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的6月间,罗生特一行到达新四军四师驻地洪泽湖北岸的半城,受到了师长彭雪枫、政委邓子恢的热情接待。彭雪枫对罗生特说:“罗大夫,上一次你来重任在身,来去匆匆,这次你去延安前,是否可以在我们师住几个月,我们师的卫生工作比起一、二、三师来,要差一些,可否请你检查我们的工作,帮助我们提高一步?”
罗生特欣然允诺。他首先为彭师长、邓政委和师直机关的干部做了体检、看了病。罗大夫来到四师的消息不胫而走,各旅团纷纷来电报、来信、来电话,要求罗大夫能到他们的部队住几天。当他们得悉罗大夫不可能在四师久留后,便成批地介绍一些在艰苦环境中积劳成疾的指战员来师卫生部请罗大夫看病。乡亲们也纷纷把病人用船、用独轮车送来。罗生特是来者不拒,都给予认真检查和治疗。由于病人多,罗生特每天从早忙到晚,没有一点休息时间。有时有重病人,不能到师部来,他便提着医疗箱出诊。
彭雪枫等看到罗生特太忙了,怕他身体吃不消,为了照顾他休息,便指示卫生部长叶果,对罗大夫看病的范围、地点、时间都作了规定。但罗生特仍照常工作,只要有病人来,他就看,并不遵守师里的规定。由于条件限制,许多病人不能住院,罗生特就到病人家里去。
1943年8月下旬,淮北行署卫生保健工作会议在大柳巷召开,罗生特在大会上作了《关于加强卫生工作领导,认真做好伤病员救治工作》的报告,以及关于如何进行战伤处理的辅导报告。
会议期间的晚间乘凉,彭雪枫经常同罗生特等一起聊天。罗生特也把每天洗过澡后拿上一把大蒲扇,坐在院子里乘凉看作是对彭雪枫进行采访的好时机。在闲谈时,罗生特对大柳巷这个地方赞不绝口。彭雪枫对他说:“大柳巷这个地方富裕是因为有淮河,但淮河这条河却是害多利少。你不要看它现在柔顺得像个大姑娘,它要是咆哮起来,那就像一群猛兽,所以人们总是把洪水和猛兽连在一起说。它经常泛滥,使得成千上万的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在古代,双沟东面有一个非常繁华的泗州城,200多年前的康熙年间,一次淮河发大水,一夜之间这个城市便被淹到洪泽湖底。水漫泗州城在当地群众中留下了许多可怕的传说。我给你说一个,这几乎是此地家喻户晓的故事。在水漫泗州城的前一天,观音菩萨……”
罗生特很为彭雪枫渊博的知识所折服,便问道:“彭师长是哪个大学毕业的?”
彭雪枫笑了笑说:“大学倒是考上过一个。我21岁时,考上了北平国民大学的文学系,但是家里穷,读不起啊!”在一边听他们聊天的叶果等人忍不住插话:“彭师长的学识很大一部分来自他的博览群书,现在还保存了几箱书,这是他最珍贵的财富了。”
罗生特听了叶果等人的插话,激动地说:“在敌后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你还能如此刻苦读书,我十分敬佩。”
几天后,淮北地区连下几场暴雨,河水陡涨。8月28日深夜,大柳巷的围堤决了一道十几丈长的口子,汹涌的洪水直往堤内灌。顷刻间,报警的锣声和“河堤决口了”的呼喊声,把人们从睡梦中惊醒。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奔向大堤决口的地方,投入抢险。卫生保健工作会议的全体成员在彭雪枫率领下迅速开到了抗洪现场,有的抱草抬土,有的跳进水里,排成人墙,掩护后面的人迅速用草、木、土、石堵缺口。彭雪枫让罗生特守在堤上,等待救治伤员。但是,罗生特看到大家在热火朝天地同洪水搏斗,便一刻也待不住了。他把医疗箱交给助手,脱去外衣,光着膀子,跳进水里,同大家手挽着手,挺立在齐胸深的水中。宣传队的同志立即高呼:“彭师长和罗大夫都来抗洪啦,同志们,大家加油啊!”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缺口终于堵住,大柳巷方圆几十里的地方终于转危为安。
在返回驻地的路上,罗生特高兴地对彭雪枫说:“看来这一次我们胜过了菩萨,菩萨只能预先把洪灾要来的消息告诉人们,但我们却战胜了洪水。”
彭雪枫点点头说:“是这样。但要彻底战胜淮河还有许多事要做,要疏浚河道、兴修水库、植树造林。这一切只有在战胜了日本侵略者,新中国成立以后才能提上议事日程。”
(责任编辑孙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