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传承视角下的古蜀壁画文化创意研究

2024-12-05 00:00:00张丽博鲜金宏
天工 2024年32期

[摘 要]巴蜀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从艺术传承的视角出发,深入探究古蜀壁画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以新津观音寺的壁画为例,通过分析其历史背景、艺术风格、文化内涵等,揭示古蜀壁画在传承与发展中的独特价值,以及在现代文化创意中的创新应用。新津观音寺壁画不仅体现了古蜀地区独特的审美趣味,还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研究古蜀艺术及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古蜀壁画;艺术传承;新津观音寺;绘画风格;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21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32-0061-03

文献著录格式:张丽博,鲜金宏.艺术传承视角下的古蜀壁画文化创意研究:以新津观音寺为例[J].天工,2024(32):61-63.

基金项目: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2022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编号:2022fzska07)。

在进行艺术传承视角下的巴蜀壁画文化创意研究时,新津观音寺的壁画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案例。新津观音寺作为巴蜀地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壁画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更展现了巴蜀地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自古以来巴蜀地区就是文化繁荣之地,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多元文化的交融,孕育出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壁画作为巴蜀地区传统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壁画作为新津观音寺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是研究巴蜀地区壁画艺术的珍贵资料。通过对新津观音寺壁画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巴蜀地区壁画艺术的发展历程、艺术风格及文化内涵。最后,结合文创产品设计进行新津观音寺壁画的文化创意研究。

一、古蜀壁画概述

古蜀壁画作为西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独特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风格,展现了古蜀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其中广元剑阁觉苑寺壁画、广汉龙居寺壁画、新津观音寺壁画、新繁龙藏寺壁画和蓬溪宝梵寺壁画最具代表性,这些壁画不仅记录了古蜀地区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还为后人了解和研究古蜀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题材上,古蜀壁画以人物、神话传说、宗教故事等为主要内容,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古蜀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

在风格上,古蜀壁画具有独特的艺术特点。画家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线条,创造出既具有写实性又具有装饰性的画面效果。此外,壁画中的构图和布局也体现了古蜀人民的审美观念,使得整个画面既和谐统一又富有变化。

在历史价值方面,古蜀壁画对研究古蜀文化、历史、宗教、艺术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我们揭示了古蜀社会的各个方面,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蜀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二、新津观音寺壁画的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

新津观音寺始建于宋代,历经元、明、清等朝代的修葺与重建,形成了独特的佛教文化风貌。明代的壁画更是寺内的瑰宝,被誉为“镇寺之宝”。新津观音寺于1956年成为四川省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以明代壁画震惊于世。

这些壁画绘制于明成化四年(1468年),新津观音寺壁画共有7铺,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绘飞天、幢幡宝盖和天宫奇景,中层绘十二圆觉菩萨(见图1)和二十四天尊,下层绘龛座、神兽、供养人像,这组壁画不仅保存完好,还展现了明代壁画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丰富内涵。梁思成先生曾赞誉其“工整秀丽,备极姘巧”。[1]新津观音寺壁画与北京法海寺壁画、山西永乐宫壁画齐名,被认为是明代壁画的巅峰代表。新津观音寺壁画不仅在艺术上展示了明代画家的高超技艺和独特视角,也在文化上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刻内涵。

(一)新津观音寺壁画的文化内涵

1.佛教思想与信仰体系

新津观音寺壁画作为佛教艺术的产物,蕴含着丰富的佛教思想与信仰体系。壁画中的菩萨、诸天等形象,都是佛教信仰体系中的重要元素。它们记录了中国古代宗教信仰和文化的重要片段,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宗教、艺术和历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2.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

新津观音寺壁画反映了当时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壁画的绘制时间、风格技法以及题材内容都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壁画中所描绘的人物、场景和符号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宗教等社会要素密切相关,对于了解明朝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津观音寺壁画的艺术特色

1.色彩运用与绘画技法

新津观音寺壁画在色彩运用上独具匠心,采用了天然矿物质颜料,使得画面色彩鲜艳而持久,厚重而沉稳。色彩以传统的红、黑、金为主,并以石青、石绿、朱砂等调和生漆,以墨线勾勒,色彩层层晕染,用平面的装饰性色彩来表现人物美感,展现出极高的绘画水平。史学家顾颉刚在游记中特意提到了壁画的色彩:“中间一殿还保存明成化以来的壁画,庄严肃穆,因系胶漆所绘,不易剥蚀。诸殿佛像也各极其妙,颜色凝湛,想来明代遗迹必然存留不少。”“生漆”又叫“大漆”,在我国古代发现和使用比较早,具有隔离空气、使颜料保鲜的效果。

观音寺壁画主要采用工笔重彩画技法,线条采用传统工笔白描,如用兰叶描勾勒圆觉菩萨的超脱、圆满,用钉头鼠尾描勾勒雷神的威猛,用高古游丝描展现菩萨肌肤的丰满圆润等。

同时,大量运用了沥粉贴金技法,使得画面更加富丽堂皇,充满神秘感。沥粉贴金是明代壁画中十分流行的装饰技法,壁画中人物服饰的花纹、图案均采用该技法。

2.人物形象与造型特征

新津观音寺壁画根据唐代西域高僧佛陀多罗所译《圆觉经》[2]创作,主尊两侧以东壁北铺文殊、西壁北铺普贤为首,各引领五位菩萨,单数在东,双数在西,交错上佛前问法。人像完全按照《造像量度经》规定来绘制,菩萨皆为半跏趺坐,高度均为1.8米,尊天1.5米,供养人1米左右,总面积为72平方米。

壁画中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无论是菩萨、诸天还是供养人,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整体风格庄重典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菩萨形象丰润慈祥,线条婉转流畅,色调典雅柔和;诸天形象夸张多变,性格各异;供养人形象则更富有生活气息,用线豪放,一气呵成。

三、新津观音寺壁画文化创意及应用

(一)壁画文创现状

观音寺壁画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刻的文化内涵。近年来,新津观音寺在文创开发方面做出了不少努力。观音寺结合自身的壁画特色,推出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如壁画复制品、壁画主题纪念品等,这些产品不仅受到了游客的喜爱,也为传承和弘扬观音寺壁画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文创产品较为单一,人们对其了解甚少,对新津观音寺壁画进行文化创意开发,探索将其文化价值和艺术元素融入现代设计、艺术产品、旅游等领域的可能性,盼望壁画能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二)壁画文创理念

古蜀壁画以新津观音寺为代表,新津观音寺壁画具有独特的风格与特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通过文创赓续、传承与发展,时代精神、当代文化可以通过文创来传播和转化,文创也有利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创产品是以创意为核心、文化为基础的,但是现阶段的文创产品依然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未来的文创产品还应以生活设计类为发展趋势。

为了更好地保护壁画,在考察时严禁拍照,笔者在做调查时受到了一定限制,只能现场写生以及选取网络素材。因此,在文化创意阶段,人物、纹饰、服装等提取不系统、不全面。

(三)壁画文创设计

1.壁画色彩及其应用

(1)新津观音寺壁画的色彩特点

首先,色彩鲜明且对比强烈。壁画中经常使用红、黑、绿等鲜艳的色彩,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这种色彩搭配不仅体现了古代画家的审美追求,也符合巴蜀地区的地域特色。其次,注重色彩的情感表达。在壁画中,色彩不仅仅是视觉元素,更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手段。例如,红色象征热情、吉祥和庄重,黑色则代表稳重、神秘和力量。这些色彩使壁画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最后,金色与黑色的巧妙结合。在新津观音寺的壁画中,金色和黑色的结合尤为引人注目。金色代表尊贵和神圣,黑色则具有厚重感和深邃感。这种色彩搭配不仅提升了壁画的艺术价值,也使其更具有历史感和文化底蕴。

(2)壁画色彩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色彩元素的提取与再创造。在文创设计中,可以从新津观音寺壁画中提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色彩元素,如红、黑、绿等主色调,以及金色等装饰色。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对这些色彩元素进行再创造和组合,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创产品。其次,色彩情感的传递。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可以巧妙地运用壁画色彩所蕴含的情感内涵,通过色彩搭配来传递特定的文化信息和情感价值。例如,使用红色来传达吉祥和喜庆的情感,使用黑色来营造庄重和神秘的氛围等。最后,色彩与材质的结合。在文创产品的制作过程中,可以将壁画色彩与不同的材质相结合,以呈现出更加丰富多样的视觉hJbQTgf5Xk3uh6HlKhX9VpRDICYnslx2pn7dfN+pfq0=效果和触感体验。例如,在纺织品上使用壁画色彩进行印染或刺绣,在陶瓷器皿上进行釉彩装饰等。

(3)文创设计案例

以新津观音寺壁画色彩为灵感的文创产品涵盖多个领域,如家居用品、服饰配饰、文具用品等。

家居用品:设计一系列以壁画色彩为主题的抱枕、窗帘、地毯等家居用品,通过色彩的搭配和图案的设计来营造温馨、舒适的家居氛围。

文具用品:开发一系列以壁画色彩为元素的笔记本、笔袋、书签等文具用品,通过色彩与图案的结合来展现其文化底蕴和艺术美感。

服饰配饰:通过简化壁画形象,以红、金为主色系进行纹样的设计,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普通形象,使新津观音寺壁画更容易走进大众视野,推出以壁画色彩为基调的服装、围巾、帽子等配饰,利用鲜明的色彩对比和独特风格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增强人们对新津文化的了解。

2.纹样设计及其应用

设计者可以提取壁画中吉祥寓意的云纹、植物纹等纹样进行排列与设计,利用壁画中的红、褐、黄、青等色彩进行纹样的设计,既能体现中国的传统色彩观,又显得美观大方。纹样中的对比色互相呼应,生动有趣。将该纹样设计应用于杯垫、地毯、鼠标垫、丝巾等生活用品上,物美价廉,接受度更高,能使更多人认识到新津地区的壁画及其艺术特色(见图2)。

在设计稿完成后,产品主要运用于艺术品、首饰、服饰等,将产品的色彩、形体、结构、肌理等以直观的形象展示出来。通过适当的创意设计将观音寺壁画文化融入产品中,从而创造出兼具文化价值与使用价值的文创产品(见图3)。

观音寺壁画的首饰之美极具特色,设计精巧、线条流畅,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绘画技艺和审美能力。这些首饰的线条多以中锋、短线条勾勒,简略化用笔,但线条厚重刚硬,使得首饰的轮廓清晰,富有质感。此外,壁画中的首饰色彩鲜明,对比强烈,但又统一和谐。人物服饰中大量运用了大红、青绿、金色等纯度较高的色彩,这些色彩在首饰上也有所体现,使得首饰的色彩更加突出,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这些色彩的运用也符合古人的审美观念,体现了壁画整体的艺术风格。对于壁画中的首饰设计,应符合现代的审美要求,从色彩、造型、构图和寓意等几个方面进行艺术创造。可以选取威德自在菩萨的头饰,运用对称式构图的方法,选用壁画中的金色、黑色、红色进行再创造,形成国潮风格系列首饰,既有传统气息,又有现代气质。

四、总结

新津观音寺壁画是一种文化、一种态度、一种艺术,它继承了唐宋壁画的优良传统,又有所创新,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对其进行文化创意研究,主要是为了服务文化旅游市场。新津地处成都的西南方向,可以借助成都文化旅游的优势进行推广,使新津观音寺壁画真正“火”起来,走出四川,走向全国。

参考文献:

[1]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三卷[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72-174.

[2]李诫.营造法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编辑: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