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电影海报中的国韵体现,是中国电影市场日益成熟和文化自信增强的标志。深入探讨了中华传统文化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应用及其价值,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的分析发现,书法文字在传达电影主题和情感方面具有独特魅力,色彩能够增强海报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而图案和美学思想的融入则使海报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多个电影海报为例,详细剖析了中华传统文化在海报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旨在为当代海报设计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进一步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
[关 键 词]艺术设计;电影海报;中华文化;国韵;书法;色彩;美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4)32-0049-03
文献著录格式:方紫情.现代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国韵”应用探究[J].天工,2024(32):49-51.
中华传统文化在艺术设计方面的应用呈现出多元化和创新性的趋势。一方面,中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正逐渐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尤其是在数字化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通过数字多媒体手段,中华传统文化在博物馆等展示空间中得到更加生动和互动的展示,这不仅增强了观众的体验,也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保护。
海报设计不仅是一种艺术创造,还是一种独特的视觉沟通语言,在海报的视觉表现中包括四个重要元素:图形、文字、色彩、版式。在“国潮”的趋势下,电影海报设计越来越注重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以展现电影的独特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其中,书法文字、中国色彩和中国美学思想作为重要的设计元素,为电影海报注入了浓厚的中华文化气息。
一、“国韵”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呈现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非遗的关注日益加深,各行各业的人才纷纷投身于将非遗与现代创意相结合的实践中。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家匠心独运,将蔚县剪纸的古老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交织,创作出别具一格的有关2022年冬奥会的邮票作品。这些作品巧妙地融合了蔚县剪纸的点彩、晕染、渐变等传统技法,并引入现代插画的动感元素,如夸张的动作和强烈的透视效果,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同时,新中式风格的兴起,将传统服饰的典雅与现代设计的简约完美结合,成为时尚界的新宠。在手工艺领域,土家织锦的细腻与竹编技艺的坚韧相结合打造出的手拎包,以及采用传统染色和竹编技法制作的实用小物件,都是非遗与现代生活美学融合的典范。
各个领域都在不懈努力,积极探索与新中式风格的结合,不断创新,致力于创作出更加新颖独特的作品。这不仅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添砖加瓦,也推动了非遗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使之焕发出新的光彩。这些努力和成果,无疑是对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深刻致敬。
二、书法文字在电影海报中的运用
中国书法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形式,现代电影海报常常用书法字体来展现国韵。它不仅能准确地传达影片的核心主题和情感,还能显著提升海报的艺术魅力和文化深度。
在电影海报设计中,书法通常被用来创意性地呈现电影标题,不同的书法风格,如隶书的端庄、楷书的规整、行书的流畅、草书的奔放都能够体现电影的不同风格和氛围。例如,历史题材的电影往往会采用隶书或楷书字体来展现其古典气质,而现代题材的电影则可能倾向于使用行书或草书来传达其现代感。电影《英雄》的海报就是一个典型例子,其标题体现了中国书法的韵律和力量,同时也与武侠主题相契合。字体设计具有强烈的个性,既有传统的韵味,又不失现代感。书法在电影海报中也可以作为装饰性元素,如通过书法笔触模仿水流、云彩、烟雾等自然元素,或作为背景纹理增强海报的艺术感。
书法的力度、速度和形态能够表达多样的情感,这在电影海报中可以用来强化影片的情感基调。例如,电影《让子弹飞》的海报中,书法元素的粗犷和力量感与电影的豪迈气质相得益彰。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书法在电影海报中的运用能够传达电影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这对于古装片和历史片尤其重要。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海报中,书法标题不仅揭示了电影的宫廷背景,还展示了深厚的古代文化底蕴。在现代电影海报设计中,书法还常常与西方设计元素融合,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这种中西合璧的方式能够吸引更广泛的观众。如电影《一代宗师》的海报中,书法字体与西方简约设计理念的结合,完美地展现了电影的现代感和传统武术精神。
书法文字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力。通过书法文字的运用,设计师可以传达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情感和文化内涵。黄海的海报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作品中的书法文字运用得非常巧妙,既展现出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又增强了海报的整体美感。
黄海是一位著名的海报设计师,他的作品往往以书法文字为主要元素,结合图像、颜色和构图等,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在他的海报作品中,书法文字不仅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一种艺术表达的方式。
黄海的海报作品中,书法文字的字体设计非常独特,既有传统书法的韵味,又体现了现代设计的简洁明了。这种独特的字体设计使得黄海的海报作品在众多设计中脱颖而出。首先,黄海的海报设计非常注重书法文字的布局。他通过调整文字的大小、位置和间距等,使得文字在整体布局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种巧妙的布局不仅使得海报的整体效果更加美观,而且能更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其次,黄海的海报作品中的书法文字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他通过调整文字的粗细和颜色等,使得文字呈现出不同的质感和氛围。这种丰富的表现力使得海报更具吸引力,也能更好地传达出设计师的理念。最后,黄海的海报作品中的书法文字还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他通过运用不同的书法字体和风格,传达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文化内涵的传承使得黄海的海报作品更具深度和价值。
如在电影《道士下山》的海报中,黄海利用中国书法的笔触和线条,巧妙地将主角形象与书法艺术融为一体。“道士下山”四个字以行草风格书写,笔势流畅而充满力量,与主角的姿态相得益彰,彰显了武侠世界和道家哲学的精神内核。电影《影》的海报则采用了中国书法的水墨元素,以黑白色调为主,书法笔触形成的阴影和纹理构成了海报的背景。“影”字以草书风格呈现,笔锋锐利,力量感十足,与阴阳对立、真假难辨的主题完美契合。在电影《封神》的海报设计中,黄海将书法笔势与神话人物的动态相结合,创造出神秘而庄严的视觉效果。“封”“神”二字端庄大气,与古代神话故事的背景相契合,体现了电影的史诗感。书法文字在海报设计中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表现力。通过黄海的海报作品,我们可以看到书法文字在电影海报设计中的独特运用和魅力。
三、中国色彩在电影海报中的应用
“国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不仅是视觉传达的重要元素,还能深刻影响观众的情感体验和文化认同。以电影《长安三万里》为例,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色彩在海报设计中的多种作用。《长安三万里》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唐朝,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繁荣发展的时期。海报中的中国色彩,如大红、碧绿等,不仅是对唐代色彩风格的再现,也象征着唐朝的繁荣和辉煌。这些色彩传递出一种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使观众在视觉上就能感受到电影所要传达的时代氛围。
中国色彩在海报设计中往往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例如,大红大绿的搭配,不仅醒目突出,还能激发观众的兴趣,增强海报的吸引力。在《长安三万里》的海报中,通过色彩的对比和融合,设计师创造出一种生动、饱满的视觉效果,使海报更加生动和引人注目。
中国色彩还能够传达情感和氛围。在电影海报中,通过色彩的选择和搭配,可以有效地表达电影的情感基调。例如,在《长安三万里》的海报中,暖色调传递出一种温暖、激昂的情感,与电影中所展现的壮丽山河和英雄气概相得益彰。
在海报设计中,色彩也是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在《长安三万里》的海报中,通过色彩的对比和组合,迅速地传达出电影的主题和核心信息。
总之,中国色彩在电影海报设计中具有丰富的作用。其不仅能够传达出电影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还能够增强视觉效果、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使海报更加吸引人和具有深刻的内涵。
电影《战狼2》这部2017年推出的动作片,由吴京自导自演。该电影的海报设计中,色彩的选择极具匠心,尤其是对红色的着重强调,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影片的主旨与情感内涵。在海报设计中,红色成了主导色调,几乎覆盖了整个画面。在中华文化里,红色不仅代表喜庆与热情,还与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紧密相连。在这张海报上,红色传递出影片中的英雄主义气息,更是将电影传达的爱国主义情感表露无遗。黑色在海报中主要用于文字和线条的勾勒,以及背景的阴影部分。黑色在中华文化中通常与庄重、沉稳和神秘感相关联。在电影《战狼2》的海报中,黑色不仅增强了视觉对比,使主角和文字更加突出,还增加了海报的层次感和力量感。此外,海报中还巧妙地融入了其他色彩元素,如橙色、黄色和白色。这些色彩主要用于表现爆炸效果、火花、烟雾,以及主角的肤色和着装。这些色彩的加入,不仅让海报更具动感和真实感,也进一步强调了战斗场景的紧张和残酷。总之,电影《战狼2》的电影海报通过色彩的巧妙搭配,成功地体现了中国韵味,同时也强化了电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使观众能够迅速感受到电影的核心内容和精神内涵。
四、电影海报中蕴含的中国美学思想
电影海报作为电影宣传的重要手段,其设计中蕴含的中国美学思想不仅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还能传递出电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以下以三张电影海报为例,分析其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对称和平衡、符号与意境的运用等中国美学思想。
《英雄》是由张艺谋执导的一部电影,其海报设计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学思想,体现了中国美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海报通过山水、云雾等自然元素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诗意和深远的意境,这与电影中的武侠世界和哲学思想相契合。海报中,主人公身穿黑色长袍,手中握剑,眼神坚定。背景中的山水画面和谐优美,人与自然相互映衬,形成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
《影》是另一部由张艺谋执导的电影,其海报设计充分展现了对称和平衡的美学思想。海报中,主角身处在雨中,左右两侧的雨滴形成对称的图案,而主角的身体姿态和雨滴的形状也呈现出平衡的美感。海报在设计上追求简约,大量的留白给观众留下了想象空间,这也是中国美学中常见的表现手法。
《无问西东》是一部讲述梦想与坚持的电影,其海报设计运用了符号与意境的结合。海报中,主角手持飞机模型,背景是一片浩渺的星空,而飞机模型在星空中划过一道亮丽的轨迹。这个设计符号不仅代表着主角的梦想,也象征着坚持和追求。整个海报的意境深远,寓意丰富,传达出电影的主题和精神。
电影海报设计中蕴含的中国美学思想能够增强观众的视觉和情感体验,传递出电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通过对人与自然和谐、对称和平衡、符号与意境的运用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电影海报设计的艺术魅力。这些电影海报都成功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从色彩、书法、构图和意境等多个方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韵味。
五、小结
中国书法文字、色彩以及美学思想在当代海报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不仅能够传递海报的主题,还能够增强海报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中国书法文字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创造出具有独特美感和象征意义的视觉形象。色彩在海报设计中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力,通过运用中国传统色彩观念,可以传递出海报的主题和情感。融合中国美学思想的海报设计能够呈现出一种和谐、平衡和意境深远的视觉效果,使海报更具吸引力和文化内涵。因此,中国书法文字、色彩以及美学思想在当代海报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电影海报中的“国韵”是中国电影文化自信的展现,也是对传统美学的一种现代诠释。通过这些海报,观众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和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孙海琨.评黄海电影海报中传统文化符号的融入[D].郑州: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22.
[2]张贵赫.基于视觉视角下电影海报设计中中国元素的应用[J].艺术品鉴,2019(6):281-282.
[3]许熙彤.《大圣归来》动画电影海报设计中的中国元素[J].西部皮革,2019,41(11):92.
[4]王曦.电影海报的色彩象征性研究[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
[5]杜艳.黄海电影海报设计中的字体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20.
(编辑:王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