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单元整组教学体现语文新课标理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但是,在落实与推进中,出现了单元主题定位偏颇、单元内容重组机械、教学评价反馈零散等问题,导致单元整组教学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为此,教师要根据学习任务群的理念,思考单元整组教学的策略,通过资源整合、学程融评等方式,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做到“教—学—评”一致性,让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习得言语实践能力,获得语文核心素养提升。
[关键词]任务驱动;单元整组教学;资源整合;学程融评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31-0021-03
一、单元整组教学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单元整组教学的核心要义在于“整组”二字,目的是通过系统化、结构化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具有层进性的语文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单元整组教学实践容易出现以下三种问题。
(一)单元主题定位偏颇
单元整组教学的重点在于将单元的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落实到具体学习中。但在教学时,我们发现一些教师在挖掘单元主题和落实单元要素时出现人文主题、语文要素把握失准的情况。例如,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为“感受自然之美”,语文要素之一为“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有的教师在单元整组教学中将单元主题确定为“多姿多彩的秋天”,教学《观潮》一文设计了“钱塘江大潮诵读会”“说说古诗中的钱塘潮”等学习活动。如此的教学主题和活动都失之偏颇,难以达成单元整体教学目标。
(二)单元内容重组机械
单元整组教学需要把教材中的内容单元转化为学习单元,这需要教师研究教材,提炼单元核心素养目标,对学段目标、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进行梳理,发现单元文本的内在逻辑,提炼学习主题,并将其贯穿于学习活动之中。还是以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教师将教学主题定为“多姿多彩的秋天”。为了突出秋天的多姿多彩,教师将教材文本的教学顺序调整为《走月亮》《现代诗二首》《观潮》《繁星》,其依据便是《走月亮》和《现代诗二首》更具有秋天多姿多彩美的属性。这样教学,忽略了教材文本的内在逻辑,“边读边想象画面”这一阅读要素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贯穿于每篇文本的教学之中,而教材文本顺序的安排体现了梯度性和层次性。因此,在进行单元整组教学时,单元教材内容不能随意重组,必须把准单元文本、单元与单元、学段与学段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三)教学评价反馈零散
单元整组教学中,一些教师侧重显性知识的评价,缺少对学生隐性能力的评价,教、学、评三者缺少统筹。如有些学生善于口头表述和动手实践,因此以写来呈现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反映其真实的学习情况。此外,缺乏在课堂中的即时生成的过程性评价,也导致教师对学生不能做出全面、有效、合理的评价。
二、基于任务驱动解决存在问题的思考
学习任务群理念强调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有利于解决当前单元整组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聚焦:让教学更具指向性
以任务驱动为导向的单元整组教学,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进行学习,展开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在解决具体真实的问题中理解知识并掌握技能,习得语文核心素养。这样的教学更具有目标性。
(二)动力激发:让学习更具主动性
基于任务驱动的单元整组教学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这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提出创新性的问题解决方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三)评价多元:让活动更具成长性
任务的完成情况需要通过评价来衡量。基于任务驱动的单元整组教学注重“教—学—评”的一体化设计,不仅要对学科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进行评价。评价主体多样:有自主评、同伴评、教师评等;评价时效更为完整:依托完整的任务链,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总体表现进行即时评价、短期评价、长期评价等;评价路径更为开放:除常规的等级制评价,还包括表现性评价等。这样,将评价融入整体教学活动中,能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基于任务驱动解决存在问题的教学实施
(一)资源整合:统整任务驱动的基本内容
学习资源整合是任务驱动的基本内容之一,注重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优化利用,确保学习任务的高效完成。
1.整合教材资源
以任务驱动进行单元整组教学,从语文核心素养出发,教师与学生一起对文本材料进行有效选择、优化组合,以期达成学习目标。
例如,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为“可爱的小生灵”,单元整组教学时,教师以“我为动植物朋友代言”这一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三首古诗《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能为我们完成任务发挥什么作用呢?”在进行小组讨论之后,学生有两种见解:一是让我们知道诗歌源于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二是在给喜爱的动植物代言时,可以引用诗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样,对三首古诗进行整合思考,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整体思维,进行深入学习。
2.整合学科资源
基于任务驱动的单元整组教学具有跨学科的特点,教师要根据所要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协同相关学科的教师进行活动设计,指导学生展开跨学科学习。可采取教师集体备课的形式,群策群力,共同研究问题,以落实跨学科学习活动。
还是以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进行说明。在做动植物朋友观察记录卡时,在讨论商量完成这个任务需要哪些帮助时,学生希望得到科学老师、美术老师的帮助:在设计和填写动植物朋友观察记录卡时,学生希望科学老师给予指导,以便更全面了解动植物朋友的特点;在制作“生灵排行榜”“我为动植物朋友代言”海报时,学生希望能得到美术老师的指导。这样的跨学科整合,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整合课外资源
基于任务驱动的单元整组教学,要整合课外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内、校外去进行实践,在具体的场景中进行学习,以发展多元智能。
还是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在“我为动植物朋友代言”的任务驱动下,在进行课前预习时,笔者先带学生到学校的农坊对一些瓜果蔬菜进行观察,完成植物朋友记录卡的填写;再引导学生利用周末时间,进行小队实践活动,走进大自然,给自己喜欢的花草树木或动物制作观察记录卡。
这两项实践活动都是走进自然,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让记录卡更具有科学性,增强了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程融评:调整任务驱动的即时评价
基于任务驱动的单元整组教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教师不再为学生提供完整的知识,而是设计“学到了什么”“分享了什么”“建构了什么”“创造了什么”等即时评价指标,将自评融入整个学习过程中,让评价成为学生的学习支架,引导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中建构知识。
1.融评价于任务全过程
在单元整组教学中,教师要设计相应的评价指标,让学生的实践过程成为关键能力评价的过程。为此,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笔者设计了以下学习任务及评价指标(见表1)。
表1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学习任务及评价指标
[任务 课时数 任务内容 评价指标 评价
星级 任务一 第1
课时 自主预学反馈,说说自己对作者的了解;交流摘抄的优美生动句子、诗句,说说自己想到的画面,分享理由;谈谈阅读汪曾祺《人间草木》的发现等 1.学生根据自己的预学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2.教师用数字评价系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即时评价 ★★★★★ 任务二 第2~4
课时 学习课文,通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多角度观察以及描写事物的方法感受课文中生灵的可爱,制作自然生灵“可爱”度排行榜 小组合作完成自然生灵“可爱”度排行榜 ★★★★★ 任务三 第5
课时 制订优秀代言文章标准 小组讨论评议完成代言文章标准,通过自评、小组内互评、师评,给予代言文章综合评价 ★★★★★ 任务四 第6~7
课时 为自己的动植物朋友撰写代言文章 参加班级优秀代言文章评选活动,全班进行投票,班级票数高的前3名获得五颗星,有资格参加年级优秀代言文章评选 ★★★★★ 任务五 第8~9
课时 金牌代言文章评选或举办美丽校园动植物朋友“博览会”,邀请金牌代言人介绍最受欢迎的动植物朋友 作为大众评审参与年级金牌代言文章评选;金牌代言文章作者以演讲的方式为自己喜爱的动植物朋友进行代言 ★★★
★★ ]
根据上述评价指标,获得20~25颗星为优秀,获得12~19颗星为良好,获得12颗星以上为合格。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自评,同时与同伴进行互评,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
2.融评价于学生全成长
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终身学习。语文新课标指出:“评价内容应立足重点……要真实、完整地记录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表现,关注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沟通、合作和创新能力。”笔者所在的语文教研组根据任务驱动下单元整组教学的内容目标,明确相应的评价项目:演说达人、跨学科学习达人、最美自学达人……同时,请其他学科教师和家长借助APP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这样,家校融合、学科融合,拓宽评价视野,对学生所展现出来的学习品质进行评价,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以任务驱动解决单元整组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深入理解语文新课标的精神,并及时转变教学理念,整合教学资源,根据学习目标积极创设与主题相关的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情境中,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全过程评价,做到“教—学—评”一致性,让学生习得言语表达能力,真正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吴小蓉.任务驱动下的单元整体学习[J].小学语文教师,2022(Z1):151-154.
[3] 刘俊霞.造境·对话·联动:任务驱动视域下单元整组教学的优化策略[J].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2023(4):21-24.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