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正在变得坚硬

2024-12-05 00:00:00董可馨
南风窗 2024年24期

特朗普曾有一位政治导师。

20世纪50年代美国反苏反共的麦卡锡主义流行时,共和党参议员麦卡锡给自己挑选了一个和他一样激进强硬的助手,一位年轻的律师罗伊·科恩(Roy Cohn)。他们联手把有通苏嫌疑的罗森堡夫妇送上电椅,联手将美国国内人人自危的恐怖氛围推向高潮。

麦卡锡主义持续的时间并不长,1954年麦卡锡在电视直播的听证会上失败,遭到公众反感,在三年后黯然死去,这股“红色恐慌”也随之退潮。不过罗伊·科恩仍在。他后来成了特朗普的个人及商业事务律师,他们的关系长达15年。

在一部讲述青年特朗普的传记电影The Apprentice(与特朗普著名的综艺《学徒》同名)里,罗伊·科恩帮年轻特朗普打胜官司、摆平问题,教给他三条人生法则:

第一,进攻、进攻、进攻。如果对手用棍棒打你,你就拿起火箭筒反击回去。

第二,否认一切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

第三,不管身处什么境况,永远不承认失败,总是宣布胜利。

在罗伊·科恩游刃有余的世界里,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去解决人,而不是遵守规则,除了胜利,一切都不重要。

现在看来,种子早已在历史中埋下。在时间合适的时候,它会破土而出。

特朗普从来没有改变过,如果去看早年他还不胖也没有皱纹时的采访,那时他就已经在说着美国被世界其他国家占便宜、敲竹杠之类的话,MAGA,在他那里,一向如此。

不是他变了,是美国变了。到了2024年,他是在美国选举地图的一片红潮中当选为美国第47任总统的,通胀和移民,这些对生活水准和安全感至关重要的问题,才是此次大选中美国人最为关心的,领导世界和全球化?不要。

另一边,曾经人们认为有助于民主党拉拢女性选民的共和党的反堕胎立场,在此次大选中对民主党助益不多,至于民主党那克制保守的政策,对选民来说则过于面目模糊。

我们所看到的是,更多的人渴望改变,渴望自保。陷入困境的芸芸众生已没有能力凭个人的努力去改善生活,所感受到的不过是慢性酷刑一样的难熬日子,比起望不到头的小修小补,极速的、激烈的、彻底的改变是人们在心理上更需要的。

这种时候,一个面目清晰的强硬派更能赢得人心,他在一个日益激进的世界托举下,站在了人群之巅。

这场变化当然不只关乎美国。不仅是失意愤怒的美国中部和锈带地区的人,还有在世界分配秩序中认为自己处于劣势一方的人、不惜以暴力报复社会的人,无不认为自己才是受到委屈和不公的,要理所当然地争取自己的地位和权益。在每一方都感受到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的处境里,生存和自保才是首要原则,防守以进攻的面目出现,进攻以防守的姿态为自身辩护。

人们想要更好的生活,当过得不好时,很自然会认为是别人让自己过得不好。所谓的极端和激进,无不是把自己的生存和利益放在首位而无意他顾。这么多年来,社交媒体的极端化展示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是如何不断地自我强化,难以妥协,不能容忍,而如今,种种极端化行为已经蔓延到现实生活中,打破安全和秩序的事情正在一次又一次地发生。

特朗普的当选和共和党的大胜给美国翻开了新的一页,曾经被克制的、平衡的、压抑的力量正在释放,这将催化世界各地相似的力量,那些渴望裂解的、重组的力量。

在这一刻,疯狂的人将先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