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新四军革命精神 培育新时代技能人才

2024-12-06 00:00:00张体松
铁军 2024年12期

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省盐城市参观新四军纪念馆时强调,新四军的历史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要用好这一教材。

新四军革命精神是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人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而奋发的强大力量。大力弘扬和传承新四军革命精神,对培育新时代技能人才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新四军革命精神对培育新时代技能人才的重要价值

一是弘扬新四军革命精神有助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新四军革命精神是汲取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精神的产物,它体现了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和革命英雄主义等核心价值。在技能人才培养中,弘扬这一精神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坚定共产主义的信仰。通过学习新四军的历史和革命精神,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更好地坚信马克思主义。

二是弘扬新四军革命精神有助于增强爱国主义情怀。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展现出的英勇斗争和牺牲精神,是爱国主义情怀的生动表现。在技能人才培养中,通过弘扬新四军革命精神,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育学生民族心、民族魂,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这种情怀将激励学生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是弘扬新四军革命精神有助于练就过硬技能本领。新四军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涌现出了一批像吴运铎这样的新四军工匠人物。他们舍生忘死、艰苦奋斗,用坚韧不屈的意志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各种困难,始终顽强拼搏,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技能人才培养中,学习他们的工匠精神,激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练就过硬的技能本领。

四是弘扬新四军革命精神有助于培养团结和担当精神。新四军的成功离不开团结协作和勇于担当的精神,这种精神贯穿于新四军的每一次战斗和每一次挑战中。在技能人才培养中,学习和弘扬新四军的团结、担当精神,将其融入技能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出具有团队合作意识、责任感和服务意识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背景下新四军革命精神的内涵解读

新四军革命精神有着超越时空的强大生命力,对于培养技能人才实践有着强烈的指导和启迪意义。

一是培养技能人才“眼中有方向”。眼中有方向,就是要像新四军那样拥有铁一般的听党指挥、忠诚于党的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地沿着党指引的方向前进。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所以,我们必须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做到培养的技能人才一颗红心向党、眼中始终有方向,把技能人才培养成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人才。

二是培养技能人才“心中有情怀”。心中有情怀,就是要有新四军那样的爱国主义情怀。“心中有情怀”体现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上。要通过教育和实践,让学生深刻理解国家的发展需求,激发他们为国家繁荣富强贡献自己力量的愿望。“心中有情怀”体现在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对工作的敬业精神上。让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充满热情,促进他们在专业领域追求卓越,不断突破自我。“心中有情怀”还体现在学生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上,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工作和创新对社会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努力使自己的工作成果能够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

三是培养技能人才“手上有绝活”。“手上有绝活”,即在技能人才培养中,要求学生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正如新四军以其高超的军事技能和勇敢的战斗精神成为一支闻名遐迩的铁军那样,新时代的技能人才也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磨炼出自己的绝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精湛的操作技能,能做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需要具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能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和判断,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与团队共同解决问题。

四是培养技能人才“脚下有力量”。培养技能人才不仅要培养他们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操作技能,更要培养强健的体魄和铁一般的意志,做到“脚下有力量”。在革命战争中,新四军十分注重战士们的体魄锻炼和意志锤炼,以其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最终成为一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铁军。同样,在培养技能人才过程中,也需要技能人才具备强健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只有保持铁一般的顽强意志才能战胜各种技能挑战、克服技术困难,登上技能巅峰。

新四军革命精神融入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在新时代,将新四军革命精神融入技能人才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可以分思维、情感和实践三个层面。

一是在认知理解思维层面上融入。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加入新四军革命精神元素,形成以新四军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思政教育特色品牌,通过案例分析、历史研究和研讨交流等方式,帮助学生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理解新四军革命精神,理解新四军革命精神中包含的爱国主义、坚定信念、顽强作风、钢铁意志等品质内涵。还可以通过联系分析,让学生在技能实践中认知理解新四军革命精神与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之间的联系,从而促进学生的联系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是在认同情感层面上融入。新四军革命精神是新四军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凝练的价值内核、思想精华,蕴含着对党的忠诚、爱国主义的情怀和历史的担当。技能人才的培养,最根本的落脚点是对新四军革命精神的认同接纳,在情感上与新四军革命精神产生共鸣,并将其内化为人生价值观的一部分,从而使技能人才培养真正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故事讲述、角色扮演、情感交流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新四军革命精神的力量和魅力,从而在情感上产生认同和接纳。

三是在行动转化实践层面上融入。在技能人才培养中融入新四军革命精神,还应强化行动转化,将新四军的革命精神转化为学生具体的行动和实践。学生不仅要在思维层面上认知理解新四军革命精神,还可以设计多样化的实践项目和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实际技能学习、实训和社会实践中体验和践行新四军的革命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新四军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新四军革命精神融入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中,既是传承和发扬新四军革命精神的新实践,更是促进新时代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继续创新新四军革命精神引领下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加强新四军革命精神在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和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努力培养出更多服务强国建设的新时代技能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

(责任编辑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