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是一种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课堂的阅读是无声的、充满思考的、探究的过程。在数学学习中,“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基础,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式,更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读”数学、“读懂”数学。教师可以列出阅读提纲,指导学生初步阅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适时巧妙点拨,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放手让学生去读,读懂课内外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关键词】数学阅读 教学指导 学习方法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数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述现实世界。其实数学是一种数学语言的教学,在数学学习中,“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基础,也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主要方式,更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读”数学、“读懂”数学。学生只有充分读懂教材,如文字、算式、符号、图表等,才能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在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发现有一些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思维活跃,可一做题就容易出错,让他们再次读题后,很快都能写出正确答案。分析原因:不是因为学生粗心,而是他们没有用心去读题。这里的“用心”,是指对题目中的关键词、数学信息,以及涉及的相关联数学知识等要仔细研读。因为数学阅读不同于语文阅读,泛泛而读是不能发现其中隐藏的数学信息和知识之间的关联,这就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数学阅读理解能力,充分地理解其中的数学定义、定理,以及以此为基础和依托的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
不同于语文阅读,数学课堂的阅读是无声的、充满思考的、探究的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内容的不同,通过“导读”“解读”“放读”三个途径去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一、“导读”——列出阅读提纲,指导学生初步阅读,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导读”主要是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阅读提纲或自主学习单,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教材内容,并且给足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带着问题去研读,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一)问题引领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教师出示教学挂图,让学生读图,然后提出两个问题:从图中你们看到了什么图形?它是什么样子的?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学生认真读图后汇报自己读出的内容,师生交流讨论得出: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全班学生读一读“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要求学生重读词语“围成”,并给“线段”画上波浪线,让学生反复研读并辅以动手操作验证,深刻感悟:三角形是一个封闭的图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整个学习过程显得很轻松,而学生在有声和无声的读图过程中初步感知三角形的意义,从而建立三角形的概念,完成从实物图形到抽象概念的学习。此处,学生的读,以及教师的引导配合默契,通过读一读、画一画、比一比、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学生自主探究了三角形的特征。
(二)自主学习单导读
例如,“认识直线、射线、线段”一课中的知识点较多,学生对直线、射线和线段已经有了一定认知,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提纲自学。因此,课始教师出示自主学习单,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后填表,见表1。
学生通过阅读轻松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为了进一步了解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师又提出问题:“过一点能画几条直线、几条射线?过两点能画几条线段?你从书本中可以找到答案吗?”学生带着问题再次深度阅读教材,并且动手画一画、数一数,得出结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射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射线和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这节课学生在自主学习单的导学下,通过阅读教材和动手操作,以及教师适时的引导,主动探究新知,学习效果明显。
二、“解读”——适时巧妙点拨,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解读就是教师在学生初步表象的阅读后,与学生一起再次阅读,让学生在深层次的阅读中探究新知识,解决问题。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具有更强的严密性和逻辑性,教师要恰当地分析教材,恰到好处地在重、难点及思想方法上巧妙地点拨,在深度阅读中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直接点拨
例如,教学“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时,教师出示25× (15×4)和25× (15+4)时,学生容易混淆。教师可以让学生仔细研读这两个算式,观察它们的异同点。学生很快说出它们的相同点是都有三个相同的数字25、15、4,并且这三个数字的位置相同;不同点就是小括号里前者是乘法后者是加法。教师又追问道:再次仔细观察这两个算式,它们与刚学的哪两种运算律相似?”学生再次读算式后很快说出:前者可以用乘法结合律来简算,后者可以用乘法分配律来简算。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其实你们可以从乘法的意义来看,可以发现它们表示的意义也不同(前者表示60个25,后者表示19个25),因此,它们的结果也不相同。这里教师的追问和启发,直接点拨且提醒学生解读算式、对比算式、回忆运算律和乘法的意义,学生经历了一个表层思考到深层理解的过程,从而深刻体会到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异同点,有效培养了数学思维。
(二)间接点拨
例如,“解决问题的策略”中有一道例题: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在修建校园时,花圃的长增加了3米,这样花圃的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原来长方形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教学时,教师先和学生一起读题、分析题意并且画出示意图(图1),再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析题意:要想求原来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教师提示学生:这个条件肯定隐含在题目里,让学生结合示意图再次读题“长增加了3米,花圃面积就增加了18平方米”,这时学生恍然大悟:原来长方形的长发生了变化而宽并没有变,因此增加的那个图形的宽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根据增加图形的面积和长,求出增加图形的宽,即是原来长方形的宽(18÷3=6),一下子找到了解题的关键。这节课关键是寻找到题目里的隐含条件:增加部分的宽就是原来长方形的宽,但教师不能直接告知学生,而是提醒学生自己通过反复研读去寻找隐含的条件,从而顺利地解决了问题。数学学习中,在解决问题时经常会出现这种隐含的条件和多余的条件,学生不仅要会读题,更要会读懂题目里所隐含的条件,这时教师的点拨要恰到好处,才能真正起到指引、导向的作用。
三、“放读”——教师放手让学生读,读懂各种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放读”包括教学目标的开放和学生阅读范围的拓展。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丰富,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他们有一定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时,教师不能再停留在一些简单问题引导,也不能只停留在课内,要让学生广泛阅读,读懂各种与数学相关联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
(一)放手去读
例如,教学“折线统计图”时,教师先引导学生默读图中隐含的信息,课件同时动态演示,通过看一看、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数学活动,在与条形统计图对比中学生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但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除了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征、会分析折线统计图各部分表示的意义,还要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通过读折线统计图,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作出分析和预判。因此,本节课教师设计了开放式练习,放手让学生搜集生活中反映不同事物变化情况的折线统计图,如某年5月份的天气情况统计图、近5年我国小汽车销量情况统计图等,让学生通过读图分析后,推测今年5月的天气情况、未来5年我国小汽车的销量……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二)放眼去看
“互联网+”时代,数学阅读不能局限于数学教材,要合理利用新媒体,多方渠道学习与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及课外材料,通过课前预习,课后延伸学习来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数学学习的深度。例如,教学“年、月、日”,可让学生课前搜索并阅读与年、月、日相关的知识资料,要求学生做好阅读记录并且将相关资料制作成数学手抄报,供全班同学阅读,加深学生对年、月、日等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效率和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通过跨学科的整合阅读,来助力数学学习。如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学科的相关实验资料,加深学生对“容积与体积”“克与毫克”等内容的认识。阅读还是一种很好的复习方法,尤其是针对高年级学生,复习时教师可让学生阅读每个单元的每个章节,边阅读边回忆旧知,让他们记下掌握不够好的地方,学生在阅读中回忆了旧知,掌握了方法,解决了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再阅读。阅读了,感知了,探究了,掌握了,让教师和学生一起“读”数学、“读懂”数学,用眼和口有声地读,用脑和手无声地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外读回课内,读出智慧、读出灵感,使学生由愿读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让数学阅读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一种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昝新忠.“磨题”为数学课添彩[J].小学时代(教师),2010(5).
[3] 徐卫智.立足课本阅读 提升数学素养[J].基础教育论坛,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