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型毒品

2024-12-05 00:00:00安妮
青少年科技博览(中学版) 2024年9期

青少年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其生理和心理上还不够成熟,对很多事物充满好奇。有的青少年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寻求刺激,追求享受,错误地认为吸毒气派又时尚,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正因为对毒品缺乏正确的认识,对吸毒造成的身体、心理、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并不完全了解,尤其某些新型毒品,隐藏在零食、饮料等外表下,不易察觉,青少年容易在不知不觉中走上吸毒之路。

现阶段,各种各样的新型毒品层出不穷,防不胜防。在这里,我为大家介绍几种乔装打扮并悄悄潜伏在青少年身边的新型毒品。

1.LSD致幻“邮票”

LSD是一种烈性的精神类药物。纯净的LSD是白色晶体,无色、无嗅、无味,属于半人工合成的生物碱类物质。为了方便运输和躲避打击,也为了方便使用者携带和服用,不法分子将LSD溶剂吸附到小纸片上。为了能吸引青少年,不法分子绞尽脑汁给纸片设计上各种各样的彩色图案,使最后的成品看起来就像邮票一样。

LSD致幻效果特别强,使用LSD后通常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并出现急性精神分裂和强烈的幻觉,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精神方面会出现极度的恐惧、焦虑等情绪,严重的会产生轻生念头,一些服用者还会出现严重的暴力倾向,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人身伤害。

2.“神仙水”

“神仙水”的正式名称为伽马—羟基丁酸酯,是我国规定的管制类精神药品。它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强烈的抑制作用,可导致暂时性记忆丧失、昏迷等症状。

“神仙水”有极强的隐蔽性,无色、无味,极易溶于水,也有一部分“神仙水”以白色粉末、药片和胶囊等形态出现。

不法分子常将“神仙水”与可乐等饮料或酒混合,服用后会使人异常亢奋;摄入过量,可致心搏徐缓,有可能发生痉挛性肌肉收缩、神志不清、谵(zhān)妄、抽搐、昏迷、肝衰竭、呼吸抑制、呼吸暂停、低血压,以及吸入性肺炎等。

3.网红“聪明药”

“聪明药”是一类危害巨大的新型毒品,主要包括利他林、阿得拉和莫达非尼等,均为国家管控的第一类精神药品。其主要成分为哌醋甲酯,系神经刺激药物,一旦食用人会处于兴奋状态。

因为“聪明药”被传有提高专注力的作用,许多家长视之为提升孩子成绩的“神药”,想方设法寻找和购买此类药物。这些所谓的“聪明药”并不能够让人变得更聪明,相反服用后会让人失眠、焦虑、头痛、头晕、焦躁不安、神经质、厌食、心情低落、心动过速,以及血压升高等,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成瘾性!许多不法分子正是看中了考生或家长急于求成的侥幸心理,刻意夸大“聪明药”的神奇效果却淡化其作为新型毒品的危害。

4.毒品“奶茶”

这种伪装成“奶茶”的新型毒品一般为粉末状,遇水即溶,即冲即饮,外包装跟我们平时买的奶茶包差不多,冲了以后也有浓浓的奶茶香,一般人分辨不出。唯一不同的是,伪装的“奶茶”颗粒比较粗,而不像正常奶茶冲剂那样细腻。其中含有的冰毒、氯胺酮、摇头丸等成分,服用后会让人极度亢奋,容易上瘾。长期饮用这种新型毒品,会降低人体免疫系Il120eD13YORPTMSB1nulw==统功能,更严重的会引起神经中毒反应,损伤大脑、心脏、肾脏等,甚至导致死亡。

在了解了一些常见新型毒品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其危害。首先是毁灭自己,其次是祸及家庭,最后是危害社会。那么青少年应如何防范毒品呢?

青少年应做到“十二个不要”:

1.不要抽烟、喝酒。

2.不要因好奇而吸毒。

3.不要赶时髦,贪图享受去吸毒。

4.不要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5.不要为寻刺激、冒险去吸毒。

6.不要相信毒品能治病的谎言。

7.不要跟家长、老师赌气逆反,为了摆脱烦恼而吸毒。

8.不要听信吸毒者“一两次不上瘾”的谎言。

9.不要随便接受陌生人递送的香烟、酒和其他饮料等物品。

10.不要在吸毒场所内停留。

11.听从医生嘱咐,不要乱服药。

12.不要听信“有戒毒药”的谎言。

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大家一定要加强识毒、拒毒的能力,为自己的人生打好基础。全社会更应对青少年的成长多加关注,为他们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天津市河西区禁毒办提示青少年朋友健康人生,远离毒品!

(作者:天津市河西区禁毒教育基地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