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想要什么样的职场?

2024-12-05 00:00:00齐然
南风窗 2024年24期

“00后来整顿职场了!”这两年,随着2000年后出生的年轻人开始就业,不少人都期待新一代能够冲击过于“内卷”的职场文化。比如,没有那么多世俗压力的新一代人,会不会更有挑战企业文化的底气?

几年过去,就和以往的每一代人一样,“00后”和前几个世代的工作模式、文化差异,变成了大家日常的谈资。美国一家咨询机构日前做的一份针对美国“00后”的职场调查报告,有许多内容值得一看。

在美国,“00后”对应的是所谓的“Z世代”,也就是1998年到2012年出生的这批年轻人。报告中提到了四个在“Z世代”中比较明显的职场需求,可以视为他们对传统工作文化的冲击之处。

首先是“Z世代”希望得到更为灵活的办公环境。81%的“Z世代”受访者想要可以在线上线下之间灵活切换的工作模式。而在可能导致辞职的理由中,有30%的人勾选了“没法远程工作”;19%的人勾选了“没法和同事建立联系”。

其次是“Z世代”相比之前几代人面临更大的社会心理压力,从而更关注自身的心理状态。31%的被访者表示工作压力造成了心理困难,28%则表达了因为较难在工作和生活间维持平衡而产生的倦怠感。结果是,50%的“Z世代”受访者希望雇主能够提供心理健康培训。

最后,“Z世代”面对职场中感觉到的不公平或不合适,更容易选择辞职而不是适应。而他们尤其容易因为薪资不满意和工作/生活无法平衡而选择不做。

另一个有趣的特征是,报告提到“Z世代”希望就业场所能够提高开会的效率,因为出生在更快速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他们,很多人表示在开会超过30分钟后便开始流失注意力。

虽然美国的情况有其特殊性,但在全球范围看,无论是“Z世代”,还是“00后”,都是有史以来“受教育程度最高的一代人”。而且,他们也大多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从小就接触互联网,甚至从小就和智能手机屏幕相伴。这使得这代人的社交、沟通、阅读、娱乐都高度和移动互联网绑定。在这些背景下,企业要想把他们当以前世代的员工来用,恐怕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职场文化冲突。管理者抱怨“下个世代真难搞”,也并非虚言。

从报告来看,可以认为新的世代确实在工作时变得更“脆弱”了——他们更关注自我的心理状态,更关注自己的“内核稳定”,也因此对工作环境有了更多情绪上的需要;另一方面,传统的工作文化,比如“你不做的话,有的是人来做”,对新的世代也恐怕无效。美国这份报告就认为,企业可以调整自身,努力实现更细致、公开透明、言行一致的沟通,以及更平等和开放的工作环境。

报告还指出,“Z世代”的就业呈现出延迟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特点:2018年,美国的“Z世代”年轻人中,只有19%在过去一年有过工作经验。往前十年,“千禧一代”中这一数值大约是30%。也就是说,同样年纪入职的“Z世代”,对“工作”这件事情的理解和经验,也比之前的世代要少。不过,年轻人投身职场的时间越来越晚,是历史性的现象,也是社会的变化所致。

我们很难单纯指责新一代人缺乏工作愿望或者不够成熟。毕竟,他们甚至都没有体会过工作是什么样子。而“只是一份工”对自我意识更强的一代人而言,未必是长久之计。要想“00后”一代在职场能够待得更久更有工作热情,我们或许要想,什么样的经济模式可以创造更多有价值感、能学到东西、不会让人透支身心健康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