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构建

2024-12-04 00:00:00雷成湖
体育风尚 2024年14期

摘要:信息化应深入初中体育教育教学中,为体育中考服务。构建信息化体育教育课堂需提高老师的思想认识、投入信息化建设资金、加强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把握程度、有力引导学生用信息化手段自我学习、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打造信息化体育课堂的奖励评价平台等。促进信息化体育教学的发展,需多方共同努力,携手共创。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堂;信息化教学;构建

一、引言

当今社会,信息化已经深入各行各业的各个角落,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学校,体育教育教学在信息化运用和实践中越来越广泛、深入,尤其是体育高校中专业的体育训练,更是以信息化数据作为训练的根据,没有信息化的运用,体育训练的效果会大大降低。相比较,初中体育,作为中考项目,也应顺应信息化教学的时代发展趋势,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优势,科学地制定、指导训练的全过程,让训练不再仅凭经验和观察盲目地摸索前进。诚然,现实中的初中体育也有运用信息化的优势,但运用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够,很多都还是停留在经验主义和随机主义上,无法做到信息对称下的科学化指导和定位上。因此,为了更深刻地认识信息化体育教学,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本文着重探讨体育课堂信息化教学的构建,以供同行共勉。

二、初中体育课堂信息化教学的现状

(一)对信息化教学认识不够

一切行动源于认识。没有充分地认识和理解,行动就会成了无源之水,不能持久。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信息化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量一下脉搏,观察一下神态等浅显表层。在日常训练中,更是凭经验和主观判断,对教学内容通过讲解、示范、组织学生练习、纠正等环节,完成教学任务。有时根本不会想到用互联网,通过教学视频,直观清晰地展示给学生。这种教学还是生搬硬套老师的老师教学的方法,没有更新。在当今,手机成为最便捷的交流工具,很多学生和家长在学习中常会用到网上的教学视频来指导学习,那么为什么老师会不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视频指导教学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对信息化教学认识不够,简单地认为内容简单,通过自己的讲解示范就可以教会学生,或者认为观看视频纯属于浪费时间等。其实很多时候,现在的学生已经习惯于更为直观的网上教学视频,不适应老师的示范讲解,因为在室外人多,讲解示范都不是很清晰,导致效果大打折扣。由此造成了不少的初中体育教师在授课流程中忽略了信息化,从而使得信息化课程手段与方法难以真正走进教学课堂。

(二)对教学重难点把握不合理

中学体育课程信息化的应用重点在于通过信息化教育方式有效解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是关系到教学效果的最关键问题,如何让学生更直接地理解和掌握重难点内容,是老师教学水平的体现。过去,在讲解示范技术动作的重难点时,老师都是通过示范讲解的方式。现在,信息化时代可以充分利用视频、影像、图像、微课等资源清晰展示给学生,让教学的重难点更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使教学效果更加高效。可是,很多时候老师没有利用这一优势,即使有也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在于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把握不合理,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在教学过程中还是一贯而为,从而严重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

(三)信息技术设备缺乏,不能支撑体育课堂信息化教学

学校在教学设备上投入的资金是比较多,但在体育信息化教学设备上,还是停留在能省则省的态度上,尤其在认识上领导还是认为体育教学就是多动多练就可以,不需要高科技、信息化的设备,致使学校的信息化设备几乎为零。当今社会,高科技在体育训练方面的运用已经非常深入,信息化技术设备对体育训练的影响非常大,小到日常训练、大到专业训练都需要在高科技设备的帮助下获得更高的效率。然而,在学校,信息化的设备仍未被开发。反观在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尤其是在健身场所,全部都是高科技健身器材,在训练精细程度上已经远远超越学校。这无疑反映一种现实,学校体育教学在信息化设备上的投入是很少的。体育的高科技器材对训练非常有帮助,学校训练器材短缺对训练是非常不利的。这就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学校体育教学中信息化技能的普及与推广,也使得学校体育教师之间的信息化教育技术水平差距越来越大,这对中学体育信息化教学的深度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三、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的构建方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理解,注重学习,与时俱进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以信息化数据为依据,能科学地指导训练,使训练更精准,有的放矢。只有明白这个道理,才能使学习和运用顺应自然。社会在不停地发展变化着,学习更要永无止境,只有如此,才能与时俱进,为人师表。为师者,学习,自我进步非常重要。信息化时代更要加强自我成长,自我蜕变,只有让自己有丰富的学识,才能让学生更优秀。加强信息化与体育教育的融合与发展,促进体育课堂更生动,教学更直观高效,学习更积极主动。

(二)加强信息化体育设备的投入,让体育资源更丰富

资源有时限制了体育课堂的变化。在初中阶段的体育课堂,人数多,场地小,资源短缺,已经是多年累积的顽疾,且愈发严重。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信息化设备或许能缓解。一套智能化体育设备可以节省很多的人力物力,能帮助学生更积极主动地锻炼,能更清晰直观地反映学生的训练情况,还能帮助分析存在的问题。尤其在初中阶段,体育作为中考项目,时间就是生命。智能化设备不仅让训练更简单高效,且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为学生的学习和放松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例如:一套跳绳测试系统可以满足一个班训练时的动态监测,能看到频率与时间的关系,还能看到个人的总次数排名等。为老师尽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依据和方便。

(三)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让信息化设备物尽其用

在教学中,选择哪些信息化体育设备呢?或者在信息化设备中都可以为体育教学带来哪些帮助呢?这就必须清晰明确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教学方法。只有对教学内容和信息化设备了如指掌,才能让智能化体育设备物尽其用,才能让体育课堂更生动高效。在体育课堂中,很多教学内容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尤其是运动少,四肢僵化的学生,学简单的技术动作就很吃力,稍微复杂点的动作更是让学生头疼。怎么办才能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呢?借助智能化设备,能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一目了然,从而随时改正动作,及时矫正,让学习更积极主动快捷。

(四)用信息化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为师者,教不如不教。意思是教育学生教知识其次,教方法才是主要。在日常的体育课堂中,老师要经常灌输一种理念,教育学生如何自我学习,自我锻炼。其实不难发现,有很多好学用心的学生,他们会用老师的方法训练自己,还会自己在网上借助别人好的方法为己所用。这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反观,有些学生懒惰,不好学,老师教的时候不认真学,不认真练,过后自己一无所获,等到要用时自己脑海中什么都没有,只好再去求教别人,浪费人力物力,多走很多弯路。因此,老师在教学生时,有意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自学,才能做到无师自通。

另外,老师在引导学生通过使用网络信息资源寻找体育锻炼时,一定要提醒学生要科学有效合理,避免损伤。所以,在不完全理解的情况下,最好是咨询一下老师,或者专业人员,以免被错误的信息所误导,伤害。这对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大有好处。

(五)加强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提高运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

专业化训练是提高信息化素养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中学体育教师一定要多进行信息化素养的培训,让信息化逐渐深入到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当中。如何培养呢?有三个重点培养的内容:

第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师培养规划,增加信息化知识训练的比重,加大对教师信息化能力的训练强度,从而彻底改变教师们以往那些过时的教育理念;

第二,要利用对体育教师的培养推动其他教育的风气,强调培养的效果,不走过场。教师在提升自身信息化技术素养的同时,力求将体育知识运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结合信息技术更好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以此引导学生更快更好地进行体育学习,从而促进其身心发展;

第三,要重视实践,有的放矢,结合实际,争取让理论付诸实践。总之,强化信息化素养的目的并非为了考试获得分数,而是本着增强中学生身心素质,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养水平,培养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

(六)打造信息化教学平台,促进信息化教学开展

为促进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开展,打造信息化教学奖励评价机制,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信息化教学中来。加强宣传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制定信息化教学的奖励评价方案,组织信息化课堂的比赛,让信息化教学走进体育教师的精神世界中。通过评比,促进信息化教学的深入,让信息化教学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从而完善它。鼓励老师走出去,用信息化体育教学推动体育课堂的多样化,生动性,让体育课堂信息化教学共享共赢,提升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

四、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的实战

(一)AI赋能多体育场景

在这个场景中,将机器视觉与体育训练深度融合,通过物联网摄像头+人工智能运动视觉算法,实施操场及体育馆等的智能化改造,相当于为智慧操场装上摄像头眼睛、人工智能大脑和语音交互嘴巴。这个场景可以实现学生体育科学化训练、个性化教学、规模化测试以及标准化体育中考;可以增强教学及运动中的智能交互性,提升学生运动兴趣与运动水平、解决学生身体素质与文化素质发展失衡、体育教学信息化资源短缺等难题,为体育课“提趣体质”,全面服务体育强国战略。

(二)体征采集装备:运动手环

佩戴“运动手环”,实现数据交互自动化、体征记录常态化、体质健康数据化。运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通过运动数据采集设备+运动数据采集系统+平台的组合形式,以可穿戴设备为触点、通过运动手环完成以采集心率为核心的体征监测,对学生进行数据化跟踪。学生只需佩戴“运动手环”就能实现数据交互自动化、体征记录常态化、体质健康数据化。在运动中,无器械要求、无场地限制,有效帮助学生养成持续的运动习惯,为学生勾勒出立体丰满的成长画像。

(三)智能教学

智能教学可以提升体育教学信息化水平,打造常态化、无感化、智能化教学场景。它包括通过设备和摄像头远距离观测日常训练,系统自动发出智能语音指令,提示学生完成体育训练和测试,通过户外一体机可以展示成绩,运动动态分析,让学生精准掌握自身情况,使体育教学变得智能有趣高效。

(四)智能考试

在日常教学中有很多考试,如:健康体质测试,期中期末考试,随堂测试等,可以利用AI智慧考试系统进行测试。这个系统可以随开随测,人脸信息自动匹配,测试成绩自动保存,而且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数据变化,通过变化体会自己的成长,不断突破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好。另外,这个系统还可以进行违规动作智能化识别,让测试更公平。测试系统通过实时语音提醒系统提示测试学生动作不规范,存在违规动作。测试系统还会进行技术动作分析,评价,让学生通过测试系统可以发现动作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测试系统给出的建议进行改正和改善,从而快速提升成绩。

初中体育教育作为体育教育的关键阶段,狠抓关键期,营造有利的运动氛围,对青春期的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化体育课堂无疑给体育课堂增添了很多的乐趣,让学生紧随时代脉搏,舞动灿烂的青春。构建属于信息化时代气息的体育课堂,需要上级领导、学校和体育老师共同努力,携手共创。为师者,要为学生一生谋幸福,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为培养好祖国的接班人孜孜以求。

参考文献:

[1]林国泉.信息化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当代体育,2018.

[2]倪必兴.信息化初中体育教学策略探究.体育画报,2021.

[3]林长青.用信息化教学焕发体育课堂生机.体育风尚,2018.

[4]莫浩杰.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困境与突破探讨.体育风尚,2020.

[5]廖家坚.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的困境与突破.体育风尚,2021.

[6]杨汶静.教育现代化下的体育课堂---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模式的构建研究.体育视野,2021.

[7]张应东.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困境与应对。运动-休闲:大众体育,2021.

[8]李博超.初中体育信息化课堂教学的困境与应对.田径,2021.

[9]黄立容.借助信息化教学,让初中体育课堂焕发生机.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21.

[10]沈倩.信息化手段辅助教学让小学体育课堂更生动.当代体育科技,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