会中的不同阶层和性别群体在语言表达上也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词汇选择上,涉及语气、语调及语言风格等多个方面。在翻译时,译者需敏锐捕捉原文中的社会阶层和性别特征,通过调整译文的语言表达还原原文的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
(三)文化与语境的适应性
语言变体往往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语境紧密相关。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深入理解原文所处的文化环境和语境,并在传达原文意蕴的同时,适应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境。这就要求译者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准确把握两国文化的异同点进行有效的文化转换。
四、语言变体在德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文化传递分析
(一)深入研究语言变体
德语存在着丰富的方言差异,这些差异与社会阶层、地域文化紧密相连。译者需研究这些方言的特点,理解它们在不同社会阶层中的使用情况,以便在翻译中准确再现原文的地域色彩和社会背景。另外,德语中的性别差异体现在词汇上,渗透于语法结构和表达习惯中。译者需敏锐地捕捉这些差异,做到在翻译过程中不因忽视性别因素而导致文化信息的误传,并对比分析德语标准语与各地方言、不同社会阶层和性别间的语言变体,掌握德语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为翻译工作提供更为精准的语言基础。
在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多种语言变体,尤其是低地德语和方言元素,以展现德国北部小镇奥斯卡的独特风貌和人物性格。在翻译这部作品时,译者需研读这些语言变体,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和社会背景。例如,奥斯卡作为叙述者,其语言充满孩童的天真与成人的狡黠,夹杂着地方方言的俚语和俗语。这就要求译者准确捕捉这些语言特点,利用恰当的翻译手段,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感受到原文的韵味和魅力。
例如,《铁皮鼓》中的“Ich bin der kleine Oskar Matzerath, der Trommelspieler, und ich spreche mit dem Dialekt von meinem Heimatort, der mir wie ein zweites Haut ist”,“der Trommelspieler”(鼓手)直接点明了奥斯卡的身份,而“mit dem Dialekt von meinem Heimatort”(用我家乡的方言)则揭示了奥斯卡的语言特点。方言在这里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感的象征。在翻译中,如何传达方言的独特性和地域色彩?如何保持原文的幽默感和讽刺意味?
第一,对于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词汇或表达,可以采用直译的方式保留其原貌,并在必要时添加注释,说明其文化背景或特殊含义。例如,“der Dialekt von meinem Heimatort”可直译为“我家乡的方言”,并在文中或脚注中简要介绍该方言的特点和地域分布。第二,当直译无法准确传达原文的深层含义或幽默感时,可采用意译的方式。例如,“Ich bin der kleine Oskar Matzerath, der Trommelspieler”除了直接说明奥斯卡的身份外,还隐含了他作为叙述者的特殊视角和性格特征。在翻译时,可以通过调整句式或增加修饰词来强化这些特征,如“我,奥斯卡·马策拉特,那个小小的鼓手,用我的方式讲述着一切”,最终可译为“我是奥斯卡·马策拉特,那个小小的鼓手,用我家乡那如同第二层皮肤般的方言讲述着一切。这方言,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更是我身份的一部分,是我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的纽带”。
(二)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
面对难以直接对应的语言变体和文化元素,译者需灵活运用意译和直译。意译侧重于传达原文的意图和情感,直译更注重保持原文的形式和结构。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以实现文化传递与重构的最佳效果。而对于某些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汇或表达,译者可采用注释的方式加以说明,以帮助目标语言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文化背景。在翻译中,还可采用创造性翻译,它允许译者在保持原文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对原文进行适度改编和重构,以适应目标语言的文化环境。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小说《柏林亚历山大广场》以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复杂的叙事结构著称,其中涉及大量社会底层人物的语言变体。在翻译这部作品时,译者需根据具体语境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对于直接反映社会阶层差异和人物性格的语言变体,可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式,这样既能保留原文的语言特色,又能帮助读者理解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对于某些难以直接对应的表达,译者可发挥创造性,采用意译或改写的方式,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三)注重文化适应与转换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深入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境,包括了解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审美取向以及他们对不同文化元素的接受程度等,衡量好文化适应与转换的尺度。在翻译中,对于原文中的文化元素,译者需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环境进行适当调整或重构,替换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内涵的词汇、调整表达方式以符合目标语言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等,使译文更加贴近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取向。例如,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是一部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士兵生活的经典小说。在翻译这部作品时,译者需注重文化适应与转换。由于战争背景和文化差异的存在,原文中的许多军事术语、战争场景和人物心理描写在目标语言中可能难以找到直接对应的表达。因此,译者需深入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语境,对原文中的文化元素进行适当调整或重构。例如,通过增加背景介绍、调整叙述角度或改变表达方式等,使译文更加贴近目标语言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审美取向。
五、结论
语言变体在德语文学翻译中的文化传递与重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译者需深入研究语言变体、采用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注重文化适应与转换等,从而尽可能做到译文在传达原文意义的同时,实现文化的有效传递与重构,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冯波. 《西线无战事》:20世纪30年代前后的“抢演”“银星”与“风化”[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4,38 (1): 80-87.
[2]周君. 基于语言变体理论: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人物对白 [J]. 三角洲,2023(21):117-119.
[3]华少庠. 君特·格拉斯笔下的荒诞与真实 《铁皮鼓》导读 [J]. 阅读与成才,2023(5):97-100.
[4]龙麒宇. 君特·格拉斯作品中现实与虚构的张力关系[D].重庆:四川外国语大学, 2023.
[5]宋溟. 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战争小说:以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为例 [J]. 军事文化研究, 2022,1(3):64-70.
作者单位:西安外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