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悠久农耕文明的实证。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每年春节的公历日期是不固定的,一直在变化中,但是清明节的公历日期就很固定,不是4月4日就是4月5日。这是为什么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了解一下阴历、阳历、公历,以及农历的概念吧。
给你说说历法
阴历、阳历、公历,以及农历,这4种历法到底该怎么区分呢?
先说阴历。阴指月亮,阴历也叫太阴历,是根据月亮周期制定出的历法,阴历的一个月叫作“朔望月”。每月初一为朔日,此时看不到月亮,而十五为望日,即满月。“朔望月”是月相盈亏的平均周期,换算下来合29天12小时44分2秒,接近30天,一年大约354天。
再来说阳历。阳指太阳,是根据太阳周期制定的历法,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基本周期。天文学对于一年的定义不是从1月1号开始的,而是从春分点开始的,是以太阳连续两次通过春分点的时间间隔为一年,称为“回归年”,太阳历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一个回归年是365.24天。根据阳历,一年中可以明显看出四季冷暖的变化。历史上有多种阳历,如干支历、玛雅历、古埃及历等。
公历是现在国际上通用的历法,又称格里高利历、西历、新历。公历可以说是阳历的一种。
再说农历。农历又叫夏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属于阴阳合历。单纯的阴历和阳历都有明显的优缺点。阴历的月份精确,但是跟太阳周期有偏差,时间一长,四季就容易混乱,原本的春天可能就成了夏天,夏天就成了秋天。阳历虽然四季精确,不会偏差,但是无法精确定义月份。于是,聪明的古人观察出太阳、月亮,以及地球三者间相对位置变化的某种规律,在阴历基础上,以闰月进行校正,有闰月的年份称为闰年,加上大小月的调整,以阴历为主,阳历为辅,从而使阴阳历协调起来,创造出了农历。日月相合的农历,实用价值远超其他历法,数千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国人都是依靠农历生产生活。
干支历及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其实是按干支历划分的,用以指导生产生活。干支历也是一种阳历,是一种用60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标记年月日时的古老历法。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10个符号为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12个符号为地支。干支顺序相配正好60组为一周。干支历包含干支纪年、干支纪月、干支纪日,以及干支纪时4部分。
干支历是中国特色的阳历,相对阴历来说它能稳定而准确地反映出一年四季的气候和物候变化。因为都是阳历,干支历和公历的日期基本对应。比如,每年公历2月4号或5号都是立春,每年4月4号或5号都是清明,相当固定。干支历的年月日均由天象决定,无需通过人为调整,是符合天象规律的一部历法。农历虽然也吸收了二十四节气的概念,但因为农历以阴历为主,故而每年的二十四节气的日期就并不固定。
二十四节气到底准不准
二十四节气最早产生于我国的黄河流域,所以说与二十四节气描述最相符的也是黄河流域。
不过,我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东北边陲与西南地区气候可能完全不同,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比如,有些地区是“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有些地区则是“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所以说,区域不同,对节气的适应情况也不一样,农作物的生长与光照、气温,以及水土等诸多因素密不可分,但是到了什么节气该进行什么农事,相信每个地区的古人们早就总结得非常到位了,这会让节气文化活态传承,历久弥新。由此可见,节气所反映的并不是某个时间段的具体天气,而是气候随时间变化的趋势,这个趋势不仅在我国各地普遍适用,甚至在北半球的大多数地方都适用。
如果非要说二十四节气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话,其实阳历更合适,因为公历和干支历都属于太阳历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