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午后,我拿起七年级语文课本坐在摇椅上晃动,窗外的秋光映在对面的墙上。文字将我带入一个充满诗意与梦幻的空间,我感受到久违的平静,与文字相依,那一字一句慢慢将心头的杂草拔除,心上似乎被无数道光照亮,温暖而惬意,沉浸其中,任时间久久停留。
作者远离城市,在乡下故园写作,他一度对庸常的乡村生活深感寂寞,苦闷难以排解,写作陷入瓶颈期。老舅十分懂“我”,送“我”一对白鸽,这对白鸽又孕育出它们的幼鸽,“我”在喂养白鸽的过程中,个人情绪渐渐变得冷静和清醒。
作者以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与白鸽相处的点点滴滴,每次互动,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情感真挚与纯粹,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与温暖。
白鸽被放置在祖居的老屋,为老屋带来几许生气。相处之初,“我”和白鸽之间并没有建立信任关系,就算“我”主动投食,白鸽也不敢出来。鸽子和人类相比是多么的弱小, 然而万物有灵,作者最终以持久的真诚打动了谨慎胆小的它们,白鸽也渐渐走近“我”的世界。那个难忘的清晨,两只纯洁美丽的白鸽扇动翅膀,试探着从屋檐上缓缓飞下,落在“我”的肩头,啄食“我”手中的玉米粒,作者不忍心将它们抖落下去,期盼已久的信赖终于降临到“我”与白鸽的身上。这样珍贵而纯粹的信任发生在人与小动物之间,读来令人动容。
自那之后,每当创作感到拗手时,作者便会来到后院,白鸽捕食的温情和欢乐的声浪使“我”的心绪归于清澈和平静,从白鸽身上获得的喜悦和幸福感也被融注于笔下的文字。
又是一个美丽的早晨,两只小鸽诞生了。新生命的诞生总是会让人动心动情。破壳而出的幼鸽的叫声令人感到惊喜和满足,一如母亲初见孩子时的喜悦和激动。原本丑陋的幼鸽长出奶白的羽翼,鼓起勇气学习飞翔时,作者的内心有激动,有喜悦,有自豪,更有对生命的感慨,“这一刻,世界对我来说就是白鸽”。白鸽的纯净和圣洁使“我”拥有直面困境的勇气和力量,打破庸常生活的苦闷,重获“新生”。
当我读到黄昏时白鸽在广漠的天宇飞翔的场景,脑海中似有无数的白鸽翻飞、旋转,然后突然奔向远方,直至消失不见。感觉作者一定有很多关于白鸽的故事没有写出来,其实好的作品总是故意留白,任人意会、遐思。我被作者与白鸽之间那份深沉厚重的情感打动,周身充满了力量。
作者对弱小的白鸽的关照和爱护,使白鸽对他产生信赖。信赖是情与情、生命与生命之间连接的纽带,是这世间最名贵的奢侈品。丰子恺养白鹅,于苦闷的避难生活中得到乐趣;季羡林养猫,从猫的习性中获得“生死感悟”;冯骥才养珍珠鸟,在人与鸟的相处过程中明白“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四只白鸽走进“我”的生活,白鸽就是“我”的整个世界。
白鸽不仅是纯洁高贵的小动物,更是一种积极向上精神的象征。这种精神激励我们面对生活困境时,始终保持坚韧,勇往直前。白鸽凌空飞翔,不仅是对自由的追求,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探寻。看到“白鸽飞天”,我的眼里不禁充满泪水,想到父母也曾像老白鸽一般护佑着我,自己长大后也会像小白鸽一样离开父母,远走高飞。
《我的白鸽》是一部充满情感与人生启示的作品。它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文学的魅力,更让我对生命、爱与自由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感悟。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上这份情感与启示前行,勇敢追梦。同时,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篇文章,和我一样感受文学带来的美好与力量。
教师点评
《我的白鸽》入选七年级新版教材,学生也是初次阅读。选文感情真挚,蕴含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学生能够从自身阅读体验出发,抓住感人的细节,记录真实的心理感受,并且以朴素的文字将感受表达出来。八年级的学业难度加大,学生面对无名的压力难以排解,恰好与作者写小说时出现困境有情感上的共鸣。深度阅读此文,陈忠实的文字确实能让学生浮躁的心灵得以宁静,压力得以释怀,也更深刻地理解了父母之爱,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正确面对成长路上的压力,真正用心感受身边的美好,勇敢地追逐梦想。
——黑龙江省五常市第一中学 齐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