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单元整体教学符合新课程理念,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习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先对教材进行单元整体解读,明确语文要素在单元各板块中的任务、侧重点、落实点;然后,分析单元的教学内容,对选文做出功能区分,明确它们的教学价值;最后,通过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将“习用语文”贯穿其中,落实语文要素,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样进行单元整体教学,不仅理念先进,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而且能体现语文教学的本色,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关键词]单元整体;习用语文;语文要素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31-0009-03
统编语文教材每一个单元都有相应的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每一部分的教学都要围绕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展开。因此,教师要站在单元整体的角度解读教材,关注单篇与单元整体的关联,明确每篇课文教学与单元整体教学之间的关系,整体把握单元教学内容、教学走向与任务规划,注重语文要素的系统化、结构化,在一系列的“习用语文”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以“观察与发现”为人文主题,共编排三篇课文:两篇精读课文《花钟》《蜜蜂》和一篇略读课文《小虾》。仔细研读各册统编语文教材后,我们发现,“观察发现”这一主题在第二学段各册教材中都有涉及,如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留心观察”、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观察与发现”、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留心观察”。因此,在第二学段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有目的、系统性地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善于发现的能力。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因此,要想落实好这一语文要素,在整体解读教材时,就要思考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是关键语句?如何判断关键语句?如何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如何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二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这一要素与单元人文主题相契合,意在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细致观察、善于发现的能力。综合上述思考,本单元我们制订以下学习目标:
1.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阅读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了解细致观察的作用。
3.乐于展示自己观察自然、探索科学世界的收获,感受留心观察的乐趣。
4.根据交流的需要,设计不同图表,展示做过的小实验;按照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观察事物的变化,写下实验过程中的发现。
5.积极主动地与同学互相评价习作,能从是否写清楚实验过程、用词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评价,并运用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
基于“习用语文”的教学策略,教师要以整个单元为基本单位,以单元学习目标为起点,以任务设计为关键,以完成任务为终点,明确单元学习主题,设计指向单元总任务的子任务;同时,创设与各子任务相匹配的学习情境,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设计丰富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单元整体教学方案,系统推进并落实语文要素。那么,如何以“习用语文”为路径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呢?
一、纵横比较,明确要素定位
本单元属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有两个语文要素:一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二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
(一)纵向比较,明确单元定位
纵观统编语文教材,首先,在“概括段意”这一语文要素上,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提出要“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在本单元学习中,学生要懂得段落所讲的内容是什么,并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段落中具有概括性和提示性的语句,从而进行段意概括。从“理解”到“概括”,要求呈螺旋上升趋势,这是对学生提取、整合关键信息能力的提升。其次,在“观察和写清楚”这一语文要素方面,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本单元的要求是“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这样,由“写下来”到“写清楚”到“准确生动的表达”,逐步进阶,是对学生的细致观察及语用能力要求的逐步提升。
(二)横向比较,理解每课要点
在同一单元中,不同的课文在落实语文要素方面是有所侧重的。教师要明确每篇课文的侧重点,建立单篇之间的联系,将单元知识结构化、整体化。教学《花钟》《小虾》两篇课文,要学习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教学《蜜蜂》及习作,要引导学生借助图表整理实验关键信息,把实验过程写清楚。《语文园地》则是对本单元知识的总结与运用,通过不断地巩固,进一步落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通过纵横对比,找准语文要素在本单元每个板块中的精准定位,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实际学习情况,明确学习目标,有助于系统推进语文要素的落实。
二、调整顺序,优化课堂教学
统编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相同,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语文能力。在教学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实际的学情,适当调整内容顺序,设计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优化教学。
教学《花钟》《小虾》这两篇文章,要引导学生学会概括一段话的大意以及学习作者细致观察的方法。首先,教学精读课文《花钟》一文,通过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的细致观察,借助文中的“泡泡提示”及“交流平台”,习得概括段意的方法;其次,教学略读课文《小虾》一文,要引导学生将所习得的方法迁移运用,内化掌握;而教学精读课文《蜜蜂》一文,侧重于梳理观察实验信息,掌握将实验过程写清楚的方法,这也正是单元的习作要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先组织学生对《花钟》《小虾》进行学习,习得概括一段话大意的方法并学会运用;再进行《蜜蜂》的教学,学会整理实验关键信息;最后以《蜜蜂》为例文,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变化,按照一定顺序把实验过程写清楚,达成习作目标。在习作中,学生可通过亲身实践,具体、细致地观察实验过程,借助图表整理实验信息,并用准确的语言写出每一步的做法、观察到的现象以及自己的心情和有趣的发现,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课堂的最后,引导学生进行习作评议和修改,分享自己的观察发现与收获,优化习作内容,感受留心观察的乐趣。
这样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调整,形成完整的单元整体教学体系,设计有效的语言实践活动,加强了文本之间的联系,增强了语文要素的落实。
三、单元整体习用,落实语文要素
在单元整体习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语言实践活动,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想象等,进行个性化的审美体验;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用心发现,既要学会概括又要把观察所得写清楚,从而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一)由习到用,明确关键语句的作用
《花钟》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只有读懂每句话才能明确段落的关键句。在教学中,教师以第一自然段为例,设置“修建花钟”学习活动,先引导学生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找到关键语句“要是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再进行信息整理,即概括本段段意“一天之内,不同的花开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对第二自然段,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学到方法进行自主阅读,概括段落大意。
这样学生就能明白:关键语句在一段话中有不同的位置;有时候,一段话的大意还要根据几个关键语句的提示进行概括。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置概括段意的拓展训练,引导学生运用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由习到用,落实单元语文要素。
教学《小虾》一文,根据学习提示“略读课文,说说第三自然段写了什么”,引导学生聚焦第三自然段寻找关键句,即“缸里的小虾十分有趣”,思考本段每句话的要点,提炼关键信息并进行整合,概括段落大意——“缸里的小虾闲游时、生气时、搏斗时十分有趣”。这样,从精读课文的方法习得到略读课文的迁移运用,学生能力逐渐提升,语文要素得到有效落实。
(二)留心观察,增强语言表达
有序观察才能写清过程,细致观察才能有所发现,留心观察才能感受事物变化。要想写清楚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就得从观察入手。
《花钟》一课按时间顺序描写各种花开放的姿态。花开放的时间不同、状态不同,作者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这是作者细致观察的结果。教学《蜜蜂》一文,可借助图表,引导学生从整体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并用上表示顺序的连接词,如“首先……接着……然后……最后……”等梳理实验过程。
(三)迁移运用,写清发现过程
在《花钟》的学习中, 学生通过“修建花钟”学习活动,借助图片、延时拍摄的视频等,留心观察事物变化,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对不同时段花开的姿态进行仿写,呈现花开最美的瞬间。《小虾》一文中,语言表达精准,如“一张一张”“一突一突”“一翘一翘”“紧贴缸壁”等,生动再现了小虾的活动状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学生提供金鱼活动的视频,呈现金鱼闲游、群游、吃食、打闹、睡觉时的情景。学生留心观察几种不同的情景,迁移运用学到的方法,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内化语言,习得细致观察、把过程写清楚的能力。
在教学《蜜蜂》一文时,教师引导学生借助图表理清顺序,并用上表示顺序的连接词梳理实验过程,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把过程写清楚。在课堂上,教师进行“盐水浮蛋”小实验,要求学生先细致观察,再以《蜜蜂》为例,借助图表,用上“首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表示顺序的连接词来梳理实验过程,记录下每一个实验步骤。这样,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习得写清楚的秘妙,再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提升了学生的语用能力,落实了“写清楚”这一要素。
(四)资源整合,妙用助学板块
“交流平台”为学生梳理和总结了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大意的不同的方法——有的关键句直接体现一段话的大意,有的段落大意需要根据相关语句的提示进行概括。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明确概括段意的方法,便于学生进行语文实践。课堂上,我们将《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第二题的作文修改与习作修改相结合,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修改符号,对习作进行自主修改和同伴合作修改,从而实现有序、精准表达的目标。
总之,单元整体教学,要求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从单元整体目标出发,对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等进行整体设计,从整体的视野来审视每一篇课文,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这样从整体到局部、局部到整体的闭环,能有效促进语文要素的落实。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