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山西·破茧

2024-12-05 00:00:00
南风窗 2024年24期

理解山西,越靠近,越复杂。

从一年前“山河四省”的长吁短叹开始,“挖煤、种菜、炼钢、种地”的中原四子,重新出现在热门讨论场域,而站在首位的,正是山西。

作为历史上的中原腹地,山西一度风光无两,如今,尽管从地理上仍与“首都经济圈”粘连,却已难掩失落。

2024年前三季度,山西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53万亿元,全国排名第21,而山东、河南、河北均在前13之列。在赤裸裸的数据面前,不甘是很显见的。加之湾区时代来临,坐守内陆的中原如何处之?是老骥伏枥,还是愿赌服输?

这个以山河为界的省份,也是三千年版图中唯一没有大变化的区域,被称作“稳定的平行四边形”。但时至今日,已不由得山西作选择。冷兵器时代的固守城池,不再适用于现代化进程,走出去、活起来,才能跟上中国发展的步伐。

迷茫仍是底色,但行动和改变已然发生。从风起云涌,到挣扎破茧,这个被资源托起、又被资源诅咒的省份,如何实现能源转型,找到新产业的解法,从重重围困之间,闯出地理屏障?

《黑神话:悟空》游戏壁纸

要回答山西的时代之问,需要回到最本质的问题——“山西是谁”——尽管这个问题显得有些幼稚,但对一个城市群而言,亦是致命的。山东是典型的农业大省,河南靠电子信息产业稳住脚跟,更别说河北就是京津冀的组成部分。但山西是谁?

当试图摘掉“煤”的帽子,山西开始变得迟疑。

山西有神话IP,有影视大导,有杂粮蔬果,独独没有一个真正成气候的新兴产业支柱。方向有很多,但都在探索中。事实上,仅仅是解决煤炭产业遗留的问题,就已经占掉了山西的大部分精力。

不过,茧壳已有裂缝,露出清亮的光线。去年的努力转型逐渐被看到,今年“黑神话”的降世,山西在全国的能见度上升了,也因此找到了一条“新路”,三条旅游一号公路贯通太行、黄河、长城,农文旅融合的动作洒满三晋。

太行群山之巅,西北烈风迎面掠过长城遗迹,直入黄河峡谷;大同石窟深处,黑金煤灰从空气里沉沉散去,露出云冈佛影;无人驻足的村野,巍巍历史与世间苦乐并存,摇晃出产业万千。

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文明就是在不断的“挑战—应战”模式之中,历经兴与衰的起落,而且这出戏码会一幕接一幕地演下去。

只有在猛烈风暴降临之时,勇气才会现身。于是,我们看见,一座座黑金之城,在命运中翻腾扑击,试图以改革之刃奋力一搏。

从风起山西,到蓄力破茧,结果如何,犹未可知。但这趟背水一战的旅途,注定会成为共和国的重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