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学之美”涵养“育人之美”

2024-12-04 00:00谭娟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4年11期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数学美提出了明确要求,数学学科的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更要落实“立德树人”与“学科美育”。以往数学课堂中,教师更多地关注知识传递、方法形成,展现了它“理性”的一面,而忽略了它的“感性”魅力——“数学之美”。结合学校“大美”文化建设,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传统美德、文本阅读、审美引导、实践操作,巧妙地将育人因子融入数学学科教学中,让学生在感受数学之美时身心都能得到润泽,从而实现以“数学之美”涵养“育人之美”的学科育人目标。

【关键词】学科育人 大美文化 数学之美 育人之美

“教书育人”简单却责任无限,“教书”是传授知识,“育人”是终极目标。“教书育人”的根本在于通过学科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与渗透,使教育行为转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习惯。每门学科都有其“育人”任务,每门学科都要渗透“育人”理念。教学中常有教师总是就题讲题,将学科目标停留在知识表层,忽略了它的育人价值,从而使数学教学显得单薄乏力。鉴于以上现状,盐城市大丰区实验小学坚持“立至善之德,树大美之人”的办学理念,充分发掘学科育人功能,探索“大美”育人体系,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有机融入课程中。

“数学是美的。”在“大美”文化的引领下,我们积极实践,勇于探索,充分将美育、德育等因素融入数学学科中,让学生在理性探索中经历感性认识带来的心灵震撼,将枯燥的学习变成美好的体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总目标中指出,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数学的价值,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质疑问难、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在各分段目标中,分别提出了感受数学美、体验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等学习要求。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如何在“大美”文化的指引下切实做好“数学之美”与“育人之美”的互融、互补呢?

一、在传统美德中感受数学之美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优秀的传统美德,优秀传统美德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民族记忆和民族精神。加强传统美德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实践传统美德的历史传承,在启迪心智、浸润涵养、陶冶情操中,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明确奋斗方向。

(一)从文化自信说起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介绍到结绳计数法、十进制计数法、圆周率、割圆术、勾股定理等。这些知识的渗透,旨在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感悟数学发展悠久历史,树立文化自信,感受人民创造数学之美。

(二)从规则教育说起

“不duSLYbm4IgsT+P4bMSC51Q==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离开了规则,社会将缺乏有序之美、和谐之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规则素养是实现学校教育社会价值、培育高素质人才的必由之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很多素材都与规则教育有关,教师可以结合真实情景,通过各类活动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如在教学“几和第几”时,教师可以设计“我说你排”活动,先引导学生回忆“几”和“第几”,说一说怎样确定“几”和“第几”。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要求排队,组织学生交流:生活中为什么要排队?怎么排队?不排队会怎么样?学生在交流中明白了在公共场合要做到文明、有序、不拥挤。再如,在教学“分类”时,教师可以出示两组书柜,让学生说一说喜欢哪一组及原因。数学产生了美,从“无序”到“有序”,有了数学元素的加入,生活才变得更加和谐美丽。

(三)从扬善助人说起

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构建新时代和谐关系,学会帮助别人、关爱他人需从娃娃抓起。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构建伙伴学习关系,设立助学CEO,助力学生作业,提升课堂效果,助推思维发展。交流中,听他人讲一讲,互相补充,能豁然开朗;自己讲一讲,内化所学,必久久不忘。以下是教学“周长和面积”时一个小组的交流片段:

生1:围篱笆围的是一块地,我觉得和菜地的面积有关。

生2:不对,你想一想,篱笆围在菜地的哪里?

生1:围在菜地的边上。

生3:你知道围了菜地的几条边吗?

生1:四条边。

生2:用手比画一下,这是菜地的什么?

生1:我明白了,是菜地的周长。

生4:为什么?

生1:菜地一周边线的长是它的周长。

伙伴学习是一种数学学习方式,在得到别人帮助时,让感恩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在给予别人帮助时,让扬善的种子在个体成长中得到延续。在教学中,教师教导学生既要怀有一颗慈善之心,更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这种礼貌、谦虚、友爱的优良传统不正是我们期待的吗?

二、在文本阅读中体验数学之美

数学有着浓浓的文化味,用文化润泽课堂、用文化培育时代新人是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建构充满文化味的数学课堂,让课堂因文化渗透而添色,让课堂因文本阅读而美丽,让课堂因文化滋养而充盈。实践中,学生缺乏基本数学阅读方法,对数学阅读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能感受阅读对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阅读,并给予学生方法的引导,让课堂弥漫着文化气息,展现出数学之美,从而实现阅读悟美。如在教学《“三百星”的故事》时,教师可以出示如下阅读要求:

我会阅读:

1.读一读:边读边圈画出这段文字中的数学信息。

2.想一想: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试一试:给这段文字起个标题。

师:谁先说一下你给这段文字起了个什么标题?(小组展示汇报)

生:三百星的故事。

师:你起的名字很有数学味道,我们就用这个标题作为今天的课题,一起读一读。

……

师:“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你觉得浩瀚的星空美吗?它给了你什么感受?这是科技的力量带来的美,面对百舸争流,我们应该怎么做?

“以文化人,以美育人。”阅读是一个美妙的过程,又是一个催人奋进的过程。文本阅读带领学生走进浩瀚数学史长河,追溯数学家的足迹,回味数学浓郁的人文情怀,感悟数学的无限魅力,欣赏数学的创造之美。文本阅读让学生欣赏到美的事物,产生美的遐想,会用美的眼光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分析数学、应用数学、享受数学,感受着祖国的强大,不由得产生自豪感,燃起了浓浓的爱国情怀,这些都是文本阅读所带来的荣耀之美。

三、在审美引导中赏析数学之美

数学是美的,它的美无处不在。数学之美不仅体现在符号美、对称美、规律美、简洁美、突变美等,还美在感觉、美在思维、美在逻辑上。

在教学“认识比”后,教材中安排了“你知道吗?—认识黄金比”。这个内容的案例很多,孙敬彬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值得借鉴。他从学生熟悉的语文教材《开国大典》中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入手,引导学生从艺术的角度来欣赏这幅画,说说油画的布局,突出了远近结合、虚实互补及敦煌壁画的元素特征。再联系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对这幅画的评价,分析梁先生为什么这样评价。本节课艺术与数学相融最巧妙的地方是在分析油画作品后,教师让学生欣赏了油画的小稿(出示了画满小格子的小稿)。小稿的样式让学生的赏析更具数学味、审美力。有的学生说小格线应该是在创作时按一定的比例画的;还有的学生说出长与宽的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黄金比、感悟黄金比、赏析黄金比、运用黄金比。这个教学环节,不仅包含了爱国主义教育,还将美术学科与数学学科融合,实现了跨学科教学,运用数学知识进行美术创作,将“美术”延展到“美数”,让“抽象”变为“具象”,学生一次次在“美”“数”之间穿梭,最终收到了“1+1>2”的效果。

生活中人们还利用数学知识创造了美的艺术作品和传奇建筑,如具有中国特色的剪纸、著名建筑“东方明珠”等,生活因为数学的加入变得更具观赏性、艺术性,有了“美数”的融合,数学越来越有趣了,趣味中培养了审美情趣,实现了“育人之美”。

四、在实践操作中创造数学之美

“综合与实践”作为小学数学学习的重要领域,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在这一领域教学时,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形成和发展模型意识、创新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和发展核心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搭建实践平台,给予学生活动的时间与空间,为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可能。

如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时,教师出示一连串有规律的数(“”问题)相加时,按照常规顺序算比较复杂,如何化难为简?学生的思维不断运转,创造的意识逐渐变浓,在深入探究中,发现将“式”转化为“形”更简便。拓展延伸后,探索总结得出一般规律。此时的“数”“形”交融,不仅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还展现了数学创造的思维美、活动美、发现美。有了这些积淀,学生的探究欲望更强了,接着探究“” “”“”问题及“三角形数”“正方形数”乃至“长方形数”等系列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数学课堂是美的,在新课标、新理念的引领下,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之美,还引领学生实现育人之美,让身心在学习之时得到润泽。在落实“德”与“技”并修、“德”与“智”交融、“德”与“才”兼备之时,感悟“数学之美”,涵养“育人之美”,定能培养出具有美好心灵、广博知识、敏捷思维、一流素养的跨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