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知识整合作业,高效学习七年级下册历史

2024-12-04 00:00:00骆新强
中学政史地·初中 2024年11期

与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相比,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明显变“厚”了,课时也增加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学习任务更重,学习难度更大呢?

其实不然。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虽然页码、课时更多了,但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中的知识点更有逻辑性和条理性。具体来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第三单元明清时期都是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五个方面讲述历史的。从这五个方面归纳和整合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易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笔者执教七年级下册历史时曾设计了一份历史作业,让学生将七年级下册历史整本书的内容以表格的形式整合在一张A4纸上。这份作业有一定难度,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有挑战性。出乎意料的是,同学们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很高,都按照自己的理解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五个方面对整本书进行了梳理。看后我自己也收获良多。笔者也完成了这份历史作业,不揣浅陋,予以展示。

一、政治

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有关政治史的内容是最多的,笔者按照政治人物(重要皇帝)、政治事件、政治制度三条线索梳理了每个单元的政治史相关内容。下面以第一单元隋唐时期为例梳理如下。

1.政治人物(重要皇帝)。

(1)隋文帝杨坚:隋朝开国皇帝,在位期间统一全国,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励精图治,出现“开皇之治”的繁荣局面。

(2)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开凿大运河、开创科举制,但统治残暴,导致隋朝灭亡。

(3)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0多年,吸取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纳贤才,重用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史称“贞观之治”。

(4)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为“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5)唐玄宗李隆基:统治前期重用贤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2.政治事件。

581年隋朝建立—589年统一全国—隋末农民大起义—618年唐朝建立—武则天称帝—安史之乱—藩镇割据—黄巢起义—朱温代唐。

3.政治制度。

(1)三省六部制:隋朝创立,唐朝完善。

(2)科举制: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诞生,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不断完善和发展科举制。

二、经济

七年级下册经济方面的内容最少,梳理难度也最小。教材只讲到了唐朝、宋朝、明朝和清朝的经济,而且都是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方面展开讲述的。下面仍以第一单元隋唐时期为例梳理如下。

1.农业:曲辕犁、筒车。

2.手工业:唐三彩。

3.商业:大都市长安。

三、文化

这里的文化包括了科技。每个单元的文化成就大致可从文学、书法、绘画、科技等方面进行梳理。仍然以第一单元隋唐时期为例,梳理如下。

1.文学:李白、杜甫、白居易。

2.书法:颜真卿、柳公权。

3.绘画:阎立本、吴道子。

四、民族关系

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大致有战争、和议、和亲、册封、设管理机构五种,可以据此来梳理每个单元有关民族关系的内容。全书相关内容整理如下:

隋唐时期辽宋夏金元时期明清时期

战争唐太宗打败东突厥金灭北宋、岳飞抗金、文天祥抗元等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大、小和卓的叛乱

和议——澶渊之盟、宋金和议——

和亲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满蒙联姻

册封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等——册封达赖和班禅

设管理机构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设置驻藏大臣和伊犁将军

五、对外交往

这一部分的知识梳理比较简单,找出每一时期对外交往中的重大事件即可。以第一单元隋唐时期为例,梳理如下:遣唐使;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的关系;玄奘西行。

需要指出的是,七年级下册历史教材也有少量内容不属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对外交往之中的任何一个,而是属于社会史的内容,如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中清朝的人口激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