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浦东续写红色情缘

2024-12-06 00:00:00浦新言
铁军 2024年12期

83年前,上海浦东抗日武装南渡浙东的精神一直被人们传承弘扬。今天,上海浦东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与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为续写浦东与浙东的这段红色情缘,为共同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初心使命,相会在当年浦东将士南渡浙东的出发地——浦东,一起探寻当年浦东抗日武装战斗过的纪念地,共同追忆浦东抗日武装在浙东发展壮大的成长历程,缅怀南渡浙东的革命先辈。

浦东与抗日战争时期的浙东三北地区(镇海北、慈溪北、余姚北)隔杭州湾相望。当年中共浦东工委先后有9批900余名浦东抗日武装南渡杭州湾到达浙东敌后,和浙东抗日军民一道,开辟了浙东抗日根据地。据不完全统计,有300多名浦东儿女长眠在四明山麓、姚江两岸等地。

浙东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创建的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是重要战略支点。浙东抗日武装经历大小战斗643次,攻克了敌军据点110余个。

2024年10月,浙江省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在王建社会长的率领下,来到浦东开展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寻根考察活动。他们参观了位于泥城镇的红色泥城主题馆与保卫二中队队部遗址、惠南镇的浦东历史博物馆和祝桥镇的张闻天故居与保卫四中队队部遗址等红色纪念地。

在浦东泥城的红色故事里,有着像周大根、沈千祥、赵天鹏、姜氏兄弟等一批英勇奋斗的革命先辈,也有载入史册的历史事件:我党领导下的浦东最早的农民武装斗争——“泥城暴动”,创建了浦东第一个苏维埃政权与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二军第一师,在浦东升起了第一面革命旗帜而载入党史;浦东的第一支中共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保卫二中队,打响中共领导下浦东抗战第一枪的汇角战斗。

今年上半年,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相关人员应邀来到浙江省宁波市的象山县和慈溪市及余姚市,瞻仰了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祭扫了长眠于此的浦东英烈,参观了四明山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馆和位于梁弄镇横坎头村的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

浦东南渡的抗日武装是开辟三北、四明地区的主要力量,它和中共领导的浙东地方武装一道,成为以后组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的基础。浦东抗日武装南渡到达三北后,紧紧依靠当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很快站稳了脚跟,抗日武装力量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余姚梁弄被誉为“浙东小延安”。

近年来,浦东新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与浙东地区的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余姚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和慈溪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等保持着密切联系与工作来往,对浦东抗日武装当年南渡浙东开辟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与史料互享,对浦东籍英烈及先辈在浙东大地上的纪念地及战斗地的缅怀与追思保持着常态化的互动。

(责任编辑李根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