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缓缓行

2024-12-06 00:00:00
美文 2024年24期

男子不羁地盘坐在一块清凉的大石上,吐出:“女娃,今儿年芳十几?”

如玉一样温润的语调,如石一样顽固的形象。

说来又与你何干?心里暗自想着,哭笑皆不是。姑娘家是不能喜形于色的。

见男子摇了摇头,眉毛拧巴,再次开口:“未若同心言,一言和同解千结。”

女孩走近了些,一袭薄的青衫,以竹为友,以鹤为妻,蓄着盛唐诗人特有的胡须,眼中含着碎星子。

轻捏一壶酒,欲饮之。

男子竟是有些眼熟。她打量着他,她识出了他,韦左司。

女孩两步上前,小腿蹬着,手臂挥舞得张狂,指尖指向三郎,嘴里嘟囔。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左司回应的声音愈渐模糊,直至杳无声音。

她咕咚一声跌进了松林缭绕的原野,翠色的丛林将她环绕,针状的松尖扎进皮肤。

“舟自横”的景象未曾见到,也没有松针刺入肉身的疼痛。翻了个筋头,软滑得像是蜜熬出糖的溪流。原来——一觉醒来还在针织棉花被上。

此个女娃,乃江苏一人。可本地并不这么称呼少女,他们会叫姑娘——没有娃儿、丫头亲昵。

没有立即想到这点,的确是女孩的疏漏了。倾心唐诗也只因《滁州西涧》中的两句诗词、一段景致。

日暮黄昏,余晖懒懒洒泻。春雨下得散漫,缠绵悱恻,无所穷尽。西涧的水势兀地突增急湍,暴徒一般痴狂魔怔。

荒凉的原野上掺杂着凄苦月色,更加冷清萧条。世间万般无一可赏,终其一生百无聊赖。

山穷水尽之处,我徘徊,我流浪,我定睛看到一只乌篷小船。

柳暗花明下,无所谓波涛翻涌,唯有舟子悠闲地横斜在河面上,气定神闲。

反复玩味间她悟出了禅意。天机动,抚皱千年顽石。从江苏到陕西,驾车驱驰,车马劳顿,十一个小时,清晨到星夜,一路不尽变幻的风景。

女孩留恋那个水袖善舞的温婉都市,更向往步步回眸,流转千年,永不褪色的十三朝古都。

街道上有翻修的路,蓝铁板围着,车辆也因输水管道割裂了一半而堵塞不通。女孩的父亲面露愠色,积压火气,声音先变形:“这可要不得,节奏甚慢。这城市好到哪去,捞到了我姑娘?”

遥想填下志愿的那刻,思绪万千,如决堤之洪。

也许,一座城,可以埋下诗的香骨。仅此一见,擦肩百世。寂寞的生命咏叹,缓慢的唯美节奏,幽幽地铺开,直吟得地迥天远。独怜幽草涧边生,衣香人影太匆匆。能够遮蔽你真性的只有你自己罢了。

你是否还记得,那年花开的时节,我们相遇在这座城。你的眼神如秋水般清澈,你的气质如梅花般高洁。你说你爱这里的风景,爱这里的诗歌。你说你愿意和我一起走过春夏秋冬,一起品尝人生的酸甜苦辣。

如今,我独自在这座城徘徊,寻找你的踪迹。我看到那些落花飘零,那些沧海桑田。我听到那些古老的诗句,那些凄美的歌声。我感到那些刺骨的寒冷,那些扑鼻的芳香。我想起了你,想起了我们。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再次相见,在这座城或者别处。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再次相爱,在这世或者来世。也许有一天,我们会再次相拥,在此生或者永恒。

钟楼的美食会说话,唱响回民的豪迈,留住了行人匆匆的脚步。这里很少有江南绮丽繁华的袭人香气,却有飒爽多姿的裤带面,有淡淡的桂花糕香气缱绻,氤氲流荡。品着一杯香茶,伴着几缕墨香,看着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茫茫画面。

漫步于大雁塔的音乐中,慢下来,停下来,倾听,观赏。那飞舞的乐音徘徊于有无之间。康德曾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它的时候,往往感到惆怅。渐渐地,女孩听到生命妙音的律动。

西安的城墙,宽远辽阔,超越了空间,喧嚣的世界远去,复绝的境界屹立。而时间也被凝固,古木参差,古刹俨然,将人的心理拉向莽远的荒古。永恒不是一个时间的刻度,永恒就是无时间。

晚钟和鸣,长安晚宴,一片阒寂而迷人。显示出野趣,显示出静寂,显示出古朴稚拙。青苔的出现,在宁静中向人昭示亘古不变的消息。在诗中,诗人们执拗地诉说着变化中的不变。世事的变化只是表象,绵延的永恒才是真实。

她沿着城墙走了一圈,感受着历史的厚重和沧桑。她想象着这座城市经历过多少风雨变迁,见证过多少兴衰荣辱。她想象着这座城墙保护过多少生灵和文明,承载过多少故事和传说。

她走下城墙,在回民街上寻找着美食和风情。她品尝了牛羊肉泡馍、肉夹馍、西安凉皮、灌汤包、胡辣汤、葫芦鸡等等地道的西安美食。她觉得每一种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都能让她感受到西安的热情和豪放。

正是天地自其变者观之,万物曾不能以一瞬不动,而自其不变者观之,则随处永恒,江上之明月,耳边之清风,亘古以来就存在,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总是如此,年复一年,世复一世。

大明宫古旧的历史复刻出整个时代的恢宏气象。长安的时间有咀嚼,人生的雪泥鸿爪也应当被赋予思考。抒发时间欲把捉而不能的惘然,欲究诘而不得其解的困惑,一切都必不可免地要逝去,一切珍视的对象都不断被摧毁,生命之间彼摄相因,相互激荡,油然而盎然之生命空间。

大明宫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整个唐朝的风貌和精神。它既有权力和荣耀的光芒,也有悲剧和衰落的阴影。它既有文化和艺术的瑰丽,也有战争和动荡的惨烈。它既有人性和情感的温暖,也有背叛和欺骗的寒冷。它是一个复杂而多彩的世界。

生命精神周流贯彻,浑然一体。世事沉浮,灵魂自适。

我们当下这个时代所缺少的就是古长安的气韵。那样不同流俗,那样飘逸轻雅。时流如潮水,人类喜欢赶热流,追求享受,这是各个时代不变的主流,蝇头小利、蜗角功名,你争我夺,这世界真可谓好不热闹。

韦应物应该是不屑这种热流文化的,在他看来,众人的归属是一个虚假的归属,他们什么都想得到,也许什么都得到了,但是就是丢失了一件东西,这就是自我。

女孩渐渐得悟,心在自己身,灵魂却跑到了别人田地里去了,结果弄得自家田地荒芜,不到自己的田地中耕种,却去打点表面情怀,不是西安这座城市告诉我们的。重重云雾遮蔽着自己灵性的天空,这实在是令人遗憾的事。

至此,韦应物才牵起女孩的手,一个伟岸不屈的君子,一腔昂然的情怀。凛然不可犯,巍然不可攀,卓然不同俗流,盈然自对天日。

争得似,一扁舟,弄月吟风归去休。他们获得了主宰自己的力量。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他们是自己生命的掌舵者,驾着自己的人生航船,走向自己愿意去的地方。

野渡无人舟自横。秉持一种不染之心,女孩在这生命的清净悠远的境界中融化,心灵随着这缕缕不绝的馨香起伏、盘旋。

她轻轻地走过涧边的幽草,仿佛不想惊扰这一片静谧。她抬头望着深树里的黄鹂,听着它们婉转的歌声,感觉自己也变成了一只飞翔的小鸟,自由而快乐。

她来到渡口,看着水面上横泊的小船,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冲动。她想要乘着这只船,顺着春潮和雨水,去探索更广阔的世界。她想要看看那些她从未见过的风景,遇见那些她从未认识的人。

她跳上小船,拿起桨,开始划动。船身随着水流摇晃,她却不觉得害怕,反而觉得兴奋。她觉得自己就像是一朵浮在水面上的白云,随风而动,随缘而行。

她沿着西涧向前行进,途中欣赏着两岸的山水。她看到了峰峦叠翠,溪流潺潺,花草繁茂,鸟兽成群。她看到了人间的烟火,村庄的灯火,农民的劳作,孩童的欢笑。她看到了滁州城的繁华,街道的热闹,商贾的交易,文人的雅集。

她感受到了生活的多姿多彩,世界的广阔无垠。她心中充满了好奇和渴望,想要更多地了解和体验这一切。她也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和无常,世界的纷争和变迁。她心中充满了同情和敬畏,想要更多地关怀和尊重这一切。

她没有忘记自己秉持的不染之心,她只是用一颗纯净而开放的心去接纳和感悟万物。她没有忘记自己来自涧边的幽草和深树里的黄鹂,她只是用一种清净而悠远的境界去融合和超越自我。

空山无人,水自流,花自开,风自动,叶自飘。以清净的心去这座城吧,在那香雾腾起处,也许能看见生命的缓缓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